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灘種西瓜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事實上,我國西北地區種植砂田瓜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面積逐步擴大,產業蔚然成風。
據史料記載,甘肅省皋蘭縣的農民首次開創了“砂田栽培法”,之後迅速流傳到其他地區。在大旱之年,一般的土田往往欠收甚至絕收,而砂田裡的西瓜卻生長旺盛,很少絕收,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而穩定的收入。
砂田到底神奇在哪裡?所謂砂田,其實就是在普通田塊上覆蓋一層鵝卵石、細砂、粗砂,碎石的厚度在6~15公分左右,可以起到蓄水保墒、增溫保肥的作用。透過壓砂,當地農民將荒蕪的戈壁灘成功改造成了“瓜田寶地”。因此,砂田瓜也被稱為“戈壁西瓜”、“石頭縫裡長出的西瓜”,瓜田遠遠望去好似一片沙漠綠洲,分外搶眼。
在寧夏中衛,砂田瓜還有另外一種稱呼——硒砂瓜,這裡的西瓜個頭大、汁水多、糖度高、富含硒元素,備受國內市場好評。2018年,中衛硒砂瓜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成為了全國知名的西瓜品牌。到了2019年,中衛硒砂瓜的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90多萬畝,總產量高達180萬噸,創造了20多億的經濟效益。
中衛市戈壁灘上的硒砂瓜田
出人意料的是,砂田瓜為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招來了很多質疑與批評,反對者給出的理由是:砂田瓜的種植對土壤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很大,不利於土地的水肥保持和生態修復,如果長期種植,有可能加劇砂田的老化衰退,最終導致土地沙漠化。
硒砂瓜或將區域性退出壓砂地,這種議論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寧夏區域性地區已經禁止了硒砂瓜的種植。在今年2月25日,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人民政府發表了一則訊息,名為《關於紅寺堡範圍內硒砂瓜地退出種植的通告》,訊息一出就震驚了不少瓜農。該通知明確指出:從2021年起,紅寺堡範圍內的硒砂瓜將全部退出,不再種植,原有的瓜田將恢復成草原植被或者原來的土地用途。
可能很多人都很好奇,砂田西瓜的種植到底有多大危害呢?這一問題還是要從砂田說起。
我國的砂田主要分佈在寧夏中衛,甘肅白銀、蘭州以及定西等地,總面積約有8.6萬公頃。砂田分佈較廣的地區,氣候往往乾旱少雨,日照強烈,大部分地區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僅有200~300mm,年蒸發量卻高達1500mm,區域性地區甚至高達3000mm,是降雨量的10~15倍。
甘肅蘭州大旱
因此,砂田經常發生土壤乾旱和天氣乾旱的現象,水資源愈顯珍貴。為保證產量,區域性地區的砂田瓜有80%都採用南瓜砧木嫁接,以此來防止瓜苗退化,減輕病蟲害。除了嫁接,充足的灌溉也是必不可少的高產要素。砂田瓜一年只種一茬,但一茬就要補灌3次,每畝耗水60個立方(甚至更多),尤其是果實膨大期的7月10日~8月10日,農田乾旱多發,耗水量尤其巨大。
當地農戶為了解決用水問題,往往採用人工機井、引入黃河水等方式進行補灌,用水額度超標,浪費現象嚴重,地下水的安全水位受到了一定威脅。
除了用水矛盾之外,在砂田種西瓜還有以下幾點危害:
第一,人為採砂引發水土流失,土地荒蕪。
老瓜農都知道,新砂地的保水保墒效果比老化砂地要好得多,西瓜的產量也更高,因此很多瓜農對新砂地都青睞有加。隨著砂田瓜產業的快速發展,一些農戶在開闢壓砂地時不按規範取砂,隨意在河道、山腳下開採砂石,一度引起山體崩塌、滑坡,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碎石崩塌
一般來說,砂田在連作5~10年後就會明顯老化,土地肥力大幅下降,需要及時改造翻新。如果砂層的厚度在10公分以下,那麼還可以再次覆砂3~4公分,平均一畝地需耗費砂石20~30方。但如果砂層太厚,瓜苗就無法生長,屆時就只能棄老更新,導致大量的老化砂地退耕退作,最終形成了大片的“撂荒廢地”甚至是“戈壁灘”。
第二,加速砂田土壤老化,水肥流失,不利於生態修復。
在甘肅白銀、蘭州等地,不少瓜農的栽培方式傳統落後,耕作不細緻,將大量土壤帶入了砂層,導致砂層堵塞,加劇了土壤板結。在補水灌溉時,水中混雜帶入推移質和溶解質泥土,同樣會導致砂層含土量增多,透氣性降低。
第三,多年連作種植尤其致命。
關於多年連續種植砂田瓜所造成的生態影響,國內有不少專家學者都進行過專項研究。
王佔軍等學者對寧夏香山地區不同壓砂年限下的土壤生態進行了田野調查,結果發現:土壤的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等營養元素都隨著瓜田種植年限的增長而下降。
開建榮等專家對寧夏中衛市興仁三合村、興仁拓寨村以及香山三眼井村的砂田也進行了研究,壓砂地的耕作年限分別為3年、10年、20年。結果顯示,隨著種植時間延長,土壤的pH、速效磷、有機質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類似的調查研究還有很多,但結果都大致類似:即隨著種植年限的延長,砂地的水分和肥力會不斷流失,微生物種類減少,土壤表現出沙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寧夏已經有所行動。2021年6月30日,中衛市召開了壓砂地退耕生態修復及可持續發展工作推進會,這場會議釐清了砂田瓜與百姓收入、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明確提出了“要堅決有序退出壓砂地種植,依法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口號,為退耕還地拉開了序幕。
從今年開始,寧夏區域性地區先後退出了硒砂瓜的種植,將老化砂地的生態修復放在了首要地位。為了保證農戶的收入,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大力宣傳了金銀花等替代品種,逐步實現了“從硒砂瓜到金銀花”的轉變,為甘肅等地的砂田瓜產業做出了先行典範。
總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保護好了生態環境,農業發展才能可持續。在乾旱、半乾旱的西北地區,生態脆弱而敏感,農業生產更應該注重生態保護,可以嘗試從沙棘、黨參、金銀花等耐乾旱的替代品種上尋找出路,為子孫後代留下“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