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WBC)是一類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透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白細胞偏低常見於腫瘤患者放化療後,本文帶大家瞭解一下西醫常用升白細胞藥物有哪些?以及它們的藥理、不良反應、聯用禁忌。
1、磷酸腺嘌呤
藥理:磷酸腺嘌呤主要成分為維生素B4,它是核酸的組成部分,在體內參與 RNA 和 DNA 合成,當白細胞缺乏時,它能促進白細胞增生。臨床用於防治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急性粒細胞減少症,尤其是對腫瘤化學和放射治療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藥物不良反應:此藥是核酸前體, 應考慮是否有促進腫瘤發展的可能性, 權衡利弊後選用。
藥物聯用禁忌:苯溴馬隆別嘌呤醇與磷酸腺嘌呤合用,因黃嘌呤氧化酶受到抑制,使嘌呤類藥物代謝延長。如需合用,後者應減量。
2、鯊肝醇
藥理:本品即α-正十八碳甘油醚,為動物體內固有物質,在骨髓造血組織中含量較多,可能是體內造血因子之一。有促進白細胞增生及抗放射線的作用,還可對抗因為苯中毒和細胞毒類藥物引起的造血系統抑制。臨床適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如放射性、抗腫瘤藥物等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症等。
藥物不良反應:偶見口乾、腸鳴亢進、腹瀉
藥物聯用禁忌:尚不明確
3、利可君
藥理:本品為半胱氨酸衍生物,服用後在十二指腸鹼性條件下與蛋白結合形成可溶的物質迅速被腸所吸收,增強骨髓造血系統的功能。適用於預防、治療白血球減少症及血小板減少症。
藥物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藥物聯用禁忌:骨髓惡性腫瘤患者禁用。
4、肌苷注射液
藥理:本品能直接透過細胞膜進入體細胞,活化丙酮酸氧化酶類,從而使處於低能缺氧狀態下的細胞能繼續順利進行代謝,並參與人體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的合成。臨床用於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症,各種急慢性肝臟疾患、肺源性心臟病等心臟疾患;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疾患。
藥物不良反應:常見腹瀉、周圍神經症狀、皮疹、厭食等。
藥物聯用禁忌:利巴韋林、替諾福韋、別嘌醇、更昔洛韋以及一些抗艾滋病藥物等
5、茜草雙酯
藥理:本品具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機制可能為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和加速成熟白細胞的釋放。臨床用於預治因腫瘤放、化療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藥物不良反應:口乾、頭痛、乏力、肝腎功能異常等。
藥物聯用禁忌:尚不明確
6、小檗胺
藥理:本品為促進白細胞增生藥。具有刺激髓細胞增殖作用,能提高造血幹細胞集落因子(G-CSF)的含量,促進骨髓造血幹細胞和粒粗細胞的增殖,並向粒系細胞分化。此外,本品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結核、擴張血管、抗心肌缺氧、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臨床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亦可用於預防癌症放療、化療後白細胞減少。
藥物不良反應:偶見口乾、便秘、頭暈、腹痛、心慌、咳喘
藥物聯用禁忌:暫無相關資料
7、葉綠素銅鈉
藥理:葉綠素銅鈉為造血細胞複合劑,葉綠素升高白細胞的機制,可能與透過提高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並在肝臟在腎上腺功能的參與下使中性粒細胞從骨髓釋放有關。臨床用於急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及白細胞減少症。
藥物不良反應:口乾、腹部不適、蕁麻疹等
藥物聯用禁忌:暫無相關資料
8、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
藥理:本品為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G-CSF)。與天然產品相比,生物活性在體內、外基本一致。rhG-CSF 是調節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細胞因子之一,選擇性作用於粒系造血祖細胞,促進其增殖、分化,並可增加粒系終末分化細胞的功能。臨床常用於放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再障貧血、骨髓發育不良及骨髓移植後的中性粒細胞減少。
藥物不良反應:噁心、血小板減少、發熱、疼痛、頭暈、咳嗽、皮疹、肌肉痠痛、食慾不振、肝酶異常等。嚴重不良反應包括脾臟破裂(症狀包括左上腹或左肩疼痛)、呼吸困難、腎炎等,出現這些情況應立即向私人醫生報告。
藥物聯用禁忌:暫無相關資料
感謝您的閱讀,如需獲得更多藥品相關資訊,敬請關注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