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印度近期公開的拉達克地區的一處制高點陣地,可以看見視野非常開闊,如果設定交叉火力可以完全封鎖住整個山腳和山腰,僅僅依靠步兵火力實施實施仰攻,難度非常大。這其實也反映了邊境鬥爭的殘酷,雙方都在爭奪制高點,在同等火力條件下,誰擁有了制高點,誰就佔據了先發優勢,能夠以此為據點,向四周擴散勢力範圍。但是喜馬拉雅山區的制高點往往都在5000米以上,條件十分惡劣,對於武器選擇、後勤補給、士兵意志都是極大考驗。
非常難得,印軍這次部署的武器居然不是進口貨,而是國產的毀滅者20毫米重型反器材狙擊步槍(南非NTW-20反器材狙擊步槍的山寨版)。這款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其子彈比雪茄都要粗,如果擊中沒有任何防護的單兵目標,直接打成兩截都不誇張。毀滅者搭配使用12倍瞄準鏡,有效射程可以達到1800米,並且具備擊穿任何單兵防具和輕型裝甲車的能力,在特定場合下也能攻擊武裝直升機、打擊地堡等其他目標。由於這把槍可以更換不同口徑槍管,執行不同作戰任務,目前印軍就是把這把槍當做萬精油使用,在東線和西線一共裝備了約1000支毀滅者,大部分都設定在這樣的制高點和關鍵哨位。
▲20毫米狙擊步槍子彈
那麼對付毀滅者,我們有沒有與之相抗衡的武器呢?有是有,不過口徑沒有這麼誇張,這就是12.7毫米的QBU-10式大狙。那有人會說了,我們口徑不如印度,真打起來不是得吃虧?圖樣圖森破,10式大狙是專門用來打人和輕型裝甲目標的,可是我們並不只有這一款武器?QLU-11式35毫米榴彈發射器瞭解一下,這玩意兒的準頭堪比狙擊槍,智慧化彈藥直接設定在戰壕內或者目標頭上起爆,最大射程超過2公里,還能連發,專治狙擊手各種不服,因此也被網友稱之為狙擊炮。狙擊炮往上我們還有60毫米輕型迫擊炮,單兵雲爆火箭彈,想享受什麼樣的火力,我們都能提供。我們不是火力不足,恰恰是火力太足,所以分工明確,各有所長,不像印度用一把唬人的狙擊槍就想一招鮮,吃遍天。
▲一發夠不夠,不夠再來一發
再說說這款毀滅者狙擊槍,其實和英薩斯步槍等大部分印度國產武器一樣,都不被基層士兵喜歡,這玩意兒高寒條件下的可靠性先不說了,以印度的輕武器製造水平,肯定不會太好。問題是毀滅者安裝20毫米槍管時的重量達到了35公斤,長度達到驚人的2米,一個兩人狙擊小組在轉移和隱蔽時提著走非常費勁,一旦轉移不及時就可能被對手集火消滅。所以印軍使用該槍時常常更換為12.7毫米槍管,以此來提高機動性,即便如此,它的精度、智慧化水平也沒法和只有12公斤的10式大狙相比,對於這種華而不實的武器我們大可不必過於擔心。退一萬步講,就算20毫米大狙很牛,那又怎麼樣?真打起來,誰和他玩步兵對決,用遠火、無人機、戰鬥機先把他們打殘了再說!
▲原版南非NTW20反器材狙擊槍
除了裝備選擇性少,印度在邊境更大的問題是後勤薄弱,在戰時進行武器彈藥的補給非常困難。印度國防部去年曾經公佈過一張照片,暴露了印軍致命弱點。這張圖是印度K9自行火炮正在進入一架運輸機的艙門,從外形看,這是印度空軍的C17環球霸王運輸機,說明印度往中印邊境輸送重型裝備優先採用空中通道,而不是公路和鐵路運輸,因為印度在邊境的道路條件實在太差,一遇到大雪天就直接被癱瘓了,所以特別依賴空中運輸。
印度空軍目前的戰略運輸機主要是約20架的俄製伊爾-76-90和11架美製C17,之所以選擇C17,而不是伊爾76,主要原因是印度的老式伊爾76載重量有限,只能達到50噸左右,C17的載重量則可以達到77噸,而K9自行火炮的重量為46噸,伊爾76在這種極限條件下還往高原飛,很容易出現突發情況。
其次C17環境適應性也非常優秀,可以在簡易跑道上完成起降,這也是伊爾76不具備的優勢。印度前線的野戰機場條件簡陋,C17可以直飛前線,將K9抵近部署,減少中途的轉運。不得不說,印度為了在中印邊境獲得火力優勢,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由於自身基礎設施薄弱,戰略運輸機數量偏少,也同時也暴露出自身運輸能力偏弱,前線基礎設施落後的弱點,戰時一旦被切斷補給線,將會陷入極大被動。
▲C17野戰機場著陸
對於印度這種情況,我們當然也可以做出針對性的戰術調整,比如在火力準備階段,優先打擊其邊境公路、橋樑,摧毀其野戰機場,首輪攻擊就將其後勤補給線截斷,同時斷絕其增援部隊和前線部隊的聯絡。一旦地面和空中聯絡線全部切斷,再殲滅其有生力量就是甕中捉鱉,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我方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