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1 Web 1.0:資訊網路
自從 1993 年網景瀏覽器發明之後,網民可以在瀏覽器訪問網頁。但當時的技術是靜態 HTML,僅支援資訊單向傳遞,也就是網頁給什麼就看什麼,不支援評論或私信等交流形式,所以網民上網是為了檢視新聞或學術資料等資訊。
由於網址又長又多,網民記不住或容易記錯,於是入口網站就火熱起來,它幾乎等於網際網路的全部內容,比如搜尋、郵箱、導航、音樂 MP3,當時的主流趨勢是紙質媒體數字化,搬運大量新聞到網頁上,以至於多數網民進入入口網站都是看股市、軍事、娛樂等新聞。
需要注意的是,在 1994 年,楊致遠和費羅就篩選、分類一批實用網站,做出了雅虎入口網站。與此同時,中國正式接入網際網路,並且國家智慧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開通曙光 BBS 站,這是中國大陸的第一個 BBS 站。
1995 年,馬雲做出「中國黃頁」,這是面向企業的入口網站,主要為企業做推廣。而 98 年之後,偏向大眾娛樂的搜狐、新浪、網易先後創立。
可以看出,這時期的網際網路發展,中美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國內網際網路創業者都是看到美國火什麼就抄什麼,俗稱「copy to China」,這也使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很容易與同領域的美國企業捆綁在一起,比如百度被稱為中國的 Google.
如果上網際網路僅僅是看新聞、發個 Email ,那麼就太無趣了。幸運的是,1996 年微軟釋出 ASP 技術(動態伺服器頁面),讓客戶端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端可以互動,使得網民與網民之間可以相互評論。評論功能的出現,為網際網路賦予了社交的屬性,直接催生出聊天室、BBS 論壇、網頁遊戲。
這時候出現的社群,被稱為 BBS 論壇,主要幫網民 kill time,以軍事、娛樂等話題為主,有人建帖子,然後感興趣的人就會點進去留言瞎聊。其中最出名的社群就是響馬創辦的西祠衚衕,首創「自由開版、自主管理」的開放式運營模式,也就是允許網友自主建立興趣群組,並且擁有群組關閉、廣告經營等權利,使得一年後西祠線上人數超百萬,2000 年初網站排名達到 100 多名。這種運營模式,被稱為 Web 2.0 意識,後來者豆瓣、百度貼吧、知乎等社群均借鑑於此。
#註釋:BBS,英文全稱是 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譯為電子公告板,起初以電腦為載體,公佈股市價格等類資訊,類似校園公告板或小區租房資訊牆。其中,提供資訊的人稱為站長,獲取資訊的人稱為使用者。使用者主要是資訊獲取,不能跟站長或其他使用者交流(站長也不能跟站長交流),屬於單邊資訊傳遞。
2
02 Web 2.0:社交網路
幾年後,中國網民數量越來越多,需求進一步擴大,由單純看新聞轉為了遊戲、聊天室、論壇等泛娛樂內容,而單單的入口網站不足以支撐那麼多垂直領域,使得各個垂直領域紛紛出現巨頭,比如汽車領域出現汽車之家、易車。
到了 2000 年,已發展好幾年的部落格發力,使用者既是作者也是讀者,內容種類包括文學、美食、旅遊等,其中不乏有專業人士堅持輸出自己所在領域的見解,比如歷史學者當年明月在新浪部落格更新《明朝那些事兒》的章節,幾十萬使用者關注他,然後他就成為了 KOL / 大 V,擁有自己的粉絲圈子。
這時候,部落格有關注、私信、留言等功能,這不僅意味著社群開始從以內容為重心,轉化為以關係為重心(或內容與關係並重),這時候出現的社群被稱為 SNS 網路社群;也意味著 Web 1.0 變為 Web 2.0,內容生產方式也從 PGC (專業生產內容,注重自上而下) 轉為了 UGC (使用者生產內容,注重自下而上) 。
#註釋:SNS:英文全稱是 Social Network Services,中文譯為社會性網路服務, 定位於虛擬身份的網路社群,為使用者提供各種互相聯絡、交流的方式,比如電子郵件、IM 即時訊息服務,幫助人們找到有相同興趣與活動的人。
以 2005 年為標誌,隨著 Facebook、MySpace 主導的網路社群風靡世界,中國也出現了豆瓣、虎撲、股吧等 SNS 網路社群。
值得一提的是,豆瓣定位書影音,可能是中國最早上線個性化演算法推薦的產品,在 2005 年創立之初推出了「和你口味最像的人」和「豆瓣猜你喜歡」,根據你的收藏向你推薦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後來的豆瓣電臺也是推薦演算法在內容消費領域嘗試的先驅。
2007 年, 第一代 iPhone 發售,開闢了新的智慧手機市場。而一年後,蘋果 App Store 跟谷歌 Android Market 先後上線,標誌著新的移動網際網路到來。這不是意味著把原來 PC 上的網際網路功能搬到手機上,而是出現一個更高頻的應用場景,網民拿著手機隨時隨地上網,徹底改寫網民的軟體使用習慣,比如在 PC 時代,人們只有坐下來,開啟電腦,透過瀏覽器百度找樂子,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已經被分割到各個 APP,它們彼此獨立,這就需要我們需要什麼就開啟對應的 APP,比如想購物就開啟淘寶。
這時候,Twitter 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在美國一炮而紅,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手機在 Twitter 上釋出 140 個字以內的動態。隨後新浪在 2009 年推出了新浪微博,之後網易、騰訊、搜狐也陸續啟動微博業務。
不同與原先社群固定內容目錄或主題(比如分為租房、求職),微博側重追社會熱點跟使用者關係資訊分享,比如 xx 明星出軌,xx 明星分享了旅遊點,xx 曝光等,不僅成為了明星 KOL 吸粉的聖地,進而也成為了政府或公司等機構的宣傳陣地,極大地擠壓了傳統紙媒的生存空間,以至於李開復博士在著作《微博改變一切》對微博未來進行樂觀的預測:在一個 party 上見到的人,可以透過移動服務,查到你是否認識他們,上次在何時見面,是否有共同興趣和朋友等。
3
03 Web 3.0:智慧網路
早在 1998 年,電商巨頭亞馬遜基於你的瀏覽、購買等行為,從數十億的商品中選擇出一小部分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給你。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就好比你走進一個商店,然後貨櫃開始自動重新排序,你喜歡的被移到你的面前,你不喜歡的就被移到很遠的地方。
而在內容領域,豆瓣、知乎、推特、微博等社群在 PC 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做個性化推薦,但人們需要端著電腦才可以釋出內容,而且生產者多半是網站小編或專業人士,所產生的內容數量相對較少,導致個性化推薦在內容領域的進展非常緩慢。
到了 2010 年,谷歌宣佈退出中國,百度在搜尋領域再沒有對手,而阿里依靠淘寶也成為了電商一哥,騰訊則宣佈 QQ 同時線上超 1 億人。自此,百度、阿里和騰訊分別掌握了網際網路最重要的三個應用入口,成為新的三巨頭,被稱為 BAT。此外,傳統的三大門戶則陷入了模式困境,紛紛轉戰其他領域,比如網易專注於網遊,搜狐佈局輸入法和影片。
新舊巨頭交替的這一年,也被公認為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元年。
但這些在 PC 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巨頭,對移動端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出於謹慎的態度,採取的策略是將 PC 產品搬到移動端,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適配手機螢幕,使得 PC 瀏覽器內容可以在手機端正常顯示。
比如新聞領域,網易、搜狐、騰訊等新聞,佈局基本沿用 PC 介面,都是螢幕頂部放新聞目錄(比如情感、科技),剩餘的螢幕就做新聞摘要列表。而新聞的生產方式還是直接僱傭編輯或邀請第三方媒體機構,但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網民刷著刷著就沒有新的新聞了。
但張一鳴做今日頭條時,前端與騰訊、網易新聞基本一樣,但做了兩方面的創新,一方面在前端提供了完整的釋出路徑,允許個人使用者隨時隨地發新聞,使得新聞的數量劇增;另一方面就是使用演算法推薦分發內容,取代了以人工推薦為主的推薦方式,只要你瀏覽的新聞越多,APP 推薦的內容就越符合你的口味。
此後,社群的內容形式也從圖文轉向了短影片,誕生了抖音、快手等新的巨頭,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用演算法推薦的方式。而這一種方式,成為了內容 APP 主流的內容分發方式。
最後小結一下,Web 1.0 是資訊網路,社群的形式是 BBS 論壇,使用者一般基於某個話題相互交流;Web 2.0 是社交網路,社群的形式是 SNS 網路社群,使用者注重虛擬人設,透過興趣點找到同類人;Web 3.0 是智慧網路,社群的形式是短影片平臺,根據使用者的喜好推薦內容。
這半個月對社群歷史的探索,我最大的感悟是產品會死,需求永生。社群的本質在於找到同類人,只要人存在,就會去連結自己認可的人,那麼必定會產生內容。所以,只要社群還能滿足「找到同類人」的需求,那麼就會一直存在,只是技術創新催生內容創新,從文字到圖文,再到短影片……
作者:貓曉豆豆,社群運營,會一點知識管理,分享我的所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