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一個閨蜜在給孩子打電話的時候恰巧被我聽到。
閨蜜的孩子是男孩剛上三年級,平時非常活潑,喜歡運動打籃球。在“雙減”政策的加持下,老師給出了孩子22個延時課興趣班的選擇方案。於是,孩子和家長的“戰鬥”由此開始。
孩子想要報報籃球班,閨蜜電話中大聲呵斥了孩子進行了阻止,建議他報口才班。孩子生氣的說,才不要報口才, 就喜歡籃球。而閨蜜舉出了孩子的親舅舅因為打籃球胳膊摔骨折的例子,總算動搖了他。
接下來,孩子說不行就報乒乓球,閨蜜說不行報畫畫。孩子又生氣了,說他不喜歡;閨蜜便說毛筆書法也行……正在膠著,老師又發來了簡訊,建議孩子報圍棋,說是對邏輯思維很有鍛鍊。
閨蜜又給孩子打通電話,把老師的建議告訴了他。然而,孩子又堅決表示在乒乓球和歌唱團中選擇一個。閨蜜對歌唱團堅決否決,並且說,歌唱團是一群人在唱歌,不是一個人唱;而乒乓球也不行,因為他的身高剛超過球檯,她認為孩子打不出成果,再不然讓孩子報戲曲。
這時候孩子已經非常生氣,在電話裡大喊大叫“我不報了,什麼都不報了!”使勁結束通話了電話。
因為報班問題,兩人已經交流了40分鐘,結果不歡而散。
看著閨蜜無可奈何的樣子,我終於忍不住問:“你就不能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嗎?”
她非常擔憂地說:“他平時就過於活潑,我只是想讓他報一個能讓他安靜的興趣班。老師再一建議,我更加沒有了主意。”
“即使你讓他報一個他不喜歡的興趣班,他又能堅持認真學習嗎?”我反問,“不論學習什麼,有興趣才能學進去。才能有所裨益。大人不也是這樣嗎?你強迫他學習他不喜歡的東西,他當然生氣了。”
我接著說:“老師的建議能不能聽,當然可以做為參考。但是,老師所負責的是全班學生興趣的劃分,她考慮的是總體,而不是個體。打個比如說,籃球班人員報滿,而圍棋班沒人報名,她就要考慮均衡問題。所以關鍵不在於別人,而在於你孩子自己。”
“更何況,我看你家孩子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他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愛學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再分析:“每遇到一件事件,你都要打著為他好的旗號干涉他的選擇,凡事擰著來。一來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二來,他會逐漸變成擰巴的性格,也會因考慮到你而變得猶豫不決。”
閨蜜聽了我的一席話,想了一會兒,終於想通了。告訴孩子他可以自己選擇,無論選擇什麼興趣班,她將會全力預以支援。
我們永遠不能預判出孩子的人生和職業。卻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建議。過度的擔心孩子,只會給孩子招致災禍。家長的糾結、焦慮會透過一件件小事傳遞給孩子,從而影響他的人生。
茉嗟呀:一個愛看電影、聽音樂、旅行的寶媽。網路爬格子,生活愛躺平;紅塵中打滾,風雨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