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德軍要求研製一種15噸級別的坦克,根據設計要求,MAN、亨舍爾、戴姆勒賓士、克虜伯、萊茵金屬都給出設計方案,經樣車比對,最終德軍採用戴姆勒賓士的37毫米火炮版坦克方案。
雖然古德里安等裝甲指揮官要求使用較大口徑火炮,德軍兵器局曾考慮50毫米火炮方案,但受制於產能和後勤,最終選擇37毫米火炮方案,但增加炮塔面積,為後期改裝大口徑火炮預留空間。
經過A—D型的探索,最終發展出使用短身管火炮的E—H型,使用長身管火炮的J—M型。
三號D型
D型是三號坦克最後一款試驗型,在前期ABC三種試驗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三號坦克基本成型,走向量產。
三號D型
引數:
成員:5人
車重:16噸
車長:5.92米
車寬:2.82米
車高:2.42米
發動機:邁巴赫HL108TR水冷
傳動裝置:6前進檔位、1後退檔位
最大速度:40km/h
行程:165km
無線電:FuG5
武器:KwK 46.5倍口徑37mm坦克炮1門、MG34機槍3挺
炮塔旋轉範圍:360度
俯仰範圍:-10—+20
裝甲:
炮塔前15mm/15度、兩側15mm/25度、後15mm/0度、頂10mm/83度、
車體前15mm/10度、兩側15mm/0度、後15mm/10度、頂10mm/75—90度、底5mm/90度
炮盾:15mm/弧形
三號E型
三號E型
E型是三號坦克第一種量產型,其基本設計為以後各種型號的坦克所繼承,且其使用的扭杆式懸掛系統在以後也被廣泛應用。
為提高坦克機動性,E型安裝了邁巴赫最新的V型12缸水冷發動機—HL120TR型。
全車減少焊接,全面使用鑄造工藝。
由於在進攻法國的戰役中暴露出37毫米火炮的不足,E型後續基本都換裝了50毫米火炮。
引數:
成員:5人
車重:19.5噸
車長:5.38米
車寬:2.91米
車高:2.44米
發動機:邁巴赫HL120TR水冷
傳動裝置:10前進檔位、4後退檔位
最大速度:40km/h
行程:165km
無線電:FuG5
武器:KwK 46.5倍口徑37mm坦克炮(後期換裝42倍口徑50mm坦克炮)1門、MG34機槍3挺
炮塔旋轉範圍:360度
俯仰範圍:-10—+20
瞄具:TZF5a
裝甲:
炮塔前30mm/15度、兩側30mm/25度、後30mm/0度、頂12mm/83—90度、
車體前30mm/9度、兩側30mm/0度、後21mm/10度、頂17mm/77—90度、底16mm/90度
炮盾:30mm/弧形
三號F型
三號F型
與E型相比,F型主要改進了發動機的點火系統,經過改進的發動機型號為HL120TRM,車體前部增加了一個冷卻剎車裝置的通氣孔,取消了炮塔上的老式潛望鏡。
三號G型
三號G型
G型把以前的內裝式炮盾改為37mm外接炮盾,減少1挺機槍,還有一些加裝冷卻風扇以適應在北非的作戰環境。
三號H型
三號H型
H型安裝了50mm火炮,所以對炮塔進行了改進,並且增加了30mm的附加裝甲。
三號J型
三號J型
J型是三號坦克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多的一種,最初訂購900輛,後來追加到2700輛。
裝備42倍口徑50mm炮的J型最先裝備第2、5裝甲師和1個獨立裝甲團,在1941年9月投入東線,主要用來補充德軍在北非和蘇聯的損失,到1942年6月,共補充了500輛。
長身管火炮的J型在1942年初裝備德軍第3、16、29、60摩托化步兵師和黨衛軍“維京”師。長身管的J型在北非對盟軍格蘭特和瓦倫丁坦克造成了很大殺傷,但在東線,面對蘇軍T34和KV1,火力和裝甲均顯得不足。
J型長身管(60倍口徑)
三號L型
三號L型
L型主要將裝甲厚度增加到30-57mm,駕駛室正面增加了20mm的附加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