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上一篇文章裡談到了相對罕見的 前裝槍時代的臥姿射擊,與臥姿相比,跪姿射擊的出現頻率和大眾認知度無疑就要高得多,但由此滋生出來的誤解也多得多。
當步兵排成三列橫隊或空心方陣後,是否應當讓第一列採用跪姿?18-19世紀的許多軍人對此發表過不同意見。這裡不妨先看一則“歐洲兵聖”克勞塞維茨(Clausewitz)留下的回憶史料:
在這場小規模反騎兵戰鬥[1806年10月28日普倫茨勞戰鬥]中,筆者確信了步兵在對抗騎兵時有多麼強大。我們列成的方陣是所謂的舊式三列空心方陣。會戰失利、連續退卻十四天而且又缺乏食物的狀況令士兵身心俱疲,法軍騎兵則因連續取勝而變得大膽又放縱,兵力對比是240名步兵對上1500名騎兵,這對步兵可謂極其不利,也是能夠想象到的最糟糕狀況之一。主官和軍官保持的冷靜態度和他們時常要求步兵不要擅自射擊、要等到最後一刻再開火的做法決定了一切。[1]
[1] Clausewitz, C. von, «Nachrichten über Preussen in seiner grossen Katastrophe» // Kriegsgeschichtliche Einzelschriften, Berlin, 1888, Heft 10, S. 547.
那麼,“舊式三列空心方陣”(war nach alter Art ein sogenanntes hohles von dre Gleidern)裡的舊式體現在什麼方面,為什麼會成為對步兵極其不利的原因之一呢?經過德國友人奧利弗·施密特(Oliver Schmidt)提點,筆者在沙恩霍斯特官方傳記裡找到了答案,原來,普軍的“舊式”方陣即厚度為三列且第一列士兵跪地的空心方陣。
1809年7月頒佈的《步兵訓練教令》(Instruction zum Exerciren der Infanterie)中則規定了全體士兵站立的新式實心方陣(大致相當於緊密縱隊)。
也就是說,舊式既體現在方陣屬於空心而非實心上,也體現在第一列士兵右膝跪地而非站立上。此處權且擱下空心方陣與實心方陣的優劣不提(這本身就值得再寫一篇文章),先看跪姿和立姿的取捨問題。
普魯士著名戰術家德克爾(Decker)在其《三兵戰術》(Die Taktik der drei Waffen)中引用過克勞塞維茨上司奧古斯特親王(Prinz August)的回憶。根據奧古斯特的說法,普倫茨勞戰鬥中約有400名普軍步兵參戰,他們的空心方陣第一列(上刺刀後)跪地持槍,但並不射擊,充當人肉拒馬,第二、三列士兵保持站姿(第三列士兵平移半步),等到法軍騎兵迫近至20-30步後才開火,每次都能打死打傷10-20人,一共擊退了7次衝擊。
在奧古斯特看來,第一列跪地有利於普軍發揚火力,舊式方陣在這方面實際上優於新式方陣。這是因為新式方陣裡第一列同樣充當人肉拒馬,並不參與射擊,可卻用立姿影響到第二、三列的開火,導致第三列找不到適當的射擊位置,實際上也就只有第二列的火力有效,奧古斯特以他參與過的1814年埃託日(Étoges)會戰為例,認為新式方陣射擊效果的確不如舊式。[2]
[2] Decker, K. D., Die Taktik der drei Waffen: Infanterie, Kavallerie und Artillerie, einzeln und verbunden. Im Geiste der neueren Kriegführung. Berlin, Posen und Bromberg, Zweite Auflage, Erster Theil, 1833, S. 212-213.
▲高野長英曾將德克爾《三兵戰術》譯成《垤氏三兵答古知幾》出版(垤音為dié,即德克爾,答古知幾即戰術)
奧古斯特的觀點算不上新鮮,因為早在七年戰爭前夕,普魯士軍隊就用他們擅長的射擊試驗證明了這種看法,當時普軍中以溫特費爾特(Winterfeldt)將軍為代表的“立姿派”認為跪姿導致裝填速度減慢,不如採用全體立姿提高射速。
1755年10月21日,為了解決跪姿派與立姿派的爭議,普軍從禁衛連裡的擲彈兵中選出60人,平均分成兩部分,每部分都列成前後3列、左右10伍的橫隊,區別之處在於一部分全部採用立姿,另一部分的第一列採用跪姿、第二、三列採用立姿。雙方均需射擊150、200、300步(1普步約合0.73米)開外10步寬、10尺(1普尺約合0.31米)高的標靶。
射擊結果如下所示:
第一列跪姿 |
全體立姿 |
||
射擊距離(步) |
命中率 |
射擊距離(步) |
命中率 |
150 |
46.7% |
150 |
6.7% |
200 |
16.7% |
200 |
3.3% |
300 |
10.0%或13.3% |
300 |
3.3% |
由此可見,當第一列採用跪姿時,三列總體射擊效果明顯好於全體立姿。普軍認為立姿雖有些許射速優勢,但第三列的槍口就位於第一列人員附近,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而根本無法彌補射擊效果上的差距。於是,普軍在隨後半個世紀裡仍是堅定的“跪姿”派。[3]
[3] Die taktische Schulung der Preußischen Armee durch König Friedrich den Großen während der Friedenszeit 1745 bis 1756. Berlin, 1900, S. 432.
那麼,為何到革命-拿破崙戰爭時代,跪姿又逐步被打入冷宮呢?
原因倒也不算複雜,意識到第三列射擊對第一列的影響後,法軍的吉貝爾(Guibert)等人就主張只讓前兩列以立姿投入交火,第三列專司裝填,這樣的想法最終被寫入1791年條令,成為法軍乃至其他諸多軍隊的首選射擊方式。奧軍、普軍等部隊也在利用第三列人員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或是將他們抽出來充當預備隊,或是乾脆用第三列充當散兵,這樣一來,在橫隊只需前兩列參與交火的狀況下,跪姿在射擊方面的優勢也就相應減少了。
▲德國重演團體“第22戰列步兵半旅”展示的法軍前兩列立姿射擊方式
更何況,此時的戰鬥仍需兼顧“火力”與“衝擊”兩大要素,革命-拿破崙戰爭的風氣就是越來越重視戰地機動,而跪姿無疑會影響到射擊結束後的衝擊與反衝擊。蘇沃洛夫對此有過簡述:“任何射擊都以刺刀告終。”讓步兵停止射擊轉而前進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容易,可要是第一列跪在地上,那難度就會進一步提高。就普軍的新舊方陣而言,舊式空心方陣固然擁有一定的火力優勢,可移動起來卻相當麻煩,新式方陣斷然改為實心方陣就是為了提升機動性,自然也就不會保留第一列跪地的古老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