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中的質子與中子互相繞轉,永不停息,並且沒有能量損失,不可思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質子和中子都是由光子組成的,光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最小的粒子,一切其他大的粒子都是由光子組成的。在質子誕生之初,它能自轉,由於自轉,質子就具有了磁場,擁有了S極及N極。中子同理,擁有S極及N極。
由於萬有引力,質子和中子會互相靠近,此時它們還沒有互相繞轉。當質子和中子靠近到一定程度,S極與S極互相排斥,N極與N極互相排斥,所以它們無法碰撞到一起。此時,由於質子的自轉,質子外圍的光子處於不平衡狀態,中子在這些(處在不平衡狀態下的)光子的推動下圍繞質子轉動,轉動方向與質子自轉方向相同。
同理,質子也在周圍(處在不平衡狀態下的)光子的推動下圍繞中子轉動,轉動方向與中子自轉方向相同。這樣質子與中子便互相繞轉起來。質子與中子互相繞轉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直到繞轉的加速度達到萬有引力加速度的一半,然後保持這個狀態一直繞轉下去。
那為什麼質子與中子在繞轉狀態中沒有能力損失呢?因為原子核中沒有空氣分子(包括氧氣分子、氮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等其他雜質,原子核中只有充滿原子核的光子及質子、中子。質子和中子在繞轉中不會與其他大分子發生碰撞損失能量。
質子及中子就在光子的海洋中互相繞轉。
強調一遍,質子公轉的能量並不是來自於中子,是來自於充滿原子核的光子。由於中子的存在及運動,原子核中的光子是不平衡的,質子就被這些不平衡狀態的光子推著圍繞中子運動。中子的運動原理同上。
所以質子和中子永不停息地互相繞轉卻沒有能量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