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60%以抑鬱症為表現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被誤診為複發性單相抑鬱症,這可能導致治療不當和症狀惡化。早期治療至關重要,但診斷卻很困難。治療的標準通常需要終生的精神藥理學管理,並且治療有各種各樣的不良影響,當臨床醫生為每個患者量身定做治療方案時,應該考慮這些不良影響。
透過促進與患者的有效溝通,參考診斷標準,並在診斷前和治療過程中使用評估工具,臨床醫生可以識別障礙的指標,建議個性化治療,並幫助患者在人際關係、家庭、學校或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對青少年來說,雙相障礙在很多方面都有負面影響,包括身體和情緒健康、學校和家庭功能、友誼和學業成功。而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這樣年輕患者就可以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幫助管理自己的疾病,從而可能減輕長期後果。
兒童雙相抑鬱的診斷
Findling博士指出,在兒科患者中診斷雙相障礙存在一定的困難。與成人相比,兒童的症狀模式是不典型的,並且可以隨著患者的年齡和發育階段而演變。相同年齡的兒童可能處於不同的發育階段,因此臨床醫生應該根據每個兒童的基線來考慮症狀。
在臨床實踐有用的篩選工具中,兒童抑鬱評定量表修訂版(CDRS-R)被認為是黃金標準。有情緒障礙家族史是兒童BD可能性的重要線索。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物質使用障礙和焦慮障礙。
一項研究報道,在18歲之前發病的BD 患者中,大多數人經歷的首次發作都是抑鬱症狀(13歲前發病的有63.6%首先抑鬱發作,13-18歲發病的為58.7%)。相比之下,成年發病的患者首發抑鬱症狀的比例為49.3%。那些在18歲之前發病的人比那些晚發病的人在前一年報告了更多的情緒發作。
兒童雙相抑鬱的治療
兒科雙相障礙通常需要終生的精神藥理學管理。然而,大多數用於雙相障礙的藥物都有副作用的風險,這對任何患者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尤其是年輕患者,如代謝異常和體重增加。兒童的劑量目標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耐受性的同時達到最佳療效。
目前,FDA批准了兩種藥物,用於治療10-17歲雙相I型抑鬱症患者。它們是奧氮平-氟西汀合劑(OFC)和魯拉西酮。喹硫平通常被用作超說明書治療。
奧氟合劑。Detke 及其同事對10-17歲患者進行了一項為期8周的研究。與接受安慰劑的患者相比,OFC組患者雙相抑鬱症狀顯著改善(P<0.01),但他們的平均體重也增加更多(分別是4.4公斤和0.5公斤;P<.001),食慾、嗜睡、高脂血症、高泌乳素血癥也響應增加。
魯拉西酮。一項對10-17歲雙相抑鬱症兒童進行魯拉西酮單藥治療的試驗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積極治療組有更大的反應(P<.0001)。在第2周,安慰劑和治療組就有了顯著差異。在第6周,魯拉西酮和安慰劑組的體重變化相似(0.74公斤和0.44公斤)。另一項試驗發現,魯拉西酮對錶現為亞綜合徵輕躁狂特徵的雙相抑鬱症兒童患者有效。
在一項評估魯拉西酮對各種精神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和耐受性的研究中,Findling博士和他的同事發現,與高劑量相比,120mg/d以下的魯拉西酮的耐受性更好,尤其是年幼的兒童。兒科患者的不良反應與成人患者相似。一篇關於兒童雙相障礙治療安全性考慮的綜述指出,魯拉西酮的研究沒有提示顯著的代謝影響,如體重增加。與魯拉西酮相關的常見副作用是噁心和嗜睡。
喹硫平。喹硫平目前被FDA批准用於治療兒童精神分裂症和雙相躁狂,喹硫平通常被用作兒童雙相抑鬱症的超說明書使用。Findling博士指出,儘管喹硫平相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發現,當使用CDRS-R作為主要結果時,喹硫平在兒童雙相抑鬱症中的療效並不比安慰劑高。
正如Findling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一項大型多地點研究中發現的那樣,喹硫平和安慰劑之間CDRS-R總評分從基線開始的平均變化是相似的。一篇關於兒童BD藥理學安全性考慮的綜述指出,體重增加和代謝異常與喹硫平有關。
心境穩定劑和抗抑鬱藥。心境穩定劑,如拉莫三嗪、鋰鹽和雙丙戊酸,在對兒童患者進行的小型試驗中,不管是單藥治療,或聯合治療,還是作為輔助治療,都顯示出對雙相抑鬱症有益。應避免使用抗抑鬱藥物單藥治療,因為有誘發轉躁的風險。
結論
Findling博士總結說,臨床醫生可以透過使用診斷標準和了解疾病的縱向、發作性病程來確定雙相障礙的存在並進行個體化治療。
年輕患者從兒科到成人保健的過渡
許多年輕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脫離兒科系統,從而失去了與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聯絡(圖)。這是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因為這一人群容易出現自殺、藥物濫用和危險的健康行為。
圖 按年齡和治療方式分類的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治療的雙相情感障礙青年比例
青年成人在護理方面遇到許多障礙,包括學校畢業、更換住所、成人服務提供者未能參與或滿足青年患者的需要,以及保險方面的改變。成人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往往無法提供適合青年人的服務。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和美國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釋出了一份聯合報告,為醫療保健轉型提供了一個框架。過渡的核心內容包括與患者和家屬的討論,評估患者的準備情況,以及首次成人就診前後兒科和成人臨床醫生之間的溝通。一項對結構化過渡結果的研究發現,與常規護理相比,兒科最後一次就診到成人第一次就診的時間縮短,成人就診次數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