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度量有多大?毛澤東1915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時的校長張幹,曾有兩件事情得罪過毛澤東,但解放後毛澤東不計前嫌,以德報怨,多次資助張幹,甚至盛情邀請張幹來北京做客。
毛澤東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第二年春,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四師是春季開學,一師是秋季開學。
因此,毛澤東重讀了半年預科,到1918年暑假畢業,毛澤東前後總共做了5年半的師範生。1915年,湖南省議會出臺一項新規:從下學期開始,每名學生必須交納10元學雜費。
那些家境貧寒或者得不到家庭接濟的學生自然都強烈反對這條新規。而這時有人透露,這條新規竟然是一師校長張幹為了討好當局而向省政府提出的建議。
於是,學生們迅速把矛頭全都指向了一師校長張幹,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毛澤東親筆起草了一份“驅張傳單”,指出張幹迎上欺下、辦學無方、貽誤青年。
學生們提出“張幹一日不出校,我們一日不上課!”這時,有人向張幹告密,說這份傳單是毛澤東起草的,張幹很惱火,當即決定要掛牌開除包括毛澤東在內的17名帶頭“鬧事”的學生。
所幸對毛澤東最為賞識的一師老師楊昌濟及時出手,他聯手徐特立、方維夏、王季範、袁仲謙等老師,仗義執言、據理力爭,迫使張幹收回成命,但最終毛澤東還是受到記大過處分。
張幹對毛澤東的處理,激起了學生更大的對抗,學生們再次沸騰起來,堅決重申:“張幹一日不離校,我們一日不上課!”面對聲勢浩大的學潮,省教育廳只好最終將張幹免職處理。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1945年。當時的張幹在邵陽市省立六中當校長,他看到報紙上刊登了蔣介石兩次致電毛澤東,請他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於是,張幹也拍了一封電報給毛澤東。
“延安,毛潤之學弟勳鑑:抗日獲勝,建國彌艱,萬懇應召赴渝,贊襄國政,幸勿固執,致失人望。張幹1945年8月21日”
這份電報中要求毛澤東“應召”,這個“召”意思就是把蔣介石當成“皇帝”了,毛澤東則是臣屬;電報中還勸毛澤東“幸勿固執”,似乎說蔣介石要和平,而毛澤東不要和平。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又過了5年,當初那個被張幹“記大過”的刺頭,那個被張幹勸說“應召赴渝”“幸勿固執”的學生毛澤東已經貴為新中國的國家主席了。
而此時66歲的張幹是一所中學裡的算學教員。他想起之前得罪毛澤東的這兩件事,心裡頭真不是滋味,常常惶恐不安,以致夜不能寐,這樣得罪過毛澤東,自己還能有什麼好下場?
還有一件事則是張幹新添的痛苦:他任教40餘年,到1950年時用積蓄購置了一份田產,剛好碰到了土改,他被劃為“地主”,成了革命物件,他眼下連一家六口人的生計也無法維持了。
這時候的張幹貧病交加,老伴也患病在身,一家人生活困窘,甚至到了沒米下鍋的地步。他真的很想寫信給毛澤東,如實袒露自己艱難的處境和心情,可是,他沒臉面寫這個信啊!
1950年10月5日,毛澤東設家宴熱情招待他敬愛的師長徐特立、謝覺哉、王季範和熊瑾玎以及同學周世釗等人。席間,大家談論起當年的一師老校長張幹。
當毛澤東聽周世釗說張幹還在一所中學當算學教員時,大吃一驚。毛澤東對張乾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認為他30幾歲就能當一師校長,而且很會講話,非常不簡單。
徐特立等人都贊同毛澤東的看法,認為當年的張乾的確可以算是年輕有為。大家又紛紛提及當初毛澤東起草的驅張傳單以及張幹要開除毛澤東的事情來。毛澤東聽了反倒頗為自責。
毛澤東認為每個學生交10元學雜費的事情不能歸罪於張幹。周世釗趁機把張幹一家六口的窘困及其愁苦惶恐的心境向毛澤東作了彙報。毛澤東當即表示對張幹這個人應該要照顧。
10月11日,毛澤東致信湖南省主席王首道,要他對包括張幹在內的3個湖南教育界老人家庭給予慰問。於是,張幹家前後兩次得到了1200斤救濟米和人民幣50萬元(舊幣)。
張幹於是提筆給毛澤東寫信表示萬千感謝,一個半月後,令張幹驚喜萬分的是,竟然收到了毛澤東給他的回信。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年秋天,毛澤東還盛情邀請他去北京做客。
張幹在北京愉快地度過了2個月,毛澤東用稿費給他送了日用品一套,在他離開北京前還特意派人送了150萬元(舊幣)和鹿茸精1瓶給他,並特意叮囑他要多多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