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下文簡稱“甲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是由於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和體重減少的病症。多數患者還常常同時有突眼、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等症狀。那麼,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是不是與我們日常吃的加碘鹽有關呢?
這裡面主要涉及兩類群體,一類是健康人群體,另一類是甲亢病人群體。所以在給您奉上甲亢限“碘”飲食小貼士之前,要先說清一個問題:健康人每天吃的碘鹽存不存在導致甲亢的潛在風險?
一、健康人吃碘鹽會罹患甲亢嗎?
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曾經得到過大家的關注。例如,廣東雖然是沿海省份,曾經卻也是個缺碘大省,所以廣東從1996年開始全面採取食鹽加碘來消除碘缺乏病。但同一時間段,患上甲亢到醫院看病的人卻增多了,因此很多醫生和患者對碘鹽是否會有增加甲亢患病率風險產生疑問。但是後來的調查發現,持續進食碘鹽到第五年,甲亢發病率明顯回落,第八年降至食鹽加碘前水平。這表明,“碘”致甲亢是一種階段性反應,並不能因此判定它能直接導致健康人群患甲亢風險升高這個結論。
另外,原衛生計劃委員會曾就《食用鹽碘含量》公開徵求意見,並修改食用鹽中最高碘含量由原來的60 mg/kg降至20~30 mg/kg,使其代替老的國家標準成為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根據調查,全國各地人均食鹽量有多有少:孕婦、兒童、普通人碘需求量各不相同,所以固定值已經難以滿足社會需要,因此將採取“20~30 mg/kg”這一動態數值。這表明我國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碘鹽的攝入有了更加科學的管理。
二、甲亢患者能否食用加碘鹽?
大部分內分泌科醫生會告訴甲亢患者要限制碘的攝入,但“限制”並不代表一點碘都不能吃。記住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含碘量太豐富的藥物或者食物,甲亢病人必須忌口。
比如海帶、紫菜等海生植物;胺碘酮、碘含片之類的藥;或含海藻、昆布、牡蠣之類的中藥,這類東西是甲亢病人必須儘量避免的。
第二,含碘量中等的海魚、海蝦、海蟹等海生動物要少吃,偶爾少量食用不會使病情加重。
注意 ️
如果把食鹽中的碘算1倍,那麼,
①海帶、紫菜、海苔這一類的食物是1000倍左右;
②貝殼類、蟹類是100倍左右;
③魚、蝦、魷魚、烏賊是10倍左右;
④雞精是700倍左右。
第三,對於加碘食鹽來說,需要忌碘的患者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忌諱。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日需攝碘為150~300 μg,我國碘鹽平均含碘量約30 mg/kg。每人每日攝入食鹽5~10 g計算,每日攝碘量約為150~300 μg,而成人碘攝入可耐受上限是每日600~1100 μg。扣除烹調和人體代謝的損失,食用碘鹽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碘攝入的推薦量。
因此,第二個問題我們也有了答案,那就是“甲亢病人適量食用加碘鹽是安全的”,但應儘量避免含“碘”過於豐富的食物或藥物。
到底選擇加碘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
臨床中,經常有患者諮詢飲食中碘的問題,甲亢患者要低碘飲食已經為大眾熟知,那麼其他人呢?生活中,經常聽到周圍有人說:“現在營養這麼好,哪有人缺碘,都是碘過量”“我們住海邊,碘足夠了,不用吃加碘鹽”“加碘鹽吃多了會得甲狀腺癌”……聽到這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說法,很多人都糾結了:我們到底選擇加碘鹽還是無碘鹽呢?補碘需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下面我們就詳細地給大家講解一下。
碘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利用碘和蛋白質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人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機體的代謝活動,促進體格生長和腦的發育,維持人體各項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體內含碘量約15~20毫克,其中一半以上存在於甲狀腺內,當碘的攝入嚴重不足時,體內碘儲備下降,機體合成的甲狀腺激素隨之減少,造成機體代謝不足,生長髮育延緩。
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自哪裡?
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自食物和飲水。
碘的食物來源主要有加碘鹽(含碘酸鉀)以及海產品,主要是海帶、紫菜、海水魚、海蝦等,以及乳類及乳製品、蛋類等食物。
加碘鹽還是無碘鹽?
首先,我們知道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胎兒期和嬰幼兒時期缺碘,會影響大腦發育,嚴重造成呆小症、聾啞、智力低下等。孕期缺碘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成人期缺碘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等。
而我們自身並不能合成碘元素,只能從外環境攝取。中國是世界上碘缺乏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補碘。
食用碘鹽是補充碘營養、預防碘缺乏病最安全、簡便、有效的方式。
沿海地區的居民和營養水平高的大城市是不是需要吃無碘鹽呢?
沿海地區膳食碘攝入量調查結果表明,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區居民中的食用頻率和食用量都很低;沿海地區居民膳食中的碘84.2%來自碘鹽,來自於各類食物的碘僅佔13.1%(其中海帶、紫菜和海魚共佔2.1%),來自於飲用水的碘佔2.7%。如果食用無碘鹽,97%以上的居民碘攝入量將會低於推薦攝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風險很大,因此,沿海地區也需要普及碘鹽。同樣,營養水平高的大城市居民也保證不了經常食用富碘食物。
不同人群的補碘量如何掌握?
採用食鹽加碘是最科學、最可行的補碘方法,也是防治地方性碘缺乏引起甲狀腺腫的最佳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ICCIDD)共同推薦不同人群每天碘的供給量不同:1歲以內50微克,2~6歲90微克,7~12歲120微克,12歲以上及成年人150微克,孕婦和乳母200微克。
我國規定食用碘鹽的碘含量為30微克/克。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鹽計算,理論上可攝入300微克左右的碘,儲存及烹飪過程中可能會損失一小部分,實際攝入碘的量大約在200微克左右。
哪些人群無需補碘?
1)甲亢患者儘量不食用加碘鹽(所含碘酸鉀不易揮發),因為碘會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可能加重病情。甲亢治療初期建議食用無碘鹽,緩解後可購買天然海藻鹽,因為其中的碘加熱後可以揮發。
2)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病)患者儘量不食用加碘鹽,因為碘會加重炎症損傷甲狀腺濾泡細胞。
3)高碘地區的居民無需再補碘,因為長期持續性攝入碘可導致碘甲亢或高碘性甲狀腺腫。
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會發生甲狀腺癌嗎?
回答當然是No。
近年來全球很多國家,無論是否採取補碘措施,無論碘攝入量是增加、穩定還是下降,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增加,並且主要以直徑小於1釐米的微小癌增加為主。很多早期甲狀腺癌,由於過去技術不夠、意識不足,沒檢查出來。
而現在人們對自己健康越來越重視,加之超聲技術飛速發展,越來越多人不滿 1釐米的甲狀腺結節都被篩查出來了,這也造成了人們覺得甲狀腺癌越來越多的假象。而且還有一點:2016年監測結果顯示全國人群碘營養狀況總體處於適宜水平,沒有省份出現人群碘攝入過量。
聽完這些,你說我還是不放心,如果我真的補碘過量會怎樣?對健康有影響嗎?想知道碘過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實不難,因為“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日本人”。
日本人酷愛吃海鮮,就連吃米飯都要外面裹上一層紫菜,因此他們平均每天攝入的碘非常嚇人,排名世界第一。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天攝碘量在150~200微克,但日本人每天攝入量為1 000~3 000微克,是推薦值得6~20倍!中國人如果要靠吃碘鹽攝入和日本人一樣多的碘,需要每天吃50~150克鹽!肯定鹹死了。日本“不明真相”群眾長期攝入這麼多碘,結果呢?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而且很多種癌症的發病率顯著低於其他國家,並且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並沒有顯著高於其他國家。這當然不是說吃很多碘能長壽或降低癌症的機率。但這至少表明“透過食物過量攝入碘”對健康人身體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常見有甲亢、甲狀腺炎等)患者,因治療需要遵照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生活在高水碘地區且尚未改水的居民,他們每天從飲水和食物中已經得到了較高劑量的碘,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鹽。除此之外,我們還是乖乖地吃碘鹽吧。
總之,碘對於人體不可或缺,也並非多多益善,而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必要時需要到正規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