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三吏三別,是著名的篇章。
其中《石壕吏》,是杜甫由左拾遺貶官華州司功參軍。他自洛陽西行華州,路過陝州的石壕村遇到官員夜裡抓丁,感慨萬千的杜甫,寫下了這首名篇,揭露安史之亂給當地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自己的深刻同情。
石壕位於四川綦江區。1935年,紅一軍團直屬隊和一、二市共8000多人,從貴州松坎出發,路過石壕鎮。
當地百姓看到,紅軍並不是土豪劣紳造謠的那樣,是見人就殺,買米做飯、蔬菜付錢,幫助百姓幹活。大家讚歎到,過兵百姓不安寧,唯獨紅軍過,一來一去很清淨。
老百姓也積極的救助紅軍傷員、掩埋烈士遺體。
解放後,綦江縣委在石壕的苗兒山麓修建紅軍墓,將五位烈士遺體遷葬新墓。
石壕是中央紅軍在重慶的唯一轉戰地。石壕透過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升級紅色旅遊專案。使這個紅色小鎮,煥發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