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01月30日訊
在十二強賽中國隊0-2不敵日本隊後,日本媒體紛紛開始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日本記者加藤究在《Football zone》上撰文稱,中國足球現在的窘境是因為足球在中國沒有普適性,並且都是被動接受足球訓練,缺乏主動思考。
中國男足現在的樣子讓人想起了過去的日本體育界
只有在少數幾個專案上,日本才可以輕鬆地擊敗中國。當然了,中國在體育運動上也有明顯的短板,比如像跳臺滑雪,但就熱情而言,足球可能是中國最為薄弱的運動。
曾經帶領清水鼓動贏得天皇杯的前南教頭 茲德拉夫科-澤蒙諾維奇,在幾年前為大約30名中國教練做了一次講座。講座主題為:“為什麼日本足球有如此大的發展?”圍繞著這個話題,澤蒙諾維奇講了足足三個多小時,遠遠超過了計劃中的45分鐘,而且在講座上不斷有人提出新的問題。
講座中,澤穆諾維奇對這些中國教練員們說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花了那麼多錢來購入世界知名球員,讓中超聯賽變得更加具有看點。但問題在於,當這些球員離開中國時,卻什麼都沒有留下。”
這正是中國男足的現狀。歸化的巴西球員已經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國家,只有阿蘭在對陣日本的比賽中出場。前任主教練李鐵宣佈辭職,新任主教練李霄鵬上任後壓力確實很大,但他在日本賽後的言論讓人痛心:“我對這次失敗負有責任,感到非常抱歉。我想在剩下的比賽中付出200%的努力和準備。”
李霄鵬言論背後的態度,彷彿是要用“精神”來跨越自己所處的困境,不禁讓人想起了過去的日本體育界。
中國對於體育的方針是指向有天賦的人的精英教育,很少有透過增加某項運動愛好者數量來傳播體育這一概念。他們的第一步往往是找到有身體天賦的球員,然後教他們踢球。當然了,對於訓練量的反覆強調這一點與日本其實是類似的。
但是,基於長時間反覆練習的精英教育這一方式,在其他運動中可能是有效的,但在足球中卻難以前行。在足球這項競技運動中,需要在青少年時期讓孩子們盡情玩耍,以便培養出獨立思考和做決策的能力。在小時候的“遊戲時間”中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力,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動作這一過程則培養了孩子們的判斷力、戰術意識和大局觀。
自主選擇訓練內容所帶來的效果,比被要求做什麼要好上兩三倍
在J聯賽創立之前,日本足球明顯落後於中國足球,在1987年的漢城奧運會男足東亞區預選賽中,日本隊靠著頑強的防守一球小勝中國,但在第二回合的主場比賽中以0-2告負最終無緣奧運金。然而,隨著職業化時代的到來,馬裡烏斯-約翰-奧夫特率領的日本隊在1992年戴拿斯杯上擊敗了中國隊,從此實力逐漸趕上、反超,差距不斷拉大。
長時間的壓迫式訓練也是日本業餘隊伍中的常態。如果從早上開始訓練,並在足球比賽中度過一天的球隊最終贏得了高中冠軍的話,那麼很多球隊都會紛紛效仿。這對球員們來說是一場長期的修行,為了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結束的訓練,他們必須學會分配體能。明明踢球的原因是熱愛足球這項運動,訓練進入到休息時間時,球員們就會高興地大喊。
然而,以學生為中心為理念的堀越高中(譯者注:東京一所高中,今年高中足球聯賽打進了全國大賽階段)的一名畢業生卻這樣告訴了我們:“在這高中三年裡,我們經歷了很多開心的事。所以當高中足球聯賽中失利時,我會很難過,因為它預示著自己的高中生涯已經結束。”
當被問及在高中足球部的三年中最享受的是什麼時,他回答道:“每天都在練習。”
在堀越高中,每個人都會思考自己的課題,讓他們自己選擇訓練內容,然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訓練。這個時候,“享受”這個詞可以轉換成為“充實”。
擁有多所高中足球隊執教經歷的畑喜美夫,在他擔任廣島縣觀音高中足球隊的主教練時,設計了這種自下而上、以球員為中心的訓練方式。對此他是這樣說的:“球員們知道他們自己需要做什麼才能讓自己從訓練中獲得最大收益。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並對此努力進行訓練時,會比別人告訴你要做的事情多出兩到三倍的進步。”
雖然這種想法在日本仍然是少數,但我認為這是中國足球界缺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