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觀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致敬英雄的先輩們。但影片中,導演為了更好的觀影效果和體驗,在攻擊下碣隅裡機場時,把“人海戰術”搬上了銀幕。
其實,我軍作戰從來不是人海戰術,除了戰略級別的大縱深穿插,在小規模作戰中,我軍使用一套非常實用的單兵和班排戰術--三三制戰術。
我軍過去一般是三三制的編制,如一個團三個營,一個營三個連,一個連三個排,一個排三個班。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我軍缺乏重火力掩護,以密集隊形衝擊日軍的堅固陣地,從而產生嚴重的傷亡。針對這個情況,提出了在中高階指揮官戰略上注重集中優勢兵力(即著名的“一點兩面”)原則,低階指揮官要注意適當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強調以密切的協同,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據瞭解,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便於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行動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能很好的減低傷亡,壓制敵人。
戰鬥群展開後用“口語”、“手語”、“軍號”來傳達戰術指令,由班長統一指揮。士兵的間距一般在八步左右,既可發揚火力,又可避免一發炮彈帶來過多傷亡。在實戰中,三三制戰術動作特別有效,三人協同進攻,減少了傷亡,彌補了我軍士兵當時單兵火力的不足,覆蓋儘可能長的戰線。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在發起衝鋒衝破美軍陣地時,就採用三三制術戰術。面對美軍強大的火力,三三制戰術避免了人海戰術帶來的巨大傷亡,彌補了我軍在武器裝備上的落後。戰鬥小組之間相互掩護,相互支援,三個小組交替突擊,依靠落後的裝備也能打出強大的火力,將步兵戰術發展到了巔峰狀態,儘管武器簡陋,但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也絲毫不落下風。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美國的軍官也曾對中國志願軍的三三制戰術作出高度評價,稱中國軍隊完美的利用了自己軍隊的優勢,彌補了裝備的不足,進可攻,退可守,是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