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的日子
習慣了有電的日子。
每天晚上,你幾乎都會守在自己的居室裡,看看電視節目或者是看看書;碰上不看書也不看電視的時候,就開啟電腦,或者上網或者把自己思想著的東西往那臺電腦的螢幕上敲。你很少外出,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獨處。生活在城市套間小單元裡的人們,大多也是把門一關,自成一統。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使人口密集、貼近,但同時又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遠。記憶中那種住平房、住大院時的扎堆兒聊天,鄰里之間互贈食物和互相幫著做點什麼事情的日子,已經變得十分遙遠。
也習慣了用電的生活。
開啟電視機看節目;用電飯煲煮飯;衣服髒了就往洗衣機裡扔,按下電鈕之後就不用再去管;用冰箱貯存食物,不需要每天都去市場;覺得熱了,隨手開啟電風扇或空調……電能是奠定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石。電,給人類帶來了不勝列舉的好處,但是在習慣之後,這一切便也變得司空見慣和平淡無奇了。
忽然有一天,電視上播放通知:將要停電三天,維修電網。對於這個即將要停電的訊息,最初,人們並不十分在意。不就是暫停幾天用電嗎?於是,到了停電的日子,住宅樓以及四周的音響、電視機旁白的聲音,傾刻之間悄然中止,就連屋裡電冰箱那細微的“嗡嗡”聲也隨即中止。於是,你生存的空間一下子就變得寧靜、變得透明瞭。接著,時光彷彿停止了、倒轉了,彷彿一下子就回到了許多年以前的鄉村生活。
停電的日子,最初讓你體驗到的是沒有電器造成的噪雜而重歸於寧靜的自然的一份新鮮感。你會油然生出一種對鄉間生活的緬懷和嚮往——因為停了電的城市,正在帶給你一種置身於鄉間般的感覺。
接下來,是沒有電的日子開始給你帶來了種種的不方便:水泵轉不動了,不能往樓頂上的池子裡抽水; 開啟籠頭,也沒有自來水嘩嘩地流出來。你必須用手去搓洗衣服。電腦打不開了,習慣了用電腦工作的你煩得在房間裡踱來踱去,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麼。你必須下樓去拎水。而當你氣喘吁吁地把水拎上樓時,你開始體會到這種體力勞動之艱辛,這時,你始知要珍惜這一點取之不易的水了。
停電的日子是在夏天。傍晚,天色昏暗了,你得點上臘燭。面對著這一苗在昏暗的居室中搖曳的燭光,你那最初的體驗會是一種浪漫、是一份溫馨。可惜,用不了多久,你就會麻木,就會煩燥、無聊和宛惜。停電中斷了許許多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停電中斷了你正在追蹤觀賞的電視連續劇。連續劇中主人翁的命運讓你牽腸掛肚。沒了電燈沒了電視節目,且打亂了你已經形成習慣的生活方式,你在家裡就會覺得無所事事、覺得有點呆不住了。
實在煩悶了,無可奈何之下,你又想到了下樓去和鄰居們在一起扎堆兒聊天,消遣消遣。這些年,人們已經難得為聊天、為消遣這樣的目地而聚集在一起。談世風、談市場物價、談下崗也談各種逸聞逸事,人與人之間在這一刻,居然會顯得那麼貼近。這氛圍,簡直就是讓你重溫了一回昔日住平房時、鄰里之間互贈食物、互相照應時的那份濃濃的人情風俗。
小區、高樓、防盜門、防盜網、單元套間改變了我們的原來的生活方式以及和鄰里交流的方式,卻因著這難得的一次停電,忽然又讓你重溫起了入住高樓套間之前的那些日子。
當年搞階級鬥爭、搞憶苦思甜的那一套做法,距今天已經十分遙遠。現如今,經歷過的人們在回顧它的時候,也許只是當作一種笑談。但細細想來,它的發明者的初始動機,無非是要藉著兩種時態的比照,讓你對現今的世界、現今的生活有一份全新感受,從而加以珍惜。這種作法,除去不光彩的政治目的,似乎也並非無一點可取之處。在停電的日子中,你也許會因此產生種種的比照和聯想。在西方一些國家,據報道已經有了冒險旅遊、有了監獄旅遊等等體驗方式。對於這些特殊的遊樂方式,我們除了想到是商人為賺錢而推出的新招術外,是否還能想到對於參與者來說,為的是經過這種種的剌激之後,可以尋找到一份對現實生活的全新感受。
別去報怨別去煩燥別去惋惜,那暫短的停電的日子,你不妨也把看它成是一種天賜的生活體驗好了!
停電的日子也為恢復供電的日子積蓄著一份喜悅。
三天。三天前停電的日子終於艱難地捱過去了。終於到了恢復供電的時候。電業部門選擇的時間是在晚上的八點。因為這種特殊時段的選擇,恢復供電的一瞬間便產生了它最大的喜劇效果。燈,是一下子就亮了的,一片林立的樓宇便是一片火樹銀花;此時充耳的是一片“嗚啊——哇——”的歡呼聲。
那是公寓四鄰的孩子們為此時到來的光明而驚喜、而歡呼!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