來源:人民網
在零下5攝氏度的種質資源庫,20400多份大豆種子在恆溫箱裡安然“沉睡”;在零上25攝氏度的週年雜交氣候室內,一株株豆秧鬱鬱蔥蔥,科研人員正在仔細觀察大豆長勢……
在山東聖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豐種業)採訪,所見所聞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裡不像企業,更像是一家科研院所。“大豆育種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聽了記者的感受,深耕種業20年的聖豐種業董事長王書平笑了,“要想培育出高品質的大豆新品種,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幾年單打獨鬥,王書平意識到,種業創新必須走產學研合作之路。他一邊加強企業自有科研力量,一邊四處求賢,與科研實力雄厚的高校院所開展合作。著名大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被他的誠意感動,不僅在企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還經常親自傳授知識和經驗。此後,聖豐種業又與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研究員等多位專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公司還投入巨資,建立了業內最大的大豆種質資源庫,以及農業農村部大豆種質創新與育種技術重點實驗室等8個省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加盟聖豐種業的科研人員量質齊升,企業研發能力水漲船高。
科技創新無止境。在深耕常規育種的同時,近年來,聖豐種業先後與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大豆分子育種團隊等優勢科研團隊建立生物育種“聯合實驗室”,合作開展研究。“生物育種具有精準、快速、高效等特點,能對一些重要的目標性狀實施定位改良,是推進種源創新、打好種業翻身仗的必由之路。”聖豐種業研發中心韓宗禮研究員告訴記者,公司已建立生物育種實驗室、氣候室1200多平方米,選育了一批品質、抗性優異的新品系,其中部分高油酸、高蛋白品種已與多家加工企業簽訂了收購訂單。
經過多年持續創新,聖豐種業已主導選育了聖豆5號、聖豆10號、聖豆15、聖豆101等高產、多抗、高蛋白、高油大豆新品種86個。其中,聖豆5號在2018年創造了全國夏季大豆畝產320.5公斤的高產紀錄,主推的齊黃34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大豆主導品種。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選育的大豆品種累計種植面積超過7000萬畝,覆蓋了黃淮海、南方、東北三個大豆主產區。
與此同時,聖豐種業著力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先後設立了黃淮海、東北、新疆、海南等四大育種中心,繁育基地共計37萬畝;建立了輻射大豆主產區的新品系適應性測試網路,測試點接近100個。憑藉功能齊全的新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推廣體系,聖豐種業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首批大豆“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擁有國內唯一的大豆品種審定綠色通道。
走進聖豐種業自建的大豆科技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8個大字:振興中國大豆產業。“中國是世界大豆的發源地,我們深感責任重大。”王書平告訴記者,“現在黨和國家對種業創新高度重視,我們有信心乘勢而上,培育出更多優質品種,為振興中國大豆產業作出應有的新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9日 19 版)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