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被近代西方人類學家定義為黃種人。實際上不少東亞人膚色很淺,色值比歐洲人還淺白,基因研究發現,東亞人的淺膚色,緣於約15000年前的基因突變。
一、OCA2 等...基因的突變,導致了遠古東亞人的膚色變淺。
具體基因位點的突變狀況為:東亞人所對應的基因位點rs1800414,由原始型T突變為C,這個突變,造成了東亞人淺膚色的產生。這個突變型在漢族的比例超過50%,但在南亞語族群中,則明顯降低(在柬埔寨人中約佔21%)。
根據(CMDB專案)百萬中國人基因資料庫統計:
洛杉磯華人(24例樣本)【突變型C:約佔68.8%,原始型T:佔31.2%】
丹佛華人(85例樣本)【突變型C:約佔56.5%,原始型T:43.5%】
當前測檢使用者中,該等位基因統計頻率為:【突變型C:56.34%,原始型T:43.66%】
北京漢族(45例樣本)【突變型C:約佔63.3%,原始型T:佔36.7%】
日本人(86例樣本)【突變型C:約佔55.2%,原始型T:佔44.8%】
古吉拉特人(88例樣本)【突變型C:約0.57%,東南亞原始型T:99.43%】
Yoruba人(60例樣本)【突變型C:0%,東南亞原始型T:100%】
二、根據千人組基因資料專案的研究,推算出該突變發生的年代約為距今15220± 2400年,對應現代人祖先北上遷移的舊石器時代,該淺膚色突變,經歷了自然選擇並得以保留、擴散。
初步研究認為,該淺色突變的產生,與北方高緯度地區,寒季時間長,日照時間短,人體對維生素D的生成需求等因素有關。
阿伊努人的身體特徵為:身材矮,面板較白,毛髮濃重,在早期人類學研究中,一度被以為是白種人。
與阿伊努人四萬多年前共祖的,居住在南亞安達曼島的遠古兄弟支系後裔:尼格利陀人。
身體特徵為:身材矮小,成年男性1m4~1m5,膚色黑。
三、而造成歐洲人淺膚色的是其他基因SNP,比如基因位點rs16891982【G】、rs1426654【A】、rs1042602【A】。這些淺膚色基因,產生年代大約也是一萬多年前,到距今七八千年前才普遍變白。其產生也與當時的氣候條件、環境變化有關。
常見淺膚色北方女性↑
普通膚色的高加索人種女性↑
白晰膚色的歐洲女性↑
抖音網紅--膚白美女
。。。。。。。。。。。。。。。。。。
資料: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genetic data (CMDB project): Los Angeles Chinese (24 samples) [Mutant C: about 68.8%, primitive T: 31.2%] Denver Chinese (85 samples) [Mutant C: about 56.5%, primitive T: 43.5%] Among the current domestic users, the statistical frequency of this allele is: [mutant C: 56.34%, primary T: 43.66%] Jing Han nationality (45 samples) [Mutant C: about 63.3%, primitive T: 36.7%] Japanese (86 samples) [Mutant C: about 55.2%, primitive T: 44.8%] Gujarati (88 samples) [Mutant C: about 0.57%, Southeast Asian primitive T: 99.43%] Yoruba (60 samples) [Mutant C: 0%, Southeast Asian primitive T: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