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庫曼境內沙漠地帶,有一個巨大的“火坑”,至今已經燃燒50年,被人們稱之為“地獄之門”。
這座燃燒的坑洞,是在1971年時,蘇聯地質學家在當地探測資源時,發現這裡有大量的天然氣田,然而鑽探使得地面坍塌,形成了一個寬70米、深20米的的大型坑洞。
坑洞坍塌之後,內部蘊藏的甲烷開始洩露,除了甲烷之外,這座坑洞中還混合著大量的毒氣,當時的技術不夠完善,科學家為了防止毒氣洩露,給附近居民帶來影響,決定點燃這座坑洞。
萬萬沒想到的是,原以為這些火焰在幾周之內就會被消滅,但至今為止已經燃燒了50年,仍舊在不斷地燃燒之中,其坑洞內部的溫度更是高達1000℃,成為了人類禁地。
持續不斷地燃燒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環境問題。據統計,持續50年之久的燃燒,給當地造成了高達500億美元的損失,燃燒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又加劇了全球變暖,也導致當地溫度比周圍高出不少。
現如今,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終於忍無可忍,以環境和經濟問題為由,下令官員要找到撲滅“地獄之門”的辦法。
撲滅“地獄之門”
別看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下令要撲滅“地獄之門”,“地獄之門”就一定能被撲滅,事實上,早在2010年時,當地總統就下令撲滅地獄之門,然而12年過去了,地獄之門仍舊在燃燒。
這並不是當地人不願意撲滅它,而是因為想要撲滅它實在是太難了。
我們知道,燃燒的三要素是:助燃劑,可燃物,引燃能源。“地獄之門”的助燃劑是空氣中的氧氣,可燃物是地表之下的天然氣,引燃能源就是1971年蘇聯科學家放的那把火。
想要撲滅地獄之門就要從燃燒條件三要素入手,首先是隔絕助燃劑,也就是不讓“地獄之門”接觸氧氣。目前常用的滅火器有些就是乾冰滅火器,但是地獄之門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想要用滅火器滅火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也非常難以撲滅。
當地可以使用沙土掩埋的方法,來撲滅地獄之門的大火。地獄之門剛好位於沙漠之內,按理說這應該不是問題,如果事情真的那麼簡單,或許地獄之門就不會燃燒50年了。
事實上,地獄之門非常大,使用沙土滅火至少也要20多萬噸沙子。這對於當地而言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其次,一部分甲烷仍舊能夠透過沙土之間的縫隙洩露,在高溫的作用下仍會發生自燃現象。
另一種方式是降低火源溫度,這一點最常用的就是:水。用水滅火是最常見的做法,但這種方法在這裡卻難以實行。
這是因為當地本就位於沙漠地區,水資源匱乏,滅火的成本和代價都太大。其次是坑洞內的1000攝氏度高溫,會將部分水氣化成高溫水蒸氣,對撲火人員的急救裝置有一定的要求。
最後一種就是消滅可燃物,在森林火災中,消防人員可以透過開闢一條防火帶控制住森林大火,當大火燒光防火帶內的可燃物後,就會因缺乏可燃物而逐漸熄滅。
但問題是“地獄之門”的底部儲存著大量的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氣小,會不斷向上冒出,我們很難消滅“地獄之門”下方的可燃物。
地獄之門如此難以撲滅,以至於一部分網友表示:為啥不大力發展旅遊業,用旅遊業來填補當地的損失?
這其實是因為,當地並不是旅遊勝地,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條件不是非常的便利,“地獄之門”的名號雖然吸引了一部分遊客前往,但遊客收入並不能抵消地獄之門帶來的損失,因此當地總統才三番五次地下令找出撲滅地獄之門的方法。
總統雖然比較著急,但想要撲滅“地獄之門”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是即便是撲滅了,也要想辦法解決天然氣洩露的問題,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它的存在也會導致全球升溫;地表之下還有許多毒氣,如果這些毒氣洩露也會汙染當地的生態環境。
所以,這件事根本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至於這一次總統下令撲滅地獄之門能否成功,還要看後續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