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姨父,年近80,體態安康,為人和善開朗,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式的仁愛、禮尚,和愛可親的老人,他具有農民的勤勞、質樸和誠信,還兼有商人的智慧和精明。
改革開放初期,他毅然辭掉國營單位,率先搞起了個體經商,是縣城最早進入商海的個體戶之一。初入商海的他,不分白天黑夜,起早貪黑,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勤勞苦幹。憑著他的勤奮和精明,生意越做越大,效益越來越好,改革的春風助他創下了第一桶金。“胡老闆”“胡百萬”的名號在當地那是響噹噹的。
他在商場打拼了幾十年,歷經了常人不曾經歷過的酸甜苦辣,艱難困苦。努力是幸福的精髓,幸福在困難中誕生。苦盡甘來,生意興旺,功成名就。
後來,年紀大了,生意交給了接班人,退居二線,也該安度晚年了。
晚年如何度過?生活又怎樣安排?這是擺在很多老年人面前的一大難題。姨父可是個閒不住的人,又沒有什麼其它的嗜好,唯獨喜歡種植花木盆景,還愛好收藏。中央電視臺鑑寶節目他是期期必看。這些愛好正好和我興趣相合,就算是晚年遇知音吧,於是我們便成了一對志趣相投的忘年交。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修整花木,欣賞藏品;古今中外,海闊天空,真是無話不說,無事不談。
他家庭花園裡養著二十多缽盆景,侍弄起來,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細心,那樣有耐心。哪盆喜歡陰暗,哪盆喜歡陽光;什麼樹木喜歡酸性土,什麼樹木喜歡鹼性土;哪個時日要施肥,哪個時日要除蟲,在他心裡總有一本賬,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常常為了一缽盆景擺在哪兒,搬上搬下、搬前搬後累得滿頭大汗,特別是那幾缽對接白臘和黃金木盆景,照片曾經在《花卉雜誌》上刊登,視其如同心肝寶貝,更是細心管理,關愛有加。姨母心疼地打趣道,當年帶孩子時就沒有這麼勤快過,教育輔導孩子也沒有動過這麼多心思,真是哦……
有時,老兩口也難免為蒔養花木發生點小口角,鬧點小矛盾,我便成了他們評理述說的物件。不過是為了一盆花怎麼擺,一根枝條怎麼修剪這樣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經我在中間這麼一說導,那麼一勸解。剛才還氣鼓鼓的,誰也不理誰的,一會兒就冰釋前嫌,笑足顏開了。老兒、小兒,也真是!
剪枝、整型、培土、澆水、施肥、打藥是他每天下午的必修課。他常說:我把這些花木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管哪個生得美,還是那個長得醜,我都是公平相待,況且植物本來就沒有什麼美醜之分。
侍弄起花木來,他常常是身臨其境,心無旁騖,拿一把剪刀,站在盆前,東瞧瞧,西看看,那根枝條該剪,那根枝條該留,一琢磨就是老半天。姨母取笑他說,你看這老傢伙又發神經了,為了修剪一盆金彈子,都花了半天時間了,不知道他想怎麼造型,讓人一頭霧水。看到他忙忙碌碌,大汗淋漓,姨母心疼呢!
可姨父整天樂呵呵的,他把後花園比著世外桃源,他就是桃花源中人,只要進了園中,所有煩心的事都被拋到九霄雲外。臘梅開了,海棠花開了,火紅的石榴也開了,還有紫薇、三角梅……守著這些花兒開放,高興得像喝了蜜一樣心裡美滋滋的。以花為伴,與樹為伍,真是老有所樂,樂在其中。
孩子們安慰他,勸他歇下來,別再這麼辛苦了。可他說,做自己喜歡的事,苦點累點怕啥,我樂意!多麼樸實,多麼直率的語言!
栽樹種花,培養盆景,既美化環境,又陶冶情操,何樂而不為呢!姨父的樂觀豁達、仁愛善良、充滿童心的品格,深深的感動了我,從他身上,我看到了新時代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有位哲人說得好,“只有自己認為快樂的才是真正的快樂”。我深有同感,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快樂的歌: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sponsored links
姨父的故事
分類: 體育
時間: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