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瘀,是冠心病、中風等發病的重要病理基礎,同時也是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醫治療冠心病、中風既要益氣補心以活血,又要活血化瘀以行血。臨證時要抓住“虛則補心”、“瘀則化之”的治療原則。如血栓心脈寧、脈絡通顆粒等較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血栓心脈寧
血栓心脈寧,由川芎、丹參、人工麝香、水蛭、冰片、蟾酥、人參莖葉總皂苷、槐花、毛冬青、人工牛黃組成。具有益氣活血、開竅止痛的功效。用於氣虛血瘀所致的中風、胸痺,患者表現為頭暈目眩、半身不遂、胸悶心痛、心悸氣短;缺血性中風恢復期、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
血栓心脈寧,正是體現了益氣活血的治療原則,其中人參益氣補血,丹參活血通絡,川芎行氣活血,為“血中之氣藥”,冰片宣痺通脈止痛,麝香、毛冬青活血通脈,牛黃、槐花瀉火解毒,水蛭通絡逐瘀,蟾蜍解毒利水,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扶正、活血化瘀、通絡解毒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芎可降低血栓素B2的濃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前列環素分泌,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增加動脈血流量,改善微迴圈;丹參、毛冬青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水蛭可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凝、擴血管、溶栓等作用;人參皂苷能夠保護心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強化心肌的收縮功能;麝香、槐花有護心作用,可刺激中樞神經興奮性,增強冠狀動脈的擴張能力及增加血流量,預防動脈痙攣,減輕病人疼痛症狀。
臨床研究表明,血栓心脈寧可使冠狀動脈血管擴張,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改善冠心病心絞痛病人的心功能,同時改善心絞痛症狀;可調節血管內皮細胞多條訊號傳導通路相關基因,使血管內皮細胞得到保護,廣泛用於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後心絞痛、心律失常、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缺血性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的治療。
脈絡通顆粒
脈絡通顆粒,由川芎、丹參、地龍、紅花、當歸、黨參、葛根、槐米、木賊、檸檬酸、山楂、碳酸氫鈉、維生素C組成。具有益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用於胸痺引起的心胸疼痛、胸悶氣短、頭痛眩暈、冠心病心絞痛具有上述證候者,中風引起的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症。
冠心病患者機體脂代謝常出現異常,臨床常用的檢查脂代謝指標為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當指標異常增高時,可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有保護冠狀動脈的作用,其水平同冠心病發病率呈負相關。
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經脈絡通顆粒治療後,患者血清TC、TG、LDL水平均顯著下降,HDL水平顯著增高。說明脈絡通顆粒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有效降低機體血脂水平。此外,經治療後患者心臟指數、二尖瓣血流E/A峰比值、心輸出量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說明脈絡通顆粒對冠心病心絞痛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狀,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有著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醫中腦梗死屬於“中風”範疇,血瘀是中風發病的關鍵因素,被稱為血瘀阻絡,因為瘀血阻滯,脈絡受阻,血液迴圈不暢不能濡養肢體而造成肢體麻木、廢萎不用,同時這也是造成偏癱的病理之一。歷代中醫對中風的病因、治療闡述不一,但不外乎益氣、活血。
脈絡通顆粒,具有益氣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抑制腦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和促進神經元生長。治療後,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較治療前均得到改善,患者腦血流量、腦血容量均顯著提高,血漿黏稠度顯著下降。可有效改善中風引起的肢體麻木、半身不遂、頭痛眩暈等症狀。
總之,血栓心脈寧、脈絡通顆粒,均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開竅止痛等功效,均適用於氣虛血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能從這類疾病的病因出發,多角度、多靶點發揮綜合調節的作用,阻斷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髮展的多個病理環節,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