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那段譽和虛竹兩位主角是被金迷調侃為“天龍二掛”,儘管他們的武功成長速度著實驚人,但直至故事結束,他們二人也從未自詡“天下無敵”,尤其是那段譽,書中更是幾次提到他壓根不會武功,只是空有一身內力,接觸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脈神劍卻不知如何駕馭,說他們“開了掛”還真是有些冤枉他們了。
反觀《神鵰俠侶》中的主角楊過,他的成長才真是驚人,起初他幾乎沒有任何武藝,後來卻得歐陽鋒、洪七公傳功,還有古墓派一脈的神功,再到得到獨孤求敗的玄鐵劍法,他的武功已算是達到大成境界,甚至他自詡天下無敵,那麼此時的楊過若身處《天龍八部》時代,又算是幾流高手?
一、無敵於天下的楊過
多數人只知書中“十六年後”劇情部分的楊過是成為了當世五絕之一,但其實他在“十六年前”就已經是不輸五絕的存在了,並且書中幾次提到他已無敵於天下。
比如原著第三十回中,楊過對上了慈恩,就提到這麼一段描述:“慈恩右掌斜劈,欲以掌力震開他劍鋒。可是楊過這路劍法其實乃獨孤求敗的神功絕技,雖年代相隔久遠,不能親得這位前輩的傳授,但洪水練劍,蛇膽增力,仗著神鵰之助,楊過所習的劍法已彷彿於當年天下無敵的劍魔。”
當年的“劍魔”獨孤求敗可是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未嘗一敗,一生難求一敵手,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無敵,而這裡提到楊過已堪比獨孤求敗,可見其實力之強。
不僅旁白提到,在原著第三十二回中,楊過自己也對自己的武功水平有過主觀的評價,原著道:“這日閒著無事,漫步來到獨孤求敗埋劍的山崖之前。縱躍上崖,看到朽爛木劍下的石刻:‘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心想:‘我持玄鐵重劍,幾已可無敵於天下,但瞧獨孤前輩遺言,顯是木劍可勝玄鐵重劍,而最後無劍卻又勝於木劍。龍兒既說須十六年後方得相見,這漫漫十餘年中,我就來鑽研這木劍勝鐵劍、無劍勝有劍之法便了。’”
所以楊過此時的確是世間難逢敵手的狀態,可能在《神鵰》時期稱雄,未必能在《天龍》時期稱雄,不是嗎?
二、天龍時代的武學境界
跨書論武不是關公戰秦瓊?還真不是,金庸在新修版《射鵰英雄傳》中就明確提到降龍十八掌是由蕭峰和虛竹傳下的,打通了各部作品之間的關聯,讓他們處於同一個世界觀中。
而透過《天龍八部》的劇情來看,書中的一些設定的確是遠超其他時代的,比如金庸自己就在第十回末尾提到段譽的六脈神劍、鳩摩智的火焰刀以及一些少林指法已達魔幻境界。
又如天山童姥返老還童的能力在周伯通看來就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足見兩個時代武林整體水平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神鵰》時代無敵於天下的楊過在《天龍》時代還真未必能橫著走。
三、《天龍》時代的三流高手
儘管金庸沒有明確為書中角色的實力進行分級,但讀者卻是總結出了一套角色實力分級,《天龍八部》中的一流高手無疑就是“一僧、二掛、三老、四絕”,即掃地僧、段譽、虛竹、蕭峰、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天山童姥、李秋水以及無崖子這十人。
筆者這裡提到的一流、二流、三流自然都是指的讀者心中的定位,而非書中角色的看法,若以書中角色的視角來看,甚至連嶽老三都是一流高手。
而以讀者視角來看,二流高手則是丁春秋、遊坦之、段延慶、慕容復、枯榮、玄慈等角色,至於其他高手,自然只能歸類為三流了。
而楊過當年在得到玄鐵劍之後,書中有這麼一番描述:“楊過十餘年前使那玄鐵重劍之時,兵刃已有七十餘斤,這頭猛虎軀幹雖巨,也不過是一百數十斤重,他提在手中,渾若無物。”
正所謂“一力降十會”,一位武林高手的力量是能反應他的實力的。
而在《天龍八部》中有位三流高手也展現過自己的力氣,那人便是蘇星河。
原著道:“蘇星河走到大樹邊,提起樹旁一塊大石,放在玄難身畔,說道:“大師請坐。”玄難見這塊大石無慮二百來斤,蘇星河這樣乾枯矮小的一個老頭兒,全身未必有八十斤重,但他舉重若輕,毫不費力地將這塊巨石提了起來,功力確真了得,自己武功未失之時,要提這塊巨石當然並不為難,但未必能如他這般輕描淡寫,行若無事。”
蘇星河不過三流高手,甚至多數人討論《天龍八部》中的高手時壓根不會想到他,然而他的力氣卻與那重劍時期的楊過幾乎無二,這裡固然不能看出兩人力量的上限,卻是能從客觀反應兩個時代高手的實力差距。
楊過若是到了《天龍》時代,怕是隻能與書中的三流高手一較高下,別說“一僧、二掛、三老、四絕”,怕是遠不及丁春秋、遊坦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