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開邦訊息,1月24日,孟都邊境克茵羌經濟特區開始實行稅收政策,從邊貿商人處收取12類稅費。一名商人瑪梅茵薩邁表示,一噸貨物需要繳納3000緬幣的稅費,其中包括我們沒有使用的電費、倉儲費及下水道清理費。
12類稅收專案分別為道路使用費、停車費、過夜費、下水道清理費、電費、稅費、貨物堆放費、倉儲費、船舶停靠費、碼頭橋樑使用費、垃圾費及河道保護費。
克茵羌經濟特區專案建設副主席吳昂敏登表示,實行稅收政策是邦級政府下達的指示,由縣區政府制定實行。經濟特區綜合費用一噸貨物需繳納2%,現在一噸貨物只需繳納3000緬幣。
出口商人表示,徵收稅費可能會導致孟都出口受到影響,實兌、棟鴿方向相比之下還能減少物流費用。為了促進邊境貿易尋求市場,若開邦政府攜手私人企業,於2015-2016財年共同開展克茵羌經濟特區專案。
克茵羌經濟特區佔地50英畝左右,政府出資達25億緬幣,私人出資13.4億多緬幣,專案總投資高達38.4億緬幣。克茵羌經濟特區距離鄰國孟加拉邊貿碼頭只有4英里的距離,2021年10月份口岸恢復通行後,每個月往孟加拉的出口額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緬甸國內商人往孟加拉出口大量的稻米、魚乾、海鮮、檳榔果、花生等特產。此外,從孟加拉主要進口水箱、塑膠製品、鍋盆及少部分服飾。第三波疫情爆發後,若開邦境內與鄰國孟加拉接壤的邊貿被迫暫停。邊貿關停期間,貿易額損失超過17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