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國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我國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部形勢在變,傳統外貿企業只有積極融入國內大迴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傳統外貿企業亟待轉型
傳統外貿企業的特點是出口業務獨大,以OEM為主的加工供應模式。這類企業在“向內轉身”過程中主要遇到幾個問題:
業務結構單一、內貿渠道缺失。傳統外貿企業業務結構中出口獨大,內貿業務佔比不高,大多缺乏成熟的內貿渠道。由於出口多以供應服務為主,在品牌、市場、渠道上既缺乏運營團隊又沒有管理經驗,對企業融入內迴圈構成難以逾越的鴻溝。
內貿業務風險相對突出。與出口業務相比,內貿業務風險相對突出:國內企業整體誠信水平有待提升;內貿中金融、物流等標準化工具相對缺乏,無法從規範角度降低風險;內貿業務缺少像出口信保這樣的保險工具。
國內流通環節成本相對較高。拿進口國外優質產品來說,一方面進口關稅、費用、政府相關稅收等與發達國家相比偏高;另一方面國內流通領域成本高、效率低,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產品的零售價格上。
此外,內貿人才缺乏也是傳統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傳統外貿企業需內外並舉發展
傳統外貿企業融入內迴圈的難度很大,但轉型的必要性也很顯然。轉型要取得成功,必須從企業和政府層面解決好上述問題。
從外貿企業自身層面,要加快經營結構、模式轉變,形成內外貿並舉的新格局。在產品上,發展進口大宗原料類產品業務,發展國外優質消費品進口業務,推動優勢出口產品外銷轉內銷。在經營模式上,向下遊銷售端延伸,建立國內銷售渠道,利用網際網路形成線上線下結合,打造大宗進口原料產品供應鏈服務平臺。
在加快內貿業務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加強對內貿渠道拓展人才、市場開拓人才、運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針對內貿業務特點制訂薪酬激勵考核制度,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同時,要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相關優惠政策。
從政府層面上,要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實施公共信用評價。由政府相關部門採集、記錄企業信用行為,對企業信用開展標準化、公益性評價。利用數字化手段動態管理企業經營行為,及時發現異常並調整信用評價。建立公共信用資訊共享平臺,實現企業信用資料共享。三是打擊企業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降低融資成本。鼓勵有能力的大企業搭建供應鏈服務平臺,面向中小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推進信保公司參與內貿應收款保險業務。
要降低國內流通環節費用,降低國外優質消費品的進口關稅、費用水平。建設流通環節資訊平臺,實現市場、運輸供求資訊有效對接。降低公共交通設施使用費用水平。壓縮國內流通環節層級,去除不合理費用。發揮電商平臺作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加強電商平臺管理,防止行業和市場壟斷。
作者:施聞雷
來源: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