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壬寅年來了,馬上2月4日也要立春了,在未來的一年裡,哪些疾病易發?怎樣治療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論述的依據,都是來源於五運六氣,準確地說,是《黃帝內經》運氣七篇的內容。
(一)
從中運的角度看,2021辛丑年的大環境,是寒水不足,溼土太過。2022壬寅年的大環境,則是風木太過,壓制溼土。
從這個角度看,容易出問題的主要是兩類疾病,一類是肝木疾病,一類是脾土疾病。
《黃帝內經·氣交變大論》說的很清楚:“岐伯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洩,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上應歲星。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化氣不政,生氣獨治,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反脅痛而吐甚,衝陽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
其中,肝木疾病就是“忽忽善怒,眩冒巔疾”、“脅痛”等,翻譯過來就是說,易怒,頭暈眼花,癲頂頭痛,脅痛胸悶等。脾土疾病就是“飧洩,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和“吐”,也就是上吐下瀉,腹滿腸鳴,食慾不佳和倦怠乏力等。
從“湯液經法圖”角度看,這也是典型的肝木病證和脾土病證,有虛,有實。易怒和脅痛多是肝實病證,頭暈眼花和頭痛多為肝虛病證;上吐下瀉和腹滿腸鳴多是脾實病證,食慾不佳和倦怠乏力多是脾虛病證。
也許有老師會說,咦,金老師,既然中運是風木太過,自然應該是實證啊,怎麼會有虛證呢?
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質特點,有些人先天肝虛,有些人先天肝實。自然界的運氣學環境,只是放大了某些偏頗體質罷了。在風木太多的運氣學環境下,肝實體質和脾虛特質,會更容易被放大。
好,這是中運的情況,主管全年一年。
(二)
除了中運的情況,還有六氣各步的情況。2022壬寅年的六氣排列是怎樣的呢?
初之氣,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少陰君火。二之氣,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太陰溼土。三之氣,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少陽相火。四之氣,主氣太陰溼土,客氣陽明燥金。五之氣,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太陽寒水。六之氣,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厥陰風木。
這樣的一個排列組合,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我們也來看看原文,這在《黃帝內經·六元正紀大論》說的很清楚。
初之氣(陽曆2月初—4月初)的特點,叫做風熱。原文記載:“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大溫,草木早榮。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於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
也就是說,今年春天會提前到來,氣溫升的快,大風天氣也多,相關的疾病主要集中在肝木和心火兩個臟腑,目赤、頭痛、咳逆上氣、脅滿是肝木疾病的表現,血溢、血崩、膚腠中瘡是心火疾病的表現。
當然,因為火居非火位,所以也有“溫病”的提示。
二之氣(陽曆4月初—6月初)的特點,叫做溼熱。原文記載:“二之氣,火反鬱,白埃四起,雲趨雨府,風不勝溼,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熱鬱於上,咳逆嘔吐,瘡發於中,胸嗌不利,頭痛身熱,昬(hun)憒膿瘡”。
也就是說,二之氣的特點也是熱,而且還夾帶著溼,這就表現出更多的脾土症狀,例如嘔吐、胸悶。同時還有風熱感冒的經典表現,頭痛、身熱、嗓子也不舒服、咳嗽。瘡瘍的情況也有變化,“瘡發於中”的情況多見,也就是內瘡。
啥是內瘡呢?第一種,把瘡瘍想象成潰瘍,即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黏膜糜爛、腸粘膜糜爛等,這是一類。第二種,把瘡瘍想象成癭瘤瘰癧,那就是各個臟腑各個部位的結節和腫塊,這是一類。第三種,把瘡瘍想象成癰疽,那就是乳癰、腸癰、肺癰等化膿性炎症,這也是一類。
所以,從現代醫學上看,可能就會有更多的“各器官組織的化膿性炎症”,抗菌藥的使用,也會相應出現增長。從這個角度看,衛健委定每年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指標的時候,也許可以考慮不同年份感染性疾病的易患程度問題,這樣才更精準。
三之氣(陽曆6月初—8月初)的特點,還是熱。原文記載:“三之氣,天政布,炎暑至,少陽臨上,雨乃涯。民病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衄渴嚏欠,喉痺目赤,善暴死”。
看看吧,熱得生瘡,熱得嗓子痛,熱得眼花耳聾,熱得流鼻血,熱得腦溢血。
四之氣(陽曆8月初—10月初)的特點,是燥溼相兼。原文記載:“四之氣,涼乃至,炎暑間化,白露降,民氣和平,其病滿身重”。
從8月份開始,就涼快點了,主要的病性是溼,主要表現就是身重,胸滿,腹滿。當然也會有熱,因為熱還沒有完全消退,要有一個過程慢慢消退。
五之氣(陽曆10月初—12月初)的特點,是寒燥。原文記載:“五之氣,陽乃去,寒乃來,雨乃降,氣門乃閉,剛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這個時候,慢慢地就開始冷了,大風降溫天氣就來了,早點加衣彆著涼。大家知道,物理上有一種效應叫做“風冷效應”,就是寒風凌冽。今年的這個時間段,就是體驗寒風凌冽的好時候。這個時候就要注意謹防風寒感冒,平時體質偏熱的,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寒包火”感冒,同時,燥邪傷肺,也會容易出現乾咳便秘的情況。
六之氣(陽曆2022年12月初—2023年2月初)的特點,就是風寒。原文記載:“終之氣,地氣正,風乃至,萬物反生,霿霧以行。其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
這段話是說,風木應是春天之象,而此時是冬天。冬天行春天之象,所以該閉藏的就沒法好好閉藏。腎水閉藏的不好,虛火上擾,就是心痛,當然更常見的可能是失眠,睡眠障礙和心煩。肺金閉藏的不好,虛火上擾,就是咳嗽,就是嗓子疼。
好了,這就是2022壬寅年的易患疾病,這種病勢會影響所有人,只不過,不同人的不同體質特點,有些人耐受,有些人不耐受。
(三)
接下來我們看看,應該怎樣治療或者預防。
其實,《黃帝內經·六元正紀大論》裡面就提到了怎樣防治,就是藥食宜的內容,原文記載:“故歲宜鹹辛宜酸,滲之洩之,漬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過,同風熱者多寒化,異風熱者少寒化”。
但是,金老師學習了“湯液經法圖”之後,對內經中記載的飲食藥物的組方調和之事,實在是沒法全聽全信了,因為已經發現的錯簡太多,不合邏輯之處也太多。
既然肝心脾肺腎的臟腑分析已到位,風寒暑溼燥火的病邪病性分析已到位,那我們就直接用“湯液經法圖”理論給出防治建議就好。
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看,《黃帝內經》與《湯液經法》的內容是互補的,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個主診,一個主治。
好,言歸正傳。2022壬寅年的病勢特點,是風熱,來源於中運木氣太過、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造成的風熱,定位肝木心火。而相應的治療大法,則是苦辛,用苦清熱,用辛散風,定位也是肝木心火。
尤其是上半年。
具體來看,風熱造成的感冒、目赤耳聾、頭痛頭暈等人身上部的熱性疾病,可以選用苦辛配伍治療,最經典的方子,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銀翹散等,都可以。
簡單的風熱感冒,咽痛咳嗽發熱,就可以選擇銀翹散,或者銀翹解毒丸這一類的中成藥。如果感冒症狀不明顯,而是暴發火眼、頭暈耳聾、口舌生瘡這樣的,那就選黃連上清丸或牛黃上清丸這一類的。
你看牛黃上清丸,就是典型的苦辛配伍為主,牛黃、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地黃等是苦味藥,薄荷、荊芥、白芷、川芎、當歸、冰片等是辛味藥,辛開苦降,對吧。各種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和牙齦腫痛,都能治。
除了這些輕淺表證,2022壬寅年還有很多出血的問題。這個時候,也是以苦辛為主來治療,最經典的方子,一個是十灰散,現在有十灰丸,另一個就是安宮牛黃丸,或者組方類似安宮牛黃丸的其他中成藥。
我們之前在“湯液經法圖”系列科普的時候就說過,安宮牛黃丸是一個經典的辛開苦降的肝木心火同治的代表方劑。沒理解的,可以再看下面的連結。
(連結:湯液經法圖系列(6): 說說安宮牛黃丸)
如果是痔瘡出血,就可以選擇地榆槐角丸,也是非常經典。現在回過頭看,地榆槐角丸裡面不僅有地榆、黃芩、地黃這樣的苦味藥,還有當歸、防風和荊芥穗這樣的辛味藥。我們的中醫理論裡面,也專門有“腸風下血”這個證型,專門要把“風”與“血”聯絡起來。所以,痔瘡出血不也是辛開苦降治療的一種風熱證而已嗎?
好,接下來是瘡癰的治療。
中醫治療瘡瘍,從來就離不開辛味藥,最經典的仙方活命飲,基本上就是辛味藥為主的組方,白芷、當歸、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等等,還是治療陽證瘡癰腫毒初起的。透膿散,當歸、川芎、皂角刺等。就連葦莖湯裡面,也要有桃仁。
也許有老師說問,咦,金老師,這些方子裡苦味藥很少啊。
嗯,這就要用到“湯液經法圖”的五味配伍化合理論了。這些方子裡沒有直接用苦味藥,而是透過辛甘化苦,透過辛味藥與甘味藥的配伍,來實現苦味瀉心的作用。仙方活命飲裡面的甘草,透膿散裡面的黃芪,葦莖湯裡面的葦莖和薏苡仁,都是此意。
又問,如果患者熱象重,怎麼辦呢?
答:加苦寒清熱藥即可,黃芩,梔子,苦地丁,野菊花,牡丹皮,桔梗,都可以。
所以,我們看看治療瘡瘍的連翹敗毒丸的組方,連翹、金銀花、苦地丁、天花粉、黃芩、黃連、大黃、苦參、荊芥穗、防風、白芷、羌活、麻黃、薄荷、柴胡、當歸、赤芍、甘草。
除了鹹味藥大黃,其餘就是苦辛同用的,是吧,而且幾乎是比例均衡。
再來一個治療瘡瘍的經典中成藥,六神丸,六神凝膠,是吧。看看成分,牛黃、珍珠、麝香、冰片、蟾酥、雄黃,同樣,除了酸味藥珍珠,其餘就是苦辛同用。而且這其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苦辛兼有的中藥,一個是牛黃,一個是雄黃。
我們相信,面對2022壬寅年的風火相值的各類疾病,辛苦兼具的牛黃和雄黃,都是能堪大用的將帥之才。
當然,既然有春夏秋冬,也不是全年都風火相值,還會有一些其他情況。
比如說六之氣,閉藏不夠造成的虛陽浮越上擾,要麼失眠心痛,要麼咽痛口乾,怎麼辦呢?很簡單,前一種也是用苦,只不過用苦瀉心的同時還需補腎,生地黃、玄參、牡丹皮、梔子之類,也可以酌加酸味藥。後一種呢,主要是酸用補肺,麥冬、五味子、百合、石膏之類,也可以酌加苦味藥。
再比如說,五之氣的時候,出現風寒外感怎麼辦呢?還是用辛味。只不過這個時候,更適合用到辛溫解表藥,麻黃、桂枝、荊芥穗、防風、當歸之類。當然,也可以酌情加酸味藥和甘味藥。
所以,無論什麼情況,只要知犯何逆,就能隨證治之。
好,這就是2022壬寅年的易患疾病和治療大法,主要就是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風火相值”,一個是“苦辛並用”。希望大家都能記住上面說的這些中藥和中成藥,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