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胃病大國,你的胃還好嗎?在龐大的腸胃疾病患者群體中,猜一猜哪類群體最多?
年輕人?身邊好多朋友胃都不太好。
其實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佔70%以上,其中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較為常見,但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能放鬆警惕!調查顯示,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真該好好關愛自己的胃了。
常見的胃病症狀
最常見的胃病症狀有上腹部不適、隱痛、灼熱痛,極少部分有絞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嚴重者會出現嘔血、黑便等。我們常說的胃病,一般是指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下垂、胃結石、胃癌、胃淋巴瘤等。
易誘發胃病的習慣
胃病是一種多病因疾病,遺傳、環境、飲食、藥物、細菌以及吸菸、過度飲酒等都可引發胃病。
具體來講,胃病的發作通常與下述五大因素有關:
急性胃炎後胃黏膜損傷持久不愈;
幽門螺桿菌感染;
有長期喝烈酒、濃茶、濃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菸等不良生活習慣;
經常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害和有刺激性的藥物;
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等。
其中,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胃病發作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下這7種不良習慣你有嗎?
1
加班熬夜
上班族壓力大,精神緊張,經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部不適。
2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胃內分泌的胃酸沒有食物可消化,會損傷食管、胃腸黏膜,久而久之不僅容易造成潰瘍,還可能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沉積誘發膽結石。
3
餐後運動
用餐後立即健身、跑步,可能導致內臟供血不足,影響消化功能,從而誘發胃病。
4
吃飽就睡
不少人習慣吃宵夜,回家倒頭就睡。睡前飽餐,胃內食物沒來得及消化,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異常。
5
天天吃撐
每餐吃得過多,不僅會加重胃的負擔,還會增加胰、膽等消化器官的壓力,打亂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秩序。
6
小病隱忍
對胃部隱痛、腹脹等症狀不重視,能忍就忍、能拖就拖,自行服用止痛藥救急。
7
無辣不歡
如果本身有胃腸疾病又食辣過多,則會刺激胃腸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腫等症狀。
都中招了!我該認真反省,改變這些不良習慣。
冬季養胃十注意
1.注意保暖
冬季氣溫低會使胃部的活動減緩或出現胃痙攣,還容易導致“腸易激綜合徵”,出現腹瀉、疲勞和渾身無力等情況。因此,一定要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蓋好被子,給胃一個溫暖的環境,以防因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已有病情。
2.多食溫性食物
蛋白質等物質的分解,產生更多的能量,以適應機體的需要。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此外,胃喜燥惡寒,應多吃些溫陽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3.每餐定時定量
冬季日照時間變短,天黑得比較早,很多人改一日三餐為兩餐,並提高兩餐的餐量。這種做法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亂而使胃黏膜受損。
每日三餐應定時定量:
早餐在6:30~8:30,攝入能量為每日能量攝入總量的30%;
午餐在11:30~13:30,攝入能量為每日總量的40%;
晚餐在18:00~20:00,攝入能量為每日總量的30%。
4.擇時飲水
最佳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此外,長期食用湯泡飯也會影響消化。
5.食物溫度適宜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吃溫度較高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組成,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黏膜就會被燙傷;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於人體健康。
因此,食物的溫度要適宜,以溫熱為主,多吃燉菜、炒菜,少吃涼拌菜,喝湯不要喝剛煲好的滾燙的湯。
6.細嚼慢嚥
狼吞虎嚥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細嚼慢嚥有利於食物與胃液混合均勻,促進消化吸收,還可以提高某些營養成分的吸收率。建議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用餐時間不少於20分鐘。
7.散步消食
冬季的飯後散步可改為室內,並且不要飯後立刻走,而應在飯後20~30分鐘以後進行。“飯後百步走”只適合平時活動較少、體型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不宜飯後立即“百步走”。
8.心情舒暢
很多人都有過“一生氣就胃疼”的經歷。要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愉悅。冬季日照時間縮短,容易引起情緒低落,建議堅持運動,儘可能多曬太陽。
9.注意衛生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病的元兇之一,特別是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幽門螺桿菌易導致胃病的發生或復發。因此,要定期更換牙刷,並堅持每餐飯後正確漱口。
10.慎重服藥
不少藥物對胃黏膜有刺激,可損傷胃黏膜,甚至引起潰瘍,胃病患者要慎服。暫時性胃腸功能紊亂的患者,也不宜隨意服用抗生素、解痙類和止瀉類藥物。
做一個健康達人,堅持好習慣!
轉自中國醫藥報
來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