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這兩天

房山區大石河夏村段的河面上

來了一位“貴客”

快和方方一起看看吧

2月3日,一位熱心的影友給方方發來訊息,說在大石河夏村段的河面上,一隻黑天鵝正優雅地遊在水面上。紅色的喙、纖長的頸,黑金絲絨般的羽毛很是好看。據瞭解,黑天鵝常年棲息於海岸、海灣、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群活動,以各種水生植物和藻類為食,具有較強的遊牧性,遷移模式不規律,主要選擇於優質的水環境和氣候條件生存。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在房山

這樣的景象並非第一次出現

近年來

隨著轄區內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黑鸛、白鷺等珍稀鳥類經常現身房山

那麼這些珍貴鳥類為什麼會選擇大石河呢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大石河

大石河是北京地區的一條河流,為拒馬河的支流。發源於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西北二黑林山,流經房山區九個鄉鎮,於琉璃河鎮路村出市界,匯入北拒馬河。全長129公里,流域面積1280平方公里。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近年來,區水務局深入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因地制宜,持續開展河湖治理,不斷深化推進河湖岸線空間開放共享,持續加強溝通協調、加強監測監管、加強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水生態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更加和諧宜居。隨著自然環境的改善,大石河水中的魚類、浮游生物數量增加,這也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黑鸛、大黃鴨、疣鼻天鵝、白天鵝等74種鳥類都對這裡十分眷顧。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除了大石河,在房山境內的小清河、永定河、拒馬河等主要河流,也會經常出現蒼鷺、白鷺、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引得不少攝影愛好者們的關注。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喜迎冬奧慶新春!美麗天鵝現身房山大石河!

近年來房山區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飛來的珍稀鳥類越來越多

明日冬奧即將開幕

又恰逢立春節氣到來

讓我們共護共建美好生態

打造更靚麗的房山

分類: 動物
時間: 2022-02-03

相關文章

水熊蟲: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

水熊蟲: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
不老不死,妖怪生物的第一位,水熊蟲.它們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 水熊又被稱之為水熊蟲,其名頭說出來會嚇死你,它是地表最強,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如果說燈塔水母是 ...

“教師強,家長弱”家校共育如何走出模糊地帶
專家視界 "教師強,家長弱" 家校共育如何走出模糊地帶 蘇霍姆林斯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最完備的社會教育就是學校-家庭教育."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家校共育問 ...

科學家發現被困在琥珀中1600萬年的水熊蟲,它還活著麼?

科學家發現被困在琥珀中1600萬年的水熊蟲,它還活著麼?
緩步動物(Tardigrades),意思是"緩慢的步行者",俗稱水熊蟲,是種有八條腿的微型動物.今天,它們在德語中還是常被稱為"小水熊"或"像小熊的動 ...

好訊息!張琳芃隨國足到訓練場單獨慢跑恢復 全隊已走出兩連敗陰影

好訊息!張琳芃隨國足到訓練場單獨慢跑恢復 全隊已走出兩連敗陰影
北京時間9月20日凌晨,國足繼續在阿聯酋沙迦進行集訓,備戰10月份與越南和沙特的兩場12強賽.之前在與日本隊比賽中受傷的張琳芃,隨國足來到了訓練場,進行單獨慢跑恢復,這意味著他距離完全康復越來越近. ...

新賽季百里玄策成棄養兒!0.05AD都不給,大招增加斬殺或走出困境

新賽季百里玄策成棄養兒!0.05AD都不給,大招增加斬殺或走出困境
大家好我是指尖,說到野王,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老玩家肯定都知道,真的是一個版本一代野王,現在的版本清一色瀾鏡支配野區,網上一個版本那就是裴擒虎的天下,遠古版本中,百里玄策也曾統治峽谷一段時間,後來雖然 ...

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

在平凡的世界中走出不平凡的路
編者按 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與此同時,許多作家一邊關注著現實中的改革發展,一邊在文學中發表自己關於祖國發展的種種思考和設想,形成了"改革文學& ...

走出17名宰相的福建城市,工業經濟堪比溫州,景色卻更美

走出17名宰相的福建城市,工業經濟堪比溫州,景色卻更美
9月份福建莆田市爆發新冠疫情,可以說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其實相比內陸市縣,莆田市防疫難度更大,因為莆田市曾經是一個境外遊客比較多的城市,也是一個全世界的造鞋都市,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疫情之下的莆田市 ...

華僑大學走出困局之我見
花開花落,我已經走出大學校園十五年了.今天看到一遍文章寫到親愛的母校華大落選雙一流,各科評選不盡如意,最好一科工商管理僅為B+. 各種焦慮,生氣都湧上心頭. 記得在學那會,學校的土木,建築何等威風,得 ...

聚焦名校生之惑:光環與落差催生焦慮,該如何走出?
來源:半月談 讓奮鬥定義青春,走出名校生之惑王辰陽 賈遠琨 半月談 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是優秀的代表,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網路上一些名校生卻自嘲 ...

細數天津人藝走出的22位老藝術家,好多電影明星,其中一對是夫妻

細數天津人藝走出的22位老藝術家,好多電影明星,其中一對是夫妻
1951年9月12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正式建院.它的前身是具有"華北地區革命藝術搖籃"之稱的華北群眾劇社.70年來,天津人藝不僅排演眾多中外經典劇目,如<雷雨>.< ...

向炳偉的江湖傳奇:從陝西漢中走出的泥瓦匠,到創辦偉志集團

向炳偉的江湖傳奇:從陝西漢中走出的泥瓦匠,到創辦偉志集團
1956年正月的一天夜晚,在陝西漢中南郊一個簡陋的小屋裡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哭啼聲,一個小生命就這樣誕生了,他就是向炳偉. 向炳偉何許人也? 向炳偉1956年出生於陝西漢中,1987年靠貸款5000元創辦 ...

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如何走出教育的“囚徒困境”
吳晨/文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很多家長"雞娃"的主要驅動力.倘若孩子天生就立志前排,為人父母者三呼幸運:如果"不幸"自己的孩子落在 ...

這所“魔法學校”火了!百年底蘊加持,走出200餘位院士、多部影視劇來取景

這所“魔法學校”火了!百年底蘊加持,走出200餘位院士、多部影視劇來取景
小的時候,相信不少腦洞大開的小夥伴都會夢想著有一天,貓頭鷹帶來了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我們坐著霍格沃茨特快去到夢寐以求的魔法學校,進入那個神奇的世界,體驗一把擁有神奇魔法的快樂.雖然沒有貓頭鷹銜來入學 ...

李海鋒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

李海鋒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
李海鋒在向記者講述他文旅融合發展的經營理念. 緊隨改革開放步伐.打拼文化旅遊產業30餘年,蓬萊區"資深旅遊人"李海鋒,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勇立潮頭,1984年從餐飲酒店和海上旅遊專案做 ...

虛竹內力深不可測,為何金庸說張無忌更強?童姥說出了虛竹的弱點

虛竹內力深不可測,為何金庸說張無忌更強?童姥說出了虛竹的弱點
金庸筆下的主角中,除了韋小寶之外,其他的可以說是個個武藝不俗,而要論其中武藝最高的是哪一位,不同的人心中自然會有不同的答案. (段譽劇照) 金庸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到過自己心中的"最強主角 ...

這個小鎮,走出1位國家主席,1位上將5位中將

這個小鎮,走出1位國家主席,1位上將5位中將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小鄉鎮,居然有58位將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7位將軍.這就是湖北紅安高橋鎮.高橋鎮屬於大別山區,位於紅安縣的西南部,西面緊挨著武漢市的黃陂區. 從高橋走出軍銜最高的將軍是1位開國上將, ...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01.85裁軍 1985年,鄧小平向全世界宣佈中國裁軍百萬,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大整編. 整編後,解放軍11個大軍區精簡合併成7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4個:全軍減掉軍級以上單位31個:35個軍撤併了 ...

劉鼕鼕:從對越自衛反擊戰火中走出的上將,曾任濟南軍區政委

劉鼕鼕:從對越自衛反擊戰火中走出的上將,曾任濟南軍區政委
1945年10月的一天,劉鼕鼕出生了.1963年10月,少年初長成,劉鼕鼕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最年輕的上將之一,劉鼕鼕的一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征戰沙場那個勇猛無畏的將領是他,走基層 ...

空中最強生物
咱們今天來講空中最強生物! 和海洋陸地不一樣啊,沒有東西是住在天上的,所以我們討論就是會飛的最強生物! 第十名.安第斯神鷹 其實主要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一種黑色的禿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夠飛行的鳥 ...

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解放後交代過往,親戚朋友見她都躲著走

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解放後交代過往,親戚朋友見她都躲著走
2014年9月3日,重慶三峽博物館抗戰歲月陳列館對外開放,在第三個展廳裡,擺放著三支手電筒. 中間的那支手電筒,就來自於走出野人山的劉桂英,她是中國遠征軍唯一一個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劉桂英捐贈的手電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