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哈佛大學最近一份研究報告發現,辦公室內的空氣質量可能嚴重影響員工的認知功能,包括反應時間和專注能力。
圖片來源:法新社報道截圖
報道稱,這份研究報告於9日刊登在英國《環境研究通訊》上。關於開展這項研究的起因,第一作者何塞·吉列爾莫·塞德尼奧·勞倫特表示:“我們有大量研究是有關暴露於室外汙染的,但我們90%的時間待在室內。”
因此,塞德尼奧·勞倫特和同事設計了一項研究,對302名辦公室員工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物件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至65歲之間。
報道稱,研究者在研究物件的工作場所安裝了環境感測器,用以實時監測細顆粒物(PM2.5)和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和相對溼度,其中,二氧化碳濃度代表通風水平。在室外,二氧化碳濃度約為400ppm(ppm為百萬分之一),而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上限則被認定為1000ppm。
針對被試者認知能力的測試則為以下兩項:第一項測試要求員工正確識別所顯示單詞的顏色,第二項測試則是兩位數的基本加減法,用以評估認知速度和工作記憶。
研究結果顯示,在測試空間中,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PM2.5,被試者完成兩項測試的反應速度都會放慢約1%,準確率下降1%以上。
就二氧化碳濃度而言,每當其增加500ppm(這是常見的變化水平),就會導致被試者完成這兩項測試的反應速度放慢1%以上,準確率下降2%以上。
據悉,這項研究的釋出正值美國國會準備透過一項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之際,塞德尼奧·勞倫特認為,“現在正是建設節能、高效能,以及能提供適當通風和空氣過濾的辦公室的時候了。”
塞德尼奧·勞倫特還表示,此前關於室內環境的有限研究主要關注熱舒適度和滿意度等指標,而不是認知結果。除此之外,雖然過去的研究表明,長時間接觸PM2.5會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炎,並跨越血腦屏障導致長期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但這次研究是對其短期影響的首次揭露。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一問題呢?塞德尼奧·勞倫特認為,經常開窗通風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但如果室外空氣質量不好,升級辦公樓空氣過濾系統或添置高質量行動式空氣清淨機都是好主意。
據介面職場瞭解,當前大部分職場人的工作時間都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的,而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職場人的健康以及工作質量。此前, 霍尼韋爾釋出的“室內空氣質量關注度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工作和學習場所應當安裝空氣淨化裝置以保證室內空氣質量,近半數受訪者表示辦公室的空氣質量最迫切需要改善。
其中,57%的受訪者擔心辦公場所的空氣質量對健康不利。雖然有64%的受訪者認為工作學習場所應安裝空氣淨化裝置,但仍有76%的受訪者反映其工作場所目前還沒有安裝或不清楚是否安裝了空氣淨化裝置。此外,受訪者認為室內空氣質量不佳的首要原因是空氣流通較差。
霍尼韋爾中國研發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莉博士在接受美通社採訪時也表示,除了室外霧霾,我們確實還應同時更多關注身邊“小環境”的室內空氣質量。如霧霾天氣時,應該關閉門窗,以降低空氣汙染物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速率,降低室內PM2.5濃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場疫情的爆發讓人們對於健康更加重視。而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遠端辦公後,不少職場人在重返線下辦公時則對辦公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辦公傢俱公司Steelcase釋出的調查報告——《後疫情時代,居家辦公經歷給予未來辦公空間規劃的啟示及影響》顯示,隨著員工重返辦公室,他們也將把居家辦公的經驗啟示帶回辦公室:需要支援專注的工作方式、需要隨時高效協作的團隊、更需要健康且安全的環境。
上述報告還總結了人們對於理想辦公空間的訴求,包括健康及安全感 、 營造工作舒適感 、 擁有深層次歸屬感等。
其中,健康及安全感則是指,疫情之後員工更加關注辦公室安全,透過增加物理距離、辦公室隔斷、配置靈活的的辦公裝置,以杜絕辦公室內的病毒傳播、火災或其它危險問題。
工作舒適感則是指, 員工更期待使用人體工學裝置,以便在工作時能夠切換各種姿勢、活動身體,也需要無干擾的環境,支援員工保持專注工作。
來源:介面新聞
編排:陳曉珍
編排:戴衛 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