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中,曾發生過很多關於華夏兒女英勇抗戰的傳奇故事,他們或堅強、或機智、或勇武、或無畏,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943年,在“常德戰役”前夕,一位新四軍女偵察員曾單身闖虎穴,在日軍炮樓裡和日寇談笑風生,其談吐、儀貌和高雅的風度不僅折服了日寇,還在身後暴露後,讓日軍少尉恭送其安然離開,堪稱傳奇!
女子雖弱,其貌悅人;女子雖柔,其德陶人。
哪怕是窮兇極惡的日寇,在這樣優雅、脫俗、美麗的女子面前也自慚形穢,生不出絲毫邪念,實在令人神往。
1943年秋,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日本侵華派遣軍決定在秋季發動常德作戰和廣德作戰,以策應太平洋和印緬戰場。為此,日軍擬派遣7個師團共10萬人進攻常德。
大戰在即,風起雲湧,圍繞“常德戰役”的情報戰率先打響。
1943年10月初,江陵縣的資福寺日軍據點,時任日陸軍步兵104聯隊第三中隊資福寺警備隊隊長的千田薰少尉,聽說街上來了一位年輕的中國女子,沒有通行證,還到處打聽日軍據點的訊息。
千田薰接到訊息後,心中狐疑不定:對方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刺探”情報,按理來說,不應該是經驗豐富的偵察員吧?
但不管怎麼說,對方的行為太可疑了,必須抓起來審訊。
於是,千田薰派出手下船頭正治4人,去抓捕這個女子。
可是,當船頭正治帶人走出炮樓據點的時候,卻遇到漢奸郭家順一路小跑著過來,討好地彙報千田薰:“太君,湖上來了一個女子,十分漂亮,舉止典雅,似乎是個‘高貴的婦人’,她想要見您!”
千田薰一愣,這個女子到底是何來歷,竟然不怕日軍?
當時,資福寺據點周圍雖然有200多戶中國百姓,但家中的年輕女子卻都不敢出門的。就連千田薰也知道日軍惡名在外,現在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女子主動來據點拜見,這和羊入虎口有什麼區別?
因此,千田薰抱著一種微妙的心情,答應了接見這個中國女子。
船頭正治是千田薰的心腹,很快帶著幾個日本士兵來到郭家順的家中,他只看了那個中國女子一眼,拔腿就跑。
“是個...是個很漂亮的女子!”上氣不接下氣的船頭正治跑回了炮樓,對著千田薰興高采烈地彙報著,炮樓裡的幾十個日寇都驚動了,紛紛湧出來,圍在門口張望。
然後,千田薰就看到了一幕讓他幾十年後仍念念不忘的美麗畫卷。
很多年後,千田薰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此前,千田薰還以為這個到處打聽的女子是中國軍隊的偵察員,甚至,他心中還有一些不良的念頭,可現在,他感到自己內心所有的念頭一掃而光,甚至生出自慚形穢的感覺!
站在千田薰身邊的船頭正治,分明聽到他在喃喃自語:“這真是一個貴品的女子!”而說這句話的時候,千田薰還小心翼翼地抿起嘴唇,生怕露出前齒的金牙。
60年後,薩蘇在日本神戶巧遇到了船頭正治,並從他口中得知了更多的細節。
千田問道:“看來您不像此地的人啊,找我有事嗎?請通報一下姓名。”
那女子回答說:“我叫祝玲瑛,今年23歲,住在郝穴東邊的熊家河。因為我丈夫去世,來這裡找他的親戚,卻沒能找到,隊長可以協助否?”
雙方對談了幾句,上等兵田中在中間做翻譯。
千田薰雖然問了一些問題,但明顯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手足無措。
可很快,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讓士兵端來果汁飲料,對祝玲瑛說:“走了很遠的路,辛苦了,在這裡吃頓便飯可好?”
“多謝,那就給您添麻煩了。”祝玲瑛很大方地喝了飲料,鎮定自若地回答。
然後,千田薰躬身引路,把祝玲瑛讓進了炮樓。
身後,日本士兵逡巡著不敢跟著進去。不過,他們仍擠在炮樓前,七嘴八舌地議論、感嘆那個中國女子的美麗、優雅和高貴。
在炮樓裡,首先接待祝玲瑛的是日軍反諜人員。
此人名叫仲須,他和翻譯官田中仔細詢問了祝玲瑛的家庭情況、來此的目的以及為何來據點的原因。
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反覆盤問、取證後,仲須確認這個女子出自中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她的相貌、氣質和禮儀都無懈可擊,甚至超過很多日本貴族之後。
所以,當仲須向千田薰彙報調查結果後,千田薰迫不及待地張羅酒席,盛情款待祝玲瑛。
據船頭正治回憶,那一餐不僅有各種蔬菜、水果、飲料,甚至還有幾瓶珍貴的啤酒。要知道,這些啤酒連千田薰自己都不會輕易喝的。
陪同祝玲瑛的,有漢奸郭家順、翻譯田中和軍曹仲須,千田薰坐在主位。
《常德作戰》一書的作者是森金千秋,據他回憶,千田薰在晚年的時候曾向他口述為何招待規格如此之高:“這可是和真正高貴的女性在一起吃飯啊,就算是師團長,也不容易有這樣相談的機會啊!”
在仲須的眼裡,祝玲瑛不僅舉止優雅、禮儀到位,而且全身散發出一種令人時刻相親近卻不敢褻瀆的魅力,就像是一種聖潔的力量在她身上蔓延。
但是,千田薰並沒有打消疑慮。
以他的直覺判斷,這個中國女子穿著這樣的服裝出現在這裡,實在太不尋常了,一定懷有某種隱蔽的目的。甚至,他心頭一直盤旋著一種這個女子就是中國軍隊間諜的念頭,並一度為之悵惘。
“在這樣從天而降的貴女面前,我覺得做那些事(抓捕、刑訊)都不適當,但是,決不能就讓她這樣走了。”
所以,千田薰在飯後向祝玲瑛再次發出邀請,請她在郭家順家中留宿一夜。
千田薰這樣做出於兩種判斷:
如果對方真是間諜,在回答這個邀請時一定會神情異常,畢竟,這裡是日軍的炮樓,還有經驗豐富的反諜人員。
如果對方答應下來,以間諜人員的生活習慣來判斷,她次日睡醒後肯定精神不佳。
一旦出現上述兩種情況,千田薰就有足夠的理由抓捕她,並對她進行嚴格審訊。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祝玲瑛不僅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千田薰的邀請,還再次懇請千田薰幫助她找一找丈夫家的親戚,並提出給予一定的酬勞。
船頭正治一直在炮樓下面傾耳細聽,樓上不時傳來的笑聲,讓他充滿了嚮往。
那頓晚飯吃到晚上9點多,賓主雙方都表現得自然、大方、有禮節。最後,船頭正治奉命帶著4個日軍護送祝玲瑛回到郭家順的家中。
在回來的路上,船頭正治和幾個日軍都感慨從沒見過如此優雅、美麗的中國女性,並再次確認她一定出身於中國的某個貴族(傳承百年的官宦之後)家庭。
次日一早,千田薰便帶著船頭正治趕到郭家順的家中。
讓他驚訝的是,祝玲瑛早已起床,且精神飽滿,在晨曦中顯得“麗若朝霞,不容褻瀆”。
千田薰第一時間否認了祝玲瑛的國軍間諜身份,但他開始懷疑她是新四軍的偵察人員,並且,在早飯之後的握手告別時,確認了她的身份。
此時的荊沙地區,正是國軍和日軍交錯防守之地。
按照千田薰的反諜經驗,如果對方是國軍間諜,必然不會如此從容,更不可能在被強留、且換了環境後還能休息得如此之好。
儘管如此,千田薰仍沒有暴露出心頭的震撼,而是在郭家和祝玲瑛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
在用餐期間,千田薰遺憾地說自己沒能完成祝玲瑛的囑託,十分抱歉。
祝玲瑛卻十分感謝他的盛情款待,並告知她已經託郭家順的妻子找到了那家親戚。而在早餐之後,她就要出發尋親去了。
千田薰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地注視著祝玲瑛的眼睛。
在那雙黑若深潭的眼睛中,千田薰沒有看到一絲波動,更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閃躲、恐懼。反諜經驗豐富的千田薰認為對方沒有撒謊,也許撒了謊,但自己根本就判斷不出來。
再也沒有藉口挽留對方了,千田薰覺得很遺憾,但又有一絲慶幸。
在跟祝玲瑛告別的時候,千田薰故意伸出手來,和她握手告別。觸控到對方手掌上繭子的剎那,千田薰心頭巨震:對方一定經常摸槍!
至此,千田薰基本可以確定對方就是新四軍的偵察人員!
可是,在短暫的沉默了十幾秒後,千田薰鬆開了手,意味深長地說:“祝女士,祝你前途平安,好運常在!”
千田薰確認對方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但他卻沒有點破祝玲瑛的身份!
據千田薰在《常德作戰》中回憶,他之所以沒有點破對方,是因為他覺得“逮捕這樣一位高貴、美麗的女性,是一種卑劣的行為!”
祝玲瑛什麼都沒說,微微一笑,向給她送行的日寇、郭家順夫婦揮手告別,飄然而去。
對於祝玲瑛的身份,《常德作戰》一書的作者森金千秋最後做了確認:
她就是新四軍第5師李先念師長麾下所屬社會局的女局長舒賽!
舒賽,1917年出生於四川,其父祝甘亭乃是辛亥革命首義功臣,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
優越的家庭環境、天府之國的水土,把舒賽養育成一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絕色美人。在她21歲那年,舒賽加入了革命,並很快因堅強的立場、昂揚的鬥志和卓越的鬥爭智慧,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為了鬥爭需要,原名祝振容的她,先後化名祝成龍、王藕、舒賽,在漫長的歲月中和敵人展開艱苦卓絕的鬥爭。
組織宣傳、鋤奸殺敵、甚至多次深入虎穴打擊日寇,這位女英雄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曾多次現身,是人們口中的抗戰傳奇女性!
1943年2月,日軍佔領江陵縣,建立了資福寺據點。
同年5月,時任雲夢縣抗日政府社會局局長的舒賽調到江陵縣,配合新四軍第5師對該地區的日寇展開偵察活動。
而舒賽化名祝玲瑛“單身闖日軍炮樓”的事蹟,就發生在同年10月。
為何如此確定祝玲瑛就是舒賽呢?
那是因為,1943年12月中旬日寇在常德戰役中潰敗,資福寺據點被日軍交給偽軍駐守。而時隔10多天後,舒賽化妝城日軍進入該據點,俘虜了兩個班的偽軍!
是的,舒賽會日語,而且掌握得十分熟練!
這也是她單身闖日寇炮樓時的底牌之一。因此,千田薰、仲須等人的日語對話,她都瞭如指掌,並能相應地隨機應變。
值得一提的是,船頭正治在晚年曾遇到千田薰,向他詢問為何要放走舒賽。
千田薰的回答讓船頭正治深有同感:“她的神采讓人不敢直視,抓捕這樣美麗、優雅的女性,是一種罪惡!”
能讓窮兇極惡的日寇都對其風采折服,由此可見,舒賽的女性之美,多麼有魅力。
堅毅勇敢是一種性情之美,優雅高貴是一種儀貌之美,舒賽用她的儀貌談吐折服日寇,這種智慧之美,至今令人神往。
抗日戰爭,即是一場國力民心的戰爭,也是一場文明與野蠻之間的戰爭。嫻熟地運用我之所長,攻敵之所短,不正是中華文明傳統智慧的一種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