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不少出土文物堪稱“世界之最”,與虎有關的元素也比比皆是。
《說文解字》稱:“虎,山獸之君也。”早在200萬年前,被稱為“中華祖虎”的現代虎祖先,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與古代先民為爭奪生存空間有過無數次“親密”接觸,因此當中華民族有了文化的時候,虎文化也隨之出現。
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虎形象,是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發掘出的用蚌殼擺塑出的龍虎圖案。此後,與虎有關的文物大量湧現。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與虎有關的文物真跡。
虎符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專用於調兵遣將的銅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方能生效。
先秦虎符的存世量極少,其中最有名的是陝西曆史博物館所藏的杜虎符。此後除隋唐兩代不用虎符外,歷代均以虎形符牌作為調兵信物。明清兩代的四品武官補服圖案,也是老虎的形象。可見在中國傳統虎文化中,老虎始終是軍權和武力的象徵。
《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記載了魏國的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也成為戰國時期的精彩故事,體現了智,凝聚了義,也包含了忠。
虎節
錯金銘文虎節,1983年在廣東廣州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發現的時候,它被包裹於絲絹內放置在墓內隨葬文物數量最大、品類最多的西耳室中部南牆根下。
南越王博物院院藏文物“錯金銘文虎節”。圖源:南越王博物院供圖
虎節長19釐米,最高11.6釐米,最厚1.2釐米。個頭不大,卻異常精美。它用青銅鑄成扁平板的老虎形狀,成蹲踞之勢,張口露齒,弓腰卷尾,尾部彎曲成“8”字形。虎眼、虎耳均由細金片勾勒,虎身上的斑紋是在鑄出的彎葉形淺凹槽內貼以金箔片,雙面共用60片,呈現出斑斕的虎皮形貌,華美生動。
這件虎節主要用於驛傳、出使、小規模調兵,與軍事上的虎符性質不同。虎節正面有錯金銘文“王命=車馹”,“=”是古代常用的疊字元號,銘文可讀為“王命命車馹”,但最後這個“馹”字,曾經困擾學者們很多年。
學者李家浩在《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一文中寫到,銘文上有四個字,前幾個都不難認,但最後這個,大家分歧不小,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是“(馬+土)”,也即“牡”字的異體,“車牡”也就是“車馬”。另一種意見也認為是“(馬+土)”字,但應該假借為“徒”,也就是步卒之意。但李家浩認為兩種說法都有問題。他透過複雜的字形和讀音的推論,認為應當是“馹”字。
《呂氏春秋》裡有“齊君……乘馹而自追晏子”的記載,高誘注:“馹,傳車也。”那麼“王命=(命)車馹”也就是憑王命進行驛傳的使者。左傳記載“楚子乘馹”,孔疏引舍人《爾雅》注:“馹,尊者之傳也”。由此可見車馹虎節是身份高的人乘傳時所用的憑證,這點從車馹虎節體積大且紋飾精美可以看出。
西周虎簋(guǐ)
過年家人團聚,年夜飯是少不了的,而在西周的年夜飯上,大概會出現這樣一件器具,虎簋。
虎簋是古代中國用來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西周時期,作為主要青銅禮器之一的簋,在祭祀或宴請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組合的鼎配合使用。
它的蓋頂是蓮花瓣形的抓手,敞口向外撇開,腹部是圓鼓狀,形成流暢的曲線,圈足下方連線著方型底座。腹部兩邊裝飾了龍首耳,造型雄偉大氣。蓋面、腹部以及方座分別裝飾了流轉的曲波紋,口沿和圈足則裝飾了交纏的獸目交連紋,氣勢雄渾,整個虎簋具有韻律感。
西周虎卣(yǒu)
西周虎卣相傳出土於湖南省安化、寧鄉交界處的西周虎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共有兩件,通高35.7釐米,後來都流入國外,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
關於西周虎卣的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虎肩端附提樑,梁兩端有獸首,樑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
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蓋面飾卷尾夔紋,也以雷紋襯底,與器體一致。虎兩耳豎起,牙齒甚為鋒利。該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區域性留有很薄的綠鏽,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西周虎卣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它是一種盛行於商周時期常用來裝酒的器具。而這件器物的稀有之處在於“虎食人”的造型。關於此造型,從學術界到民間,可謂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儲存至今,其相對完整的技術工藝仍為後人所欽佩。
青銅虎鎣(yíng)
我國民間逢年過節有祭祀供奉的傳統,當然也少不了祭祀供奉的器皿。
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瑞虎佑安——2022新春展”,1月19日起對公眾開放,上百件套經典“虎文物”,在如同四合院一樣的展廳中集體亮相,其中就包括青銅虎鎣、西漢堂陽侯虎符等眾多國寶。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
根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資料顯示,虎鎣器形作侈口,方唇,短束頸,寬折肩,收腹,圜底,三蹄形足。肩的一側有管狀流,以伏虎為造型,另一側有龍首鋬,蓋折沿,上有圓雕踞虎形裝飾,蓋與鋬上各有小環鈕,原應有連鏈,現已失。肩部飾捲曲夔紋,腹上部飾橫S形斜角雲紋,腹下部飾瓦紋,足根飾饕餮紋。
蓋內鑄銘四字:“自乍(作)(供)(鎣)。”“乍”字反書。可能是共字,與共字通常作、形較異。器自名為“鎣”,是盉的一種別稱。“共”作為器名的修飾語,尚屬首見。共是供的初文,《廣雅·釋詁二》:“供,進也。”《玉篇·人部》:“供,祭也。”《廣韻·鍾韻》:“供,奉也。”“供鎣”明確了此器的用途,即作為祭祀時奉獻使用。
關於“虎鎣”這一世稱的由來,主要依據是流管上的臥虎造型,流乃商周青銅盉標誌性的關鍵部位,憑此位置上的紋飾對其定名。
與虎有關的文物數不勝數,其象徵意義也不盡相同。歷經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虎的形象已經從最初的猛獸逐漸演變出具有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精神內涵。
假期還有餘額,
不妨走進博物館
去欣賞那些神秘的虎文物吧~
【來源:陝西廣播電視臺】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