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美國當地時間週四,網際網路平臺公司Meta Platforms收跌26.44%,這也意味著這家公司在短短一天內市值蒸發達到2375億美元,這一資料也打破2020年9月蘋果公司單日蒸發1800億美元市值的紀錄。
要麼鬧著“上火星”,要麼躺著要“造宇宙”。彼岸的資本,大概是全球最不安分的東西了,這折騰勁兒不亞於“湯加火山大爆發”。
大基建還在燒錢,妖風已經刮的一陣陣,真怕好東西被玩壞了。
竊以為:事情還是那個事情,趁著訊息洗一洗,空一空!華爾街與meta【現實實驗室】有一定距離,卻不是最遠的距離。
看了關於meta公司股價大跌的新聞,透出來的核心原因是“現實實驗室”收益小與投資,虧損過百億美金。既然是“實驗室”,都是在計劃預期內的,理應沒有太大超預期大波動。事物反常必有妖,友商,做空者,恐慌的多轉空投資者,合力給世界又創了一個大記錄。著實又賺足了眼球。
剛開始看到“元宇宙”的新聞,還以為僅僅是把遊戲世界增加經濟層,拓寬到現實商業領域。後來發現,我淺薄啊!(本知道淺薄,不知道自己如此淺薄。)
研究了周邊訊息,原來meta人家要做的,可不僅僅是我等草民去想的那一點點東西。光看透露出來的那些裝置,就大開眼界。
什麼樣的人,就該幹什麼樣的事兒。我們幹不了的事情,一旦進入視野,那看看就好,當大瓜,吃了,吹吹牛就算了。
元宇宙這個事兒,還沒到內容大生產,使用者大增長階段,我們不會有真切價值體驗。唯一敏感的群體大概只有預判了波動的“投機客”。
如果“元宇宙”是個必然趨勢,那麼我們國內走的路徑,就覺得穩健許多。
進入大眾視野,能夠參與的,大概也只有“數字藏品”這一個東西了(一些概念股也有些妖風)。
所謂的“NFT”,也被隱去,就叫數字資產,數字商品,數字藏品,整什麼么蛾子,還叫個“非同質化代幣”。
穩紮穩打的,還是“數字人民幣”,“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智慧城市”這些更務實的事情在推進。實用主義遍地開花,著實要比概念亂飛,妖風亂刮的好。
先分後總,事情做出來了,再說那是個啥,我覺得還是好一些。
看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在全民被某寶某信進行了普遍的無紙化貨幣交易方便到了,體會到了之後,才進行統而治之。
不管是用心良苦,還是後發制人,總歸,是降低社會成本,節約社會資源,前景無限想象,未來一切美好。支援就好了!
某信在最新版本的功能更新上,也把“支付”改為“服務”,相信也有一些積極適應變化的考慮吧!
參與數字藏品搶購的真實體驗:發行方和監製方,大多是國內博物館官方,或國企大IP,數量和質量雙控,平臺二次交易理性剋制【180天冷凍期】。
國內數字藏品的發行,大多是把“現實稀缺,現實經典”的藏品IP,進行數字孿生,並依賴企業鏈進行通證確權。目前搶購火熱,不亞於股票打新,中籤需要機率。單螞蟻平臺的成交額累計5000億+
更多平臺還處在剋制,觀望,等待中
其實反應和實力,都是具備的。
相信彼岸在基建層面的努力和成果,我們的企業也早有準備。(不知不覺,越來越相信我們企業的科技和實力)。
風可以吹,花盡情開,雪會包裹一切,月不燦爛,亦可低調潛行。風花雪月,是我們的“緩圖大計”。
狂風驟雨,就在外面颳著吧!
也許,那1萬億,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了…大A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