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9日,俄羅斯莫斯科都要舉行一場特殊的遊行活動。
在當天,俄羅斯紅場閱兵儀式過後,紅場上會出現一群民眾,他們許多都是自發地從俄羅斯各地而來,一個個高舉著父輩的照片,同時高聲朗誦詩歌,有的人還會大聲歌唱前蘇聯時候的戰歌。
此時周圍還有正在列隊計程車兵們,遊行的民眾也一點都不會避讓,反而是士兵會為這群民眾“騰地方”。
而在這群民眾之中,俄羅斯總統普京赫然在列。他高舉著父親的遺像,走在遊行民眾之中,就像是一個普通人一樣。
而這已經不是普京第一次堅持這麼幹了。他為何這麼做?這場遊行又有何深意呢?
一、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
普京所參與的這場遊行,是俄羅斯每一年閱兵後的一個傳統紀念活動,名為“不朽軍團”紀念活動。
要論活動的深意,則要從這個特殊的“五月九日”說起。
五月九日是俄羅斯一年一次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在1942年的這一天德國政府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結束了將近一年的衛國戰爭,蘇聯獲得了二戰的勝利。
這場衛國戰爭是蘇聯抗擊德國入侵的反侵略戰爭,是一場反法西斯的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爭。
德國的投降不僅意味著這一次戰爭的勝利,也意味著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告終。
戰爭勝利之後,蘇聯將這一日定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並且會以舉行大型的閱兵活動等形式來紀念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急切地想要擺脫那段歷史,部分在蘇聯時期的舊習俗也隨之被革除,包括紀念日這天的閱兵活動。
2000年,普京執政以來,俄羅斯發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民眾也不再對蘇聯傳統閉口不談。
在普京上臺以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的閱兵傳統重新歸來,在這一日,俄羅斯必定會舉行大型的閱兵活動來紀念曾經的這場抗擊侵略戰爭。
雖然衛國戰爭是發生在蘇聯時期的,但是這場戰爭仍然是靠著士兵的英勇無畏,靠著對正義的堅信和對國家的忠心才贏下的。
面對德軍的先進兵器,蘇聯士兵不退縮、不妥協,頑強抗爭到了最後一刻,守護國家、守護人民。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蘇聯解體了,但是當初抗爭敵軍計程車兵精神並不會消散,對正義的執著也不會消散,因此,在這一日,俄羅斯依然會舉行紅場閱兵活動,既是要展現如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是要紀念當初將侵略者趕出國土、堅守國家和人民計程車兵精神。
而且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雖然對於蘇聯的一些事情,情感都十分複雜、甚至有些偏負面,但是對於衛國戰爭這場慘烈的抗擊侵略戰爭,大多數人都有極其特殊的感情。
據統計,二戰時,蘇聯總人口僅僅有1.9億,但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卻達到了2700餘萬人之多,超過70%的俄羅斯人都曾有家屬在衛國戰爭中犧牲。
因此除了首都外,俄羅斯各地還會組織其他的紀念活動。俄羅斯人紛紛參與其中,在這一日寄託自己對親人的哀思、對戰爭的痛恨。
而在俄羅斯閱兵式後,還會有一個特殊的“老兵方陣”。方陣由二戰期間參戰人員家屬、後代,多國前國際兒童院的學員及其後代組成,這個方陣名為“不朽軍團”。
普京所參加的“不朽軍團”紀念活動就是與方陣一同遊行,民眾們高舉自己的家人或者親屬的照片,紀念在衛國戰爭期間做過貢獻的老兵們。
這場遊行的人數眾多,在2019年,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4週年之時,遊行人數已經超過了50萬人。
而到了2021年,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6週年之時,即便受到疫情影響,這場遊行仍然以網上連線的形式舉行。甚至就連北京,都有約400名中俄各界人士在北京展覽館參加了“不朽軍團”的遊行活動。
可見對於俄羅斯人而言,“不朽軍團”的特殊意義。
也許曾經的年歲已經過去,但是那些犧牲和流血是不能過去的,對於那些為保家衛國而犧牲生命了的家庭來說,這種犧牲是不會因為時光過去而被抹平。
那些士兵為了國家的安危而付出生命,這一天,就是緬懷他們的日子。
二、既是士兵也是父親,既是總統也是兒子
普京的父親也曾參加過衛國戰爭,他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感染和教育,對衛國戰爭有著自己的理解。
普京父親1911年出生於圖爾金沃村,他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夫,也沒想過打仗。每日生活只要種好自己的土地,管好自己的肚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但是戰爭的到來卻打亂了他的平靜生活。
二戰之後,德國的鐵騎踏入蘇聯境內。面對敵人的入侵,普京父親的一腔熱血翻湧,他毅然決然加入了部隊,成為了潛艇部隊的一員。
也因此,普京高舉的父親遺像是他身穿潛艇部隊服裝的樣子,代表他曾身為潛艇兵的身份。
普京父親作為潛艇兵兢兢業業,同時他也被部隊的上司挖掘,沒多久就被調入了特種部隊之中。
在特殊部隊中,普京父親在後方從事破壞工作。那時候德軍已經佔領了蘇聯許多重要城市,戰爭進行得異常艱難。
1941年8月,一場意想不到的伏擊突然出現在特種部隊周圍。
普京父親的部隊裡出現了叛徒,因為叛徒的洩密,導致部隊所在的村莊被德軍埋伏。在深夜之中,敵方大批人馬突然襲擊這支僅有50人的部隊,並將其團團包圍。
50個士兵在敵人重火力的攻擊之下,最後僅剩4人,普京父親作為倖存士兵之一,他忘不掉那些犧牲在戰場的戰友。
普京也無數次感慨,父親能夠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是一場奇蹟。
之後,普京父親還沒休整多久,就立即上了前線。他懷揣著悲憤之情,成為了步兵隊伍的一員,與敵軍持續作戰。
1941年11月,涅瓦河戰役爆發。普京父親匍匐在寒風之中,與戰士們一同突破了德軍的封鎖線。
他們的背後是家園,他們的前方是侵略者。
在刺骨凜冽的寒風之中,沒有人後退,只有一個個被活活凍死在戰場的英勇之軀。
面對敵人的機槍彈藥,他們也硬生生靠著手榴彈,撕破敵人的防禦,炸開了一道口子。
在這場戰役之中,普京父親被彈片炸到腹部,身受重傷。在部隊撤退之時,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戰場上,無力跟隨大部隊撤退。
危難之際,幸好戰友及時地把他背了回來,撤退後方,得到醫院的救治。
普京的父親在戰場上一次次地衝鋒,為了國家和人民,絕不後退。他的這種硬漢作風,強烈的家國情懷也深深影響了普京,在他一生之中刻下印記。
雖然普京父親在戰場上生還,但是涅瓦河戰役之中普京的外婆卻犧牲。
在敵軍鐵騎步步緊逼之下,圖爾金沃村也遭到了攻擊。
為了抗擊德軍,普京外婆毅然決然加入了民兵隊,保衛自己的村莊。在與德軍周旋、為蘇聯士兵傳遞情報的過程中,普京的外婆犧牲了。
對於普京來說,這場衛國戰爭既是國家曾經的歷史,無數士兵民眾犧牲在戰場上,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史詩。也是家人遭受的一次磨難,是父親衛國付出的見證,是外婆命喪戰場的悲傷。
在五月九日這一天,普京高舉起來父親遺像,他與身邊民眾凝聚在一起,懷念著自己的家人。也在這一天,他作為總統,在懷念那些為國為民付出的英雄。
這一天的普京既是兒子,也是總統。對於普京來說,他高舉的父親遺像,既是他作為兒子紀念自己的父親,更是作為總統貫徹自己對於國家的熱愛,對於那些為國家奉獻一切的人的尊敬。
三、老兵訴求的“不朽軍團”紀念活動
“不朽軍團”紀念活動聲勢浩大、參與人數眾多、且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有名。
因為普京作為總統特別關注這項活動,俄羅斯政府也對此活動予以大力支援,許多人甚至以為這是一場由官方發起的、組織的活動形式。
但是實際上,這項活動最早源自於老兵的訴求,它只是一場民間的小型紀念儀式。
在最開始甚至沒有多少人關注。
在蘇聯時期,五月九日這一天雖然會有紀念活動,但是並不成規模。並沒有如今被全世界都知曉的“不朽軍團”之名。
當時許多幸存老兵都會自發地聚到紅場,用他們的行動來悼念曾經的戰友,紀念艱難取得的和平。
這些老兵聚在一起,也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引起人們關注,讓大家把目光放到從戰場上倖存下來計程車兵身上。
這些士兵的生存現狀十分艱難,他們為了勝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卻因為倖存而遭受忽視,一個個飽受傷痛折磨,而又難以適應這個社會。
此為,還有許多士兵在戰場上失蹤,至今也沒有找到。
老兵們自發舉行了紀念活動,從蘇聯開始到俄羅斯時期,以這種方式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但是伴隨著世間的流逝,老兵的生命也慢慢走到盡頭。曾經的參戰老兵雖然在戰場上活了下來,卻難以抗擊世間的力量,在時間和病痛中,慢慢去世。
最後,那群自發來此紀念的老兵們,只剩下了最後一個人。他也老了,作為老兵,他的心未涼,但是作為老人,他行動已經十分艱難,只能孤獨一人坐在長椅上開始他一個人的紀念活動。
這名老兵的行為感染了許多人,俄羅斯民眾紛紛參與進他的懷念之中。他們手拿親屬的照片參與紀念,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這也就是最早的“不朽軍團”紀念活動。
2010年,五月九日的莫斯科聚集了五千人遊行,此次遊行的人數之多、影響之大開創了老兵遊行的先例。並且,這也是第一次老兵遊行有了官方的名字,官方以“勝利的英雄,我們的曾祖和祖父們”來稱呼此次遊行。
五千人高舉先輩遺像,展開紀念活動。
2012年,謝爾蓋·拉片科夫把曾經老兵們所起的“不朽軍團”一名,徹底引用到遊行活動之中,建立了一個俄羅斯社會組織。
“不朽軍團”的活動也漸漸有了制度和規章,他們不僅設立了組織架構,還創辦了網站,幫助尋著失蹤戰士,編寫老兵歷史。漸漸地,“不朽軍團”有了自己的象徵物,成為了國際性的組織。
但是在2015年之前,“不朽軍團”仍然是群眾性的、自發的社會活動。它們的規模雖然日漸宏大,也在國際間小有知名度,但是相比較於如今這般擁有國家支援的規模來說,仍然顯得十分侷促。
2015年,是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也是“不朽軍團”的轉折之年。
四、“這個人民正在為自己的歷史和傳統而驕傲自豪”
2015年,普京第一次參與到“不朽軍團”大遊行之中,他第一次高舉自己父親遺像在民眾之中紀念衛國戰爭。
普京總統的公開支援,不僅為“不朽軍團”吸引了大量的注意,也讓其成為具有官方支援的、強大的全國性運動,並且進一步變成了俄羅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標誌。
此後,普京甚至將“不朽軍團”活動的主旨與閱兵活動相結合,並在俄羅斯官方設定專門的網站,幫助尋找那些失蹤的蘇軍戰士。
2016年,普京甚至公開在官方工作會議上,表示了對“不朽軍團”的支援。
他說:“在節日的那些日子裡,我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團結一致的人民,這個人民正在為自己的歷史和傳統而驕傲自豪。”
在普京和俄羅斯官方的支援下,“不朽軍團”迅猛發展,參與人數進一步擴大。
普京為什麼會支援這項運動?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父親曾是一名老兵,曾是衛國戰爭計程車兵之一。也是因為他由父親的身份聯想到了許多。
在2019年,普京曾經公開談及自己參與遊行的感受,他在高舉父親遺像走過廣場的時候,想到了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之後的閱兵活動。
在那個時候,像是他父親一樣的普通士兵,根本沒有辦法成為方陣中的一員,像是“不朽軍團”一樣走過廣場。
但是衛國戰爭的勝利跟這些普通士兵沒有關係嗎?
不是的,戰爭的勝利正是因為那些普通計程車兵,是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奪得的。
當普京自己高舉遺像走過廣場的時候,他想到,當初父親這樣的老兵做不到,普京自己才要代替父親來做,來證明父親完全有資格配得上這樣的做法。
普京和俄羅斯官方的行為,也是在物質和精神上貫徹“不朽軍團”的宗旨,實現那些老兵曾經的訴求。
在物質上,他們善待、尊重那些老兵,將他們成為新時期俄羅斯的楷模,樹立成愛國主義的標誌,並且也鼓勵俄羅斯人尊重士兵、尊重英雄。
在精神上,以此為中心,樹立俄羅斯的愛國主義教育。正如普京自己所說,“是一個團結一致的人民,這個人民正在為自己的歷史和傳統而驕傲自豪。”
“不朽軍團”不僅僅象徵著曾經的歷史,對老兵和衛國戰爭的尊敬,也象徵著對未來的一種方向引導。
在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參與其中的時候,他們就會在其中感受到人民團結在一起,大家為國家共同努力的自豪感。併為曾經國家戰勝的、打敗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這種引導,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
曾經對蘇聯的一些遺忘和摒棄,在對歷史的摸索和找尋之中,逐漸尋回。俄羅斯人為國家感到驕傲、為歷史感到驕傲、為自己身處其中感到驕傲。
以“不朽軍團”運動為核心,俄羅斯把老兵們的愛國精神變為俄羅斯發展需要的精神支柱,以精神力量為引導,把那些曾經因為蘇聯解體而漸漸分離的國家、人民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因為曾經所經歷的一切感到驕傲,因為現如今的行為而團結一心。
伴隨著團結一心,在這場對衛國戰爭的紀念活動和遊行中,一種對國家的愛和忠誠代代相傳,從曾經保家衛國的老兵傳承到其家屬後代,再成為全國的一種深刻力量。
普京總統高舉父親遺像走過廣場,他是作為千千萬萬的俄羅斯人之一,在尊重國家的歷史、尊重為國家奉獻計程車兵,也是作為父親的兒子,在替父親爭奪權利、爭奪資格,更是作為俄羅斯的總統,在樹立俄羅斯新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