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衛視又來炸場子了!
觀眾們又雙叒叕被它“秀”到。
河南衛視深耕“中國節日”IP,多次推出“奇妙遊”系列節目,每一次都驚豔觀眾,妥妥地用實力贏得口碑與市場。
從《唐宮夜宴》到水下洛神舞《祈》,再到《七夕奇妙遊》的《龍門金剛》,濃濃的文化底蘊,次次的求新創新,不得不說一句,河南衛視怕不是有那“文化NB症”。
這一次,河南衛視繼續推出《中秋奇妙遊》,講述中秋佳節的文化與習俗。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晚會突破一個小時,讓觀眾一次過足了癮。
晚會是由唐曉月為第一視角,跟著她一同穿越領略不同時代的中秋佳節,並從中獲得知識。在這第一視角之下,十個節目被串聯在一起,先後亮相。
與以往一樣的是,每個節目都有著特殊的含義,也都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
比如,開場舞《秋月稷》就在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裡將祭月、團圓、驅邪避疫、願豐收、願民安、祈願安康等習俗與祈願融合在一起。一氣呵成,鏗鏘有力,瞬間抓住觀眾眼球。
此外,該舞蹈還展現了舞獅、打鐵花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打鐵花其實是一種民間的傳統焰火,也是一種民俗文化,始於北宋,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根據資料記載,開封的打鐵花曾被譽為“黃河流域十大民間藝術之首”。
所以,河南衛視在中秋晚會上拿它當開場舞,既帶有美好的祈願與祝福,還弘揚了中華文化,更是發揚了家鄉的民俗文化。一舉多得,實為妙哉。
再比如器樂節目《豫見》,幾位演奏家將嗩吶、笛簫、箜篌、古箏、三絃、阮等樂器湊在一起,來了一場聽覺盛宴。沒有詞,只有音,卻能讓“耳朵懷孕”。
不僅如此,他們還融合了河南的豫劇、越調、道情、曲劇。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改編與創新。
既有地域化,又有現代化,還不乏藝術化,可見其巧妙之處。
每個節目都有特殊意義,也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毫不誇張地說河南衛視將本地文化與現代科技以及網路傳播結合最好的平臺。它屢次驚豔觀眾讓人佩服,連人民日報都成了粉絲,於社交平臺為其打call。
能被廣大觀眾喜歡,能被人民日報表揚,它值得!
當然,除了以上節目令人“哇塞”外,放在尾聲的《廣寒宮》,更驚豔四座。
提到中秋佳節,那一定少不了月亮、嫦娥、玉兔、廣寒宮,那麼,河南衛視就帶著它的作品“走”來了。
在“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中,廣寒宮是清冷與孤寂的,因為嫦娥吃仙藥後離開了心愛的后羿,讓兩個相愛的人無法團圓在一起。是廣寒宮冷,更是嫦娥的心冷。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嫦娥》,在這首詩中抒發了夜夜思念的痛苦情緒,以及孤寂的傷感之情。體現了,嫦娥的苦與“冷”。
那麼廣寒宮到底有多冷?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李白在《把酒問月》中的一句反問,折射出廣寒宮的“冷”。
所以,在以往的印象中《廣寒宮》是清輝幽僻的,嫦娥是愁眉苦臉獨守月宮的,玉兔是不辭辛苦搗藥的。但在河南衛視的眼裡,廣寒宮是極具浪漫與歡快的,嫦娥是嬌憨可愛的,玉兔是活潑有靈氣的。
在神話故事的基礎之上,與這些原型人物模型之上,河南衛視在創新中讓廣寒宮“活”了起來,一改往日大家對廣寒宮的固有印象。
美麗大方的嫦娥在廣寒宮內翩翩起舞,玉兔們也歡快地跳起了“玉兔舞”,廣寒宮內瞬間一片生機,好不熱鬧。
歡樂的氣氛與中秋佳節相呼應,喜笑顏開的主人公們為觀眾新增樂趣。這次的創新大獲成功,不得不說,你永遠可以相信河南衛視!
《廣寒宮》這個片段,是由河南衛視與夢幻西遊手遊聯袂推出的節目,為了與主題相呼應還採用了吳碧霞演唱的《廣寒宮》,這首歌也是夢幻西遊手遊月宮門派曲。
被譽為“中西合璧的夜鶯”的吳碧霞,音質純淨明亮,一首歌中採用了花腔、戲腔、流行等不同唱法,韻味十足的同時也能贏得年輕觀眾喜愛。
應景的歌詞配上嫦娥、玉兔們的古典舞與現代舞,節奏感超強,展現了廣寒宮的綺麗生活。
除了選曲用心外,呈現的背景也相當用心。
在熒幕中,嫦娥與玉兔們在廣寒宮與月球表面跳舞,但實際上是採用的摳像與合成技術,現實拍攝是在綠布搭建的場景中完成。
這裡,就不得不說《廣寒宮》這一片段充滿的科技感與現代感。
嫦娥在廣寒宮本是神話故事,在廣寒宮沐月而歌翩翩起舞也是在神話故事基礎上的創新與拓展。但這還不夠,河南衛視腦洞大開,在這其中加入了航天元素,將神話故事中的廣寒宮、嫦娥、玉兔與現代科技的航天探月相結合。
一虛一實,一古代一現代,一神話一科技,卻結合得毫無違和感令人驚喜。
嫦娥與玉兔在穿越千年後看到了空間站,上演一段穿越時空的相遇。
而就在9月17號,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宇航員們安全返航,如此畫面結合在一起頗有幾分韻味。這份夢幻聯動,是對未來科技以及對中國探月工程事業的美好期盼,河南衛視有心了。
其實,像這樣的結合與呈現在以往的“奇妙遊”系列中也有出現,都傳遞著對中國航天的美好祝願,只是這一次的相遇更多了份說不上來的感動。
一個是從小就聽說的神話故事與神話人物,一個是在不斷髮展的航天科技,兩者在同一個時空內相遇並互動,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河南衛視,不火都難。
《中秋奇妙遊》展現了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了中華文化的輸出,以及對非遺的傳承與弘揚。河南衛視一次次的文化輸出,用實力驚豔四座,完美起到宣傳家鄉的作用,讓觀眾徹底折服。
當然,在觀眾追捧、人民日報表揚、“國潮”來襲的背後,也是文化自信在崛起。河南衛視弘揚“中國節日”的做法,值得點贊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