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的西南方向,有一個試圖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國家,這就是印度。幾十年來,印度始終把我們視為其發展崛起路上最大的假想敵。在這種心態作祟下,印度經常在邊境挑起衝突,甚至還在1962年主動挑起戰爭。
當然,印度主動挑起的戰爭以慘敗告終。善戰的解放軍只不過投入了邊防部隊,就擊敗了不少印度的“精銳”部隊。
(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可是印度明顯沒有吸取慘敗的教訓,反而越來越得寸進尺,甚至認為今日的印度已不再是當年的印度,完全可以和解放軍一較高下。
在筆者看來,印度這是忽悠著忽悠著,把自己都忽悠得相信了,覺得自己行了。假如印度真的鬼迷心竅挑起戰爭,三個明顯的大劣勢將會讓中國完勝印度。
第一個大劣勢就是中國有專業的高原裝備和完善的後勤體系,而印度沒有。
印度號稱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山地部隊,然而這只不過是徒有其表。從實際的裝備情況來看,印度所謂的山地部隊,其實只是一群駐紮在高海拔地區的輕步兵部隊而已。比如說部隊要在山地作戰,各種專業的山地作戰裝備必不可少。
可是印軍的山地部隊別說什麼專業的山地作戰裝備,很多部隊連防寒裝備都不齊全。前年印軍非法越界,和我軍對峙的時候,印度自己缺少禦寒裝備,前線的印軍部隊的防寒大衣,是在對峙期間才緊急從美國購買存貨,費盡千辛萬苦送上去的。
在我軍的新聞報道里面可以看到,我軍戰士可以在執勤一線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這是因為我軍針對邊境的高原環境,特地研發專門的裝備,各種一體化的後勤保障車源源不斷地列裝到前線部隊手中。為了把熱飯菜運送到戰士們手中,我們還研發了運輸無人機進行運輸任務。
我們有專業的全地形突擊車“山貓”家族。“山貓”家族有幾十種不同的變形車,有輕便小巧,可以用直升機吊運的8X8突擊車;有全封閉,增強防護能力的運兵車,還有用來運輸傷員的傷員輸送車等等。
(“山貓”全地形突擊車)
反觀印度,他們就沒有這種專業的全地形突擊車,在高原山地崎嶇的地形,印軍所謂的山地部隊只能靠兩條腿行動,機動能力和有“山貓”全地形突擊車的我軍輕型旅天差地別。
除了後勤裝備以外,主戰裝備方面,印軍也難以和我軍相比。我軍最具代表性的高原特種主戰裝備,就是15式輕型坦克。
(15式輕坦)
很多人只看到了15式輕型坦克重量輕,火力猛。然而15式輕型坦克最大的優勢,是它的二級渦輪增壓發動機。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普通的柴油發動機來到高原作戰,都會出現大幅度的效能下降。
而有二級渦輪增壓的15式輕型坦克發動機,在高原裡同樣有著不俗的效能,讓15式輕型坦克在高原一樣能夠跑出高速度。這讓15式輕型坦克在高原面對印度的坦克時,有更強的機動能力,故障率也會少很多。
還有陸軍的直升機,我軍的直20和直8G都是強化了高原效能,是少有的升限達到6000米的直升機。這兩款直升機研發的過程中,如何強化在高原環境下的作戰效能,始終是研發的重點內容。
(直20)
輕武器方面也是如此,我們有世界上最輕的大口徑重機槍89式重機槍,比89式重機槍還要輕的新型重機槍也在測試當中。更輕的武器能減少戰士們的負重,在高原氧氣稀薄的環境下能更好地儲存戰士們的體力。
(89式重機槍)
除了在專業的高原裝備上,印度和中國差距巨大以外,在後勤體系建設上,印度也有著巨大的劣勢。
在前年對峙的高峰期,局勢越來越緊張的時候,中國僅僅是調動部分後勤運輸的力量,就在短短一個月內,將包括至少兩個重型合成旅的兩個集團軍的部隊,從內地運送到高原上,各種應對可能的衝突的物資也迅速到位。
(重灌部隊上高原)
而印度甚至連前線部隊的糧食補給,都花了幾個月時間,趕在11月大雪封山前才勉強運到前線部隊手裡,差點讓前線部隊要在冰天雪地裡捱上幾個月的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專業的裝備和後勤體系的印軍,在面對裝備精良,體系完善的我軍時候必然處於極大的劣勢。
第二個大劣勢就是中國強大的空中力量完勝印度。
現代戰爭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能不能順利奪取制空權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目前印度最先進的戰鬥機是剛剛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鬥機,其次是從俄羅斯購買的SU-30MKI戰鬥機。陣風戰鬥機屬於三代半戰鬥機,效能比較先進,但是規模小,印度一共只購買了36架陣風戰鬥機。
(陣風戰鬥機)
就算是印度空軍中最先進的陣風戰鬥機,因為機頭空間狹小,導致雷達效能不高,在空戰中的水平還不如我軍的殲10C戰鬥機。比起印度區區36架陣風戰鬥機,我軍的殲10C戰鬥機已經服役超過兩百架,而且還在以每年幾十架的速度不斷列裝部隊。
(殲10C戰鬥機)
更別說殲10C並不是我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在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中,殲10C的效能只能敬陪末座,在殲10C上面還有更加先進的殲20和殲16。試想想看,在印度空軍中最先進的陣風戰鬥機,來到中國空軍這邊只能排第四,這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以邊境附近的情況來說,印度在邊境前沿機場部署的大部分是效能更差的幻影2000和米格21,其中米格21還是60年代的二代機。中國方面部署情況是保密的,但是根據新聞報道,在西部戰區,至少有一個殲10C旅和殲16旅,三代半戰鬥機數量接近百架。
僅僅是一個殲16旅的戰鬥力,就幾乎相當於整個印度前線機場部署的所有戰鬥機的總和,甚至更高。殲16作為一款三代半重型戰鬥機,有著先進的航電,強大的掛載,是側衛戰鬥機家族的巔峰之作,幾乎可以說是四代機以下第一戰鬥機。
(殲16戰鬥機)
印度航空工業基礎薄弱,主力戰鬥機只能依靠外購。這使得SU-30MKI這種並不算先進的戰鬥機,都被印度空軍當成寶貝,部署在二線機場作為預備隊使用。而數量更稀少的陣風戰鬥機則發揮著救火隊員的作用,投入到戰場上最激烈的地方去。
諷刺的是,目前在中國發揮同樣作用的戰鬥機是殲20,效能對於陣風來說就是降維打擊。在2020年的對峙中,面對複雜的局勢,中國空軍在邊境部署了一個殲20雙機編隊。僅僅兩架殲20就對印度產生了巨大的威懾。
(殲20戰鬥機)
倘若和中國開戰,印度沒有任何能力阻擋殲20這種隱身戰鬥機。一個殲20雙機編隊可以輕鬆襲殺印度為數不多的預警機,進一步擴大中國空軍的優勢。殲20還可以利用隱身優勢,突破印度落後的防空網,為後續空中遮斷打擊開闢道路。
說到空中遮斷打擊,中國空軍強大的體系優勢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空中遮斷,就是空軍透過轟炸敵軍縱深目標,切斷敵軍前線和二線部隊的連通,削弱敵軍的作戰能力,達到支援前線部隊的效果。
要做到這一效果,空軍就必須要知道需要打擊的目標在哪裡,這就需要一個先進高效的偵察體系。發現了之後,還能夠迅速地把目標位置資訊傳輸給執行打擊任務的戰鬥機 。
中國有著強大的偵察體系,天上有高分衛星,空中有偵察無人機,地面有攜帶資訊化偵察裝置的偵察分隊。
(高分衛星)
僅僅在去年,中國就進行了55次航天發射,據說其中有十幾次是軍用偵察衛星的發射。而印度去年只有一次發射,還失敗了。雙方在天基偵察力量上的差距無可彌補。中國各種偵察無人機琳琅滿目,無偵7、無偵8等等,而印度同類型產品至今都停留在宣傳海報上。
中國還有先進的資料鏈系統,有戰場通訊機和各種無線電通訊車。高新系列特種機裡面,運8戰場通訊機是連線各個部隊的資訊節點,有效地保障了各種資訊的傳輸流通。
可以說,在空軍的情報支援體系這一方面上,中印之間的差距幾乎是有無之別。倘若發生戰爭,戰場局勢將會向中國單方面透明。
在中國強大的空中力量面前,印度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制空權,地面部隊也將完全暴露在中國空軍的火力打擊下,沒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
第三個大劣勢是中國有一支先進的遠洋艦隊,戰力遠超印度。
“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這是偉人的殷切期盼。
今天的中國已經擁有一支規模龐大,效能先進的艦隊。2018年,中國在南海舉行壯觀的海上閱兵,48艘軍艦組成的艦隊氣勢磅礴。
(2018海上閱兵)
然而這支規模龐大,戰鬥力比許多傳統海軍強國整個海軍還強大的艦隊,其中作為現代水面戰鬥艦主力的驅逐艦,也不過只有5艘052D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驅逐艦。
而今天,052D的服役數量已經超過20艘,成為當今世界上服役規模第二大的驅逐艦,而效能世界第一的055驅逐艦已經服役三艘。
(055驅逐艦)
055先進到什麼程度?前不久,作為現在世界第一海軍的美國公佈了他們的下一代驅逐艦,即DDGX計劃。這艘計劃在2028年服役的驅逐艦,紙面效能居然還不如2019年服役的055,055有多先進由此可見一斑。
至於印度海軍嘛,印度海軍現在最先進的加爾各答驅逐艦,其綜合性能甚至不如中國賣給巴基斯坦的054AP護衛艦。在防空,反艦,反潛三項指標中,054AP的防空和反潛遠比加爾各答要更好。反艦方面,054AP的反艦導彈要比加爾各答少一半(8枚CM302比16枚布拉莫斯)。
不過有意思的是,054A裝備了HQ16這種經典的中程防空導彈,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能夠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而加爾各答裝備的巴拉克8防空導彈,為了獲取更大的射程,導致其速度不高,面對普通的亞音速導彈還好,面對超音速導彈攔截效率就大打折扣。
也就是說,雖然054AP反艦導彈沒有加爾各答多,但是加爾各答發射的反艦導彈054AP都能攔截下來,而054AP發射的反艦導彈,加爾各答卻攔不下。
(加爾各答驅逐艦)
(054A護衛艦)
中國自用的054A並沒有裝備超音速反艦導彈,但這是因為054A在中國海軍當中並不是一線作戰艦艇,艦載反艦任務有052D和055上裝備的,效能達到世界第一的YJ18去完成。
中國現在裝備了30艘054A,新一批的054A已經陸續開始建造,而且已經下水了好幾條。而綜合性能還不如054A的加爾各答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三艘,後續艦建造到現在也還沒服役。
(新054A)
054A對比印度海軍都有如此大的優勢,其他艦船更不用說了。052D不管是數量還是效能都遠超加爾各答,055更是印度海軍望塵莫及的存在。
在最近幾批次的亞丁灣護航編隊中,經常出現兩艘052D和一艘903的組合。中國海軍也經常派出遠海訓練編隊前往印度洋進行遠海訓練。僅僅是這幾艘軍艦,對印度海軍來說就是不小的威脅。
一旦中印之間爆發戰爭,中國艦隊可以輕鬆擊敗不論是效能還是數量都遠遠落後的印度海軍,然後依託雙航母編隊,從海上向印度的縱深發起進攻,或者封鎖印度的海上貿易線。而失去制海權的印度對此毫無辦法。
從這三個大劣勢可以看出,印度完全不是中國的對手。表面上來看,這是雙方裝備技術水平的差距,實際上是雙方軍事指導思想水平的差距,更深層次來說是雙方綜合國力的差距。
中國人民不希望戰爭,但也不怕戰爭。倘若印度一意孤行,試圖用戰爭來實現“有聲有色的大國”的目標,其結局註定是以慘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