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把戰略和政策的重心轉移至大國競爭後,美國深刻認識到美軍在印太地區的優勢正在逐漸被削弱,雖然美海空軍的作戰艦艇和戰機在規模數量、綜合性能、科技應用和新材料使用等方面仍然有著不小的優勢,但美軍現在的潛在對手是一個與之在全面領域相對等的大國,所以美海空軍之前在海洋深處的戰略前沿則不得不向海岸線移動,面對這種戰術變化,美軍提出了“分散式海上作戰”、“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等一系列的新作戰概念。美軍現在想充分依賴在太平洋地區所擁有軍事基地和實際控制島嶼數量多的優勢,把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甚至是陸軍等五大軍種全部加入到了與大國可能爆發的衝突中。
海洋作為大國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島嶼爭奪戰就成為了核心作戰方式,這恰是海軍陸戰隊的作戰範疇,而海軍陸戰隊也就成為了這場在西太平洋可能爆發衝突或戰爭的關鍵力量,所以,美國五角大樓賦予了具備兩棲作戰能力和快速干預亞太地區的海軍陸戰隊更多的資源傾斜,美國防部要求海軍陸戰隊能在眾多島嶼之間保持較高的機動性和超強的遠端兵力兵器投送能力,並時刻能發揮出很強的打擊火力。為此,美國防部對海軍陸戰隊進行了大規模的結構改革,同時,不僅對海軍陸戰隊現有的武器進行了升級改造,還為海軍陸戰隊配備了效能更加優異、作戰能力更加強大的裝備。
“分散式海上作戰”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新概念都是為了對付潛在對手建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其核心要義就是以已佔島嶼為據點迫使對方採取更加複雜的防禦措施,從而奪取或突襲對方拒止區域外圍的島嶼並建立基地,從而推動更大規模的作戰行動。這兩種新作戰理念更加強調多兵軍種之間的一體化協同,把更多的感測器、艦艇、戰機、岸艦導彈系統甚至是榴彈炮等武器利用網路化、智慧化、數字化的方式緊密聯絡在一起,並最終達到戰略戰役目的。
海軍陸戰隊將被分散成多個作戰小組,以最快的速度部署在相關區域的小島上,為了避免遭到報復,這些作戰小組會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而在不同的時間內進行轉移,這種部隊規模小,但是戰鬥力極強,會透過兩棲艦艇和直升機進行快速投送,這種新戰術和新能力給對手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煩。有專家把採用這種作戰方式的海軍陸戰隊比作是海上游擊隊,但是這樣的游擊隊並不是採用傳統快艇式的游擊隊,而是高科技賦能的可採用靈活戰術的現代游擊隊。
為了使海軍陸戰隊達到這樣的作戰水準,美國防部在近期公佈的關於海軍陸戰隊《兵力設計(2030)》中認為,MV-22“魚鷹”作為中型運輸機,雖然具有2個掛點,每個點可掛4.5噸的物資,但最大一次吊裝重量僅有6.8噸,這樣的吊裝能力還達不到新作戰理念中掛載重武器的要求,所以MV-22“魚鷹”中隊的數量將進行縮減,在現有17個基礎上減為14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方面,此前,美海軍陸戰隊服役的大部分重型運輸直升機是CH-53E型號,但自從效能更出色的CH-53K出現後,海軍陸戰隊將計劃在明年之前淘汰全部的CH-53E。
CH-53K是基於CH-53E的一種全新設計的重型運輸直升機,主要執行運輸重型貨物和吊掛重型機具的任務。CH-53K的吊掛載荷和飛行半徑是CH-53E的兩倍,更寬的貨物裝載空間可以裝得下“悍馬”軍車,而為了使得CH-53K能更好的在兩棲攻擊艦上起降,其採用了新型粗短的複合材料翼稍浮筒,這使得CH-53K在艦上擁有更窄的覆蓋區。另外,CH-53K還有著數字化的座艙、新型GE38-1B渦軸發動機、全新傳動系統和更有效率的新複合材料旋翼系統等,這些改變使得CH-53K的最大飛行速度能達到370km/h,最大起飛重量為40噸,航程超過了1600km。這樣的優異效能也讓海軍陸戰隊一口氣要訂購227架,但如此先進的CH-53K自然成本也是高昂的,一開始,西科斯基公司的報價是1.22億美元,這個價格已經超過了F-35B戰機,即便是後來因為訂購的數量較多降為了8000萬美元,但仍比MV-22“魚鷹”貴的多,也和後續批次的F-35B價格接近。
所以,為了更好的配合大批步兵營和全部坦克營的行動,美國防部決定將海軍陸戰隊的CH-53E直升機中隊減少為3個,到明年底將全部由CH-53K代替CH-53E。為了增強攻堅火力,海軍陸戰隊M142“海馬斯”火箭炮營將從現有的7個增加到14個,M142“海馬斯”火箭炮因其高機動性和火力多樣性被大規模採用,M142不僅能發射火箭彈還能發射陸軍戰術彈道導彈,可用於攻擊700公里範圍以內的高價值目標或掩體內的目標。
在與海軍、空軍的配合下,海軍陸戰隊原來的輕型裝甲偵察營的作用將不是太大,所以由現有的9個降為3個。在遠端投送能力的建設上,海軍陸戰隊將採用對機場條件要求不高的C-130J固定翼戰術運輸機和CH-53K直升機、MV-22B傾轉旋翼機相配合的方式,以能更好的適應島嶼林立的戰場。可以看出,這樣的裝備編制的調整和新式武器的應用,完全與未來的新作戰理念相吻合,其分散式的部署和高機動遠端火力的加強將是海軍陸戰隊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