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國外媒體釋出的全球十大頂級重工業國家列表新鮮出爐,美國、韓國、瑞典、義大利、俄羅斯、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赫然在列,難道說,中國在西方國家的最新列表當中名落孫山?而中國這樣的超級工業大國,真的會在這種工業化名單當中落榜?這不太可能吧?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或第二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實際上,不管怎麼說,中國都不會在西方國家的這份列表榜單裡面名落孫山,哪怕西方國家的民眾們因為一些原因,並不知道中國的工業力量到底有多強大,但就憑中國目前“世界工廠”這個名字,以及不可避免地在各種商品,甚至重工業裝置身上看到“中國製造”的識別標籤,那他們也就可以知道,中國製造對於整個世界到底意味著什麼。
圖為特斯拉超級工廠
哪怕像是美國,以及其他的西方國家都不得不承認,倘若以鋼鐵和有色金屬的產量和加工能力進行比較,現在的中國必然是工業領域內排名第一的國家,哪怕現在的中國由於產業改造,導致其生產鋼鐵的能力出現下降,但中國的鋼鐵生產開始從粗鋼轉型向了合金鋼、特種鋼的方向,並促進包括汽車業、造船業等其他相關產業得到提升,甚至到了現在的中國已經超越韓國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大型船隻生產國之後,哪怕西方國家再不願意,他們也必須對中國的重工業體系保有敬意。
在對中國重工業發展感到敬佩的同時,西方各國也沒少花時間去研究中國重工業如何崛起,在他們的調查當中,中國重工業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原因實際上有兩個:首先中國有著非常巨大的人口數量,這意味著中國相比於其他的國家擁有更高的經濟發展可能性和發展前景,哪怕現在這個國家同樣遭受了疫情等各種因素的衝擊,但中國的市場依舊排名全球第一;由於市場足夠巨大,這讓中國重型裝備製造和重工業技術獲得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也讓他們有機會,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資源,研究各種高新技術,並將這些技術商業化並獲取反饋,這就是中國重工業發展速度能超越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中國不僅有著大量的人口,而且還有著大量的高素質人口,能夠滿足工業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作為同樣擁有著13億人口大國的印度,由於缺乏如同中國那樣的高素質人才培養能力,就導致了印度在擁有如同中國一樣人口紅利的前提下,其經濟體系卻不能如同中國一樣向著高技術製造業的方向快速發展,哪怕莫迪已經將“印度製造”作為現今印度發展的主要國策,但工業高素質人才的全面不足,讓印度根本不可能像是中國那樣,支撐起重工業發展的底子,更別說像是中國那樣,建設各類輕重工業研發機構,發展出自身的產業鏈體系,最後反哺自己,形成一個真正的工業國。
所以,這就是中國能夠成為可以與整個西方相媲美的工業國,而印度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原因,輕重工業的發展,對於人才和消費市場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也只有像中國那樣有著巨大市場經濟需求,以及能為重工業提供充足人才的國家,才能真正為重工業的發展提供所有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