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幹肌群
步行過程是一個身體不斷扭動進行重心轉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軀幹肌群不僅要確保軀幹的動態穩定,還要透過與同側下肢相反方向的旋轉來增加步幅、保持重心。與此同時,在地面反作用力向上傳遞的過程中,豎脊肌、多裂肌等軀幹伸肌群還要透過積極的離心收縮來緩減衝擊力。研究表明,腹部肌群在擺動期(向前邁步的過程中)非常活躍,具有開啟擺動期的功能;豎脊肌在足趾離地期間(對側足跟落地期間)非常活躍,具有支撐軀幹、緩減衝擊力的功能。
伸髖肌群
伸髖肌群主要包括臀大肌和膕繩肌(膕繩肌是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的統稱),這兩組肌肉在步行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是促進伸髖和髖外旋以推動身體向前,二是在落地過程中緩減並傳遞衝擊力。
功能比較顯著的是臀大肌。在支撐相早期足跟落地的過程中,臀大肌的肌電反應尤其顯著,這是臀大肌透過收縮控制來緩減並傳遞衝擊力(透過骨盆和脊柱一直各上傳遞)的表現。在支撐相後期,下肢向後蹬發力躍出的過程中,臀大肌進行向心收縮以提供動力。
如果臀大肌力量不足,可能會在步行過程中出現步幅變小、臀部前後擺動(鵝步)的異常姿態。
髖外展肌
在行走過程中,身體不僅要進行重心的前後轉移,還要進行身體重心的左右轉移,這樣才能夠透過單側承重實現移動功能。在將身體重心從一側轉移至另一側的過程中,髖關節外側的髖外展肌必須要承擔起協同穩定功能。臀中肌是最重要的髖外展肌,如果臀中肌力量不足,身體就會在行走過程中表現出顯著的側向擺動。
股四頭肌(伸膝肌)
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和膝關節正前方,是最重要的伸膝肌群。股四頭肌向心收縮時,可使膝關節伸展,在步態週期的支撐相末期具有重要的驅動功能(驅動身體向前移動);股四頭肌離心收縮時,可使膝關節進行有控制的收縮,能夠大幅緩衝地面反作用力併產生“超等長收縮”效應。
如果股四頭肌無力,膝關節在支撐期將難以透過收縮控制實現緩衝功能,最顯著的表現就是落地時的膝過伸;也難以透過向心收縮提供向前的動力,主要表現為步幅縮小。
踝背屈肌
脛骨前肌是最重要的踝背屈肌,主要功能是完成踝關節的背屈並輔助足內翻。在擺動相後期(足跟將要落地時),脛骨前肌可驅動踝背屈,以使足前掌上抬,增加足與地面的距離以增加步幅、減少屈髖屈膝幅度,在足部落地後,脛骨前肌還可透過離心收縮緩減衝擊力。
如果踝背屈肌無力,可能會在邁步過程中表現出較大幅度的屈髖、屈膝體態(邁檻步態),還可能會引發足旋前、足旋後等異常步態,步幅也會隨之縮小。
踝蹠屈肌
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和腓腸肌)是最重要的小腿蹠屈肌。小腿三頭肌向心收縮時可使足跟大力抬起,是身體向前移動時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小腿三頭肌離心收縮時可確保膝關節進行穩定的屈曲,並在膝關節伸展時提供穩定力量。
如果踝背屈肌無力,可能會出現步幅縮小的問題,還可能會在支撐相出現膝塌陷步態(足部落地時膝關節因為缺乏穩定性而過度屈曲)。
原文連結:http://www.jinlaiba.com/archives/3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