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春節小記

每當過年,金融圈的朋友經常會發各種指南,主題基本都會圍繞:工作、婚姻和生娃。新入職場的,會迎來一大串關於工作的問題;沒結婚的,可能會收到七大姑、八大姨送來的“相親”大禮包;沒生娃的,同樣可能要面臨催生工作組的視察。筆者已經過了這些階段,自然少了些許煩惱,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體會當下的春節變化。接下來筆者就寫寫春節期間的感受,與各位分享。

一、回家

之前因為疫情和其他一些原因,已經好幾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筆者家鄉在蘇北沿海的一個小縣城,出發前,一直糾結高鐵,還是開車。後面因為行李的問題,最終選擇了開車,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筆者對高鐵的好感。

這兩年,蘇北大多地方都通了高鐵,極大改善了與外界的交流。以筆者為例,從上海乘高鐵回家,只要兩個多小時。相較於過去乘了十幾年的髒亂差、還特別不準時的大巴,其反差一點不亞於讀本科時候的綠皮車和後來的高鐵。

筆者於臘月二十八從上海出發,一路上並沒有發生往年經常出現的擁堵,想了想主要原因大致有仨:(一)疫情下導致很多人或主動、或被動的就地過年;(二)高鐵開通後的大量分流;(三)春節作為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很多人提前很早就回家了,尤其是那些工作時間彈性比較大的群體。當然可能還有一個小的原因,臘月二十八高速還沒有免費。

不知道各位返鄉時心情如何,筆者一直有“近鄉情更怯”的感覺,看到家鄉一草一木,都無比親切,當然也有曾經的酸甜苦辣穿插其中。就其根本,筆者以為故鄉、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苦甜,這份情感總是會融入自己的靈魂深處,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改變。

二、拜訪長輩

隨著時間的車輪不斷前行,人也像潮水一樣,一浪趕一浪,有新生命的到來,也有舊生命的離去。在過去大概十年多的時間裡,筆者的奶奶、外公和外婆相繼離去,每次回家,自然少了自己特別想去、可去的地方,而這樣的地方恰恰是筆者人生中特別溫馨的地方,作為晚輩,可以感受長輩的最淳樸的關愛,作為成年人,希望能夠報答長輩的慈愛和辛勞……可惜很多事情已經一去不復返,只能寄存在腦海深處,留給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默默想念。

過年前,筆者拜訪了媽媽的兄弟姐妹,以前一直覺得自己很小,媽媽和她的兄弟姐妹應該也很年輕。但是猛然向四周看一下,其實媽媽這一輩的人年紀都不小了,豈不說筆者正快步走在奔四的路上,媽媽們,年紀大的都已經年過七十,即使是媽媽的弟弟們也已經年過五十。此外,筆者還去拜訪了以前一直無私幫助我們家的一位長輩,印象中是一位特別善良、特別勤勞的人,但是這次回去,已然白髮陡增、背也有些佝僂,生活似乎也有些不易,有些小難受。對於所有這些,唯一可說的大概就是歲月真的不饒人。

三、美食

相信很多地方都有春節做美食的習慣,在筆者的家鄉,過年的時候會炒很多花生、瓜子;炸糰子,小號“獅子頭”,但是風味完全不一樣,軟糯鮮香,口感甚好,非常好吃;蒸饅頭、長髮(也叫“卷子”或者餅,一種長條形的麵食,沒有餡料,過年圖吉利,因此叫長髮),除此之外,還會準備很多其他的食物,只是代表性沒有上面這些強。

筆者曾經想過為什麼過節的時候會準備這麼多好吃的,大概主要原因是過去經濟條件不好,在最重要的節日多準備一點,一方面,顯示節日的隆重,另一方面,也為生活的不易增加一點色彩和期盼。

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切似乎慢慢被打破,比如花生、瓜子很多時候都是買,而不是自己炒制;糰子也是買了原料,直接給別人加工,家裡自然就少了很多炸糰子帶來的煙火氣和香味;饅頭和長髮也沒能逃過託人加工的命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家透過別人加工,以前一家人做饅頭、蒸長髮的熱鬧場景,一樣淪為只能回憶的事情之一。

四、鞭炮和煙花

以前,每年除夕,天還沒黑,到處都會響起鞭炮聲,各種型號的煙花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這樣的場景往往會持續很多天,相信這就是大多人內心中的那個“年”。這幾年,隨著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逐步推行,這次回家過年的“年味”似乎一下子淡了特別多。即便除夕晚上,煙花和爆竹也少了很多,其他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出於環保,還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其實在政策出臺之前,可以再結合實際多研究一下,是否有更具人性化的方案。煙花炮竹的汙染到底有多大,安全方面是否可以透過其他替代控制措施進行處理?筆者以為都可以探討。

其實,就像即食食品,失去了廚房的煙火氣,其本身自然也就失去了食物本身的靈魂,而少了鞭炮和煙花的年也是一樣,失去了靈魂的年,個種滋味當然不用言語。

筆者今天返回上海,發現上海外環外的煙花其實還是蠻熱鬧的,熱鬧程度遠超我的家鄉……

五、家鄉的面貌

近些年來,老家在基建方面的投入肯定不算少,新的小區、商業區和道路等慢慢朝縣城四周鋪展開來,有些地方,即使是筆者,也會覺得很陌生,開導航是必要的操作之一。而所有這些變化,自然會影響了家鄉很多人的生活。有時候跟家裡人聊天的時候都會談起,哪個地方要開始拆遷了、哪戶人家得了多少房子和現金。在筆者看來,這些變化是國內這些年發展的普遍現象,社會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作為經濟大省江蘇的一個縣,自然也不會例外。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於,我們那經濟活躍的區域,還是老的城區,最起碼從筆者初中的時候就是如此,不知道各位的家鄉是否也是這樣。個種原因就不去分析了,可能很複雜,當然更可能很簡單。

人到中年,年味變淡,自然會有些許不適應,但是,作為他鄉遊子,依然希望魂牽夢繞的故鄉,透過政府或者民間機構的引導,使得年味能夠更濃一些,故鄉也會讓我們這樣的群體有更多的牽掛。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2-05

相關文章

比鋼硬100億倍,宇宙中的“最硬”物質!此“硬菜”來自中子星

比鋼硬100億倍,宇宙中的“最硬”物質!此“硬菜”來自中子星
前言 "堅如磐石.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牢不可破--"如果說到這些詞語,你首先會想到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身邊的堅硬物體,比如岩石.鋼鐵.合金.鑽石等等. 確實,這些物體都非常的 ...

聚焦 | 每人650萬!“中國版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聚焦 | 每人650萬!“中國版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2021 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來源:未來科學大獎官網 9月12日,一年一度的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公佈最新一屆獲獎名單.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裴偉士獲得"生命科學獎":上海交通大學.中 ...

每日一問60:為什麼鐵在宇宙中是很多元素的聚變或裂變的產物?

每日一問60:為什麼鐵在宇宙中是很多元素的聚變或裂變的產物?
要解釋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原子核的比結合能曲線: 結合能指的是自由的質子和中子結合形成原子核時放出的能量,而比結合能指的是原子核中每個核子的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所以,比結合能小的輕核 ...

黃金是人類的財富,但它卻不來自於地球

黃金是人類的財富,但它卻不來自於地球
你知道嗎?黃金並非地球產物,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黃金其實全部來自宇宙.黃金的擁有量一直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物質財富的標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佩戴黃金首飾便是生活中的一種時髦. ...

談“核”不必色變,帶你正確認識身邊的輻射

談“核”不必色變,帶你正確認識身邊的輻射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瞭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要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 ...

現代宇宙學和量子力學理論研究的偏差在哪裡

現代宇宙學和量子力學理論研究的偏差在哪裡
自然科學依據還原思維和試驗手段,已經把宇宙的物質細節研究的清清楚楚,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績有目共睹,就不談了.但是事實上越來越清楚,自然科學已經遇到了瓶頸,怎樣突破?依據自然科學的思維,短時間恐怕很難 ...

宇宙的構成是物質還是反物質的?一起來看看吧

宇宙的構成是物質還是反物質的?一起來看看吧
反物質的發現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線索 來自中微子的新證據指向了一種關於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組成的理論. 在宇宙開端,世界上存在著物質和反物質,後來只剩下物質了.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是物理學中具有 ...

百歲楊振寧反對超大型對撞機,認為要花200億美元,為啥這麼貴?

百歲楊振寧反對超大型對撞機,認為要花200億美元,為啥這麼貴?
楊振寧100歲了!2021年9月23日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的百歲誕辰,他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發表了演講.楊振寧對現代物理學作出了非常突出的 ...

持續了近50億年,太陽用啥燃料燃燒?會有燃燒耗盡的一天嗎?

持續了近50億年,太陽用啥燃料燃燒?會有燃燒耗盡的一天嗎?
前言 太陽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來源,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默默提供著自己的溫度和光亮,似乎永遠都散發著一股巨大的能量. 在整個人類歷史的文明長河中,太陽在文化上既是一種崇拜也是信仰,同時在實用性價值上也 ...

“完美流體”新掃描技術:讓我們更接近於瞭解我們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完美流體”新掃描技術:讓我們更接近於瞭解我們宇宙是如何開始的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們報告瞭解決一個宇宙難題的新線索:夸克膠子等離子體--自然界的完美流體--如何演變成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幾百萬分之一秒,早期宇宙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新狀態:一種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

宇稱為什麼不守恆?

宇稱為什麼不守恆?
宇稱不守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物理現象,它使得諸多物理概念和數學理論建立深刻的聯絡,不同的物理思想與理論也在這種物理現象中被連成了一個整體.筆者將在本文中闡述一種理解宇稱不守恆的相對簡單易懂的方法,並闡述 ...

維度的入口

維度的入口
現代人多數是西方科學傳統的產物,這點遠超過我們所想承認的.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許多自我定義都基於物理學家用來描述物質的相同科學模型.西方科學方式是找到數理與實證之間的一致性,這使得科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上成為 ...

不可思議的大爆炸!一秒內宇宙發生了什麼?

不可思議的大爆炸!一秒內宇宙發生了什麼?
宇宙的起源是什麼?可能自從人類出現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令人好奇,並促使我們不斷的探索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在思考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爆炸理論首次提出後,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 ...

所有放射性物質都需用鎢合金等遮蔽材料包裹起來嗎?
作為當前遮蔽放射性物質的主要材料,鎢合金因有較高的比重.較強的放射線阻隔能力.耐腐蝕.抗氧化.無毒.無放射性等特點,而廣泛應用於醫療.航空.航天和核工業等領域中.據中鎢線上瞭解,鎢基合金雖然有較好的遮 ...

讀它!解答你對萬物由來的各種好奇
來源:科技日報 字裡行間 對於萬物起源,我們並非全然無知,譬如過目難忘的那張圖表--將138億年的宇宙歷史濃縮成1年,大爆炸發生在1月1日凌晨0點,待到12月31日的最後8分鐘,現代人類方才出現--可 ...

著名物理學家緣何被禁止進入實驗室?

著名物理學家緣何被禁止進入實驗室?
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是以著名的物理學家來命名的著名的非物理學現象--泡利效應. 雖然聽著"泡利效應"似乎有點物理學的味道,但是這個效應本身,不能說與物理學不太相關,可以說是毫無瓜葛. ...

近期科研成果選編(第19期)

近期科研成果選編(第19期)
跟蹤科研成果,掌握最新動態! 1 行動網路取得關鍵技術進展 作為人類行動通訊的普適技術,蜂窩網路正經歷從傳統2G/3G/4G到高速5G/6G的關鍵進化,為超高畫質影片直播.增強/虛擬現實.實時人工智慧 ...

​研究人員用新的新技術,揭示了矽晶體從未被認識的特性

​研究人員用新的新技術,揭示了矽晶體從未被認識的特性
一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突破性的新技術揭示了以前從未重視過的矽晶體的特性,並發現了關於亞原子粒子和長期以來理論上的第五種力的新資訊.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合作,使用一項開創性的新 ...

霧裡看花之晶彩視界——白內障的病因及預防

霧裡看花之晶彩視界——白內障的病因及預防
我們眼睛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晶狀體,它是具有彈性的雙凸透明體,相當於19D的凸透鏡,由懸韌帶掛於虹膜後的玻璃體窩內,具有獨特的屈光通透和折射功能,可濾過部分紫外線,對視網膜有保護作用,並參與眼的調 ...

揭秘:原子到底有多小?原子內部又有什麼?

揭秘:原子到底有多小?原子內部又有什麼?
你能想到的最小的東西是什麼? 一分錢還是一個紐扣? 它們的高度約為半釐米. 相比之下,一米中有100釐米. 再看小一點的,一粒鹽. 這大約是0.3毫米. 一米有1000毫米. 還有更小的. 細菌只有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