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春節看了《水門橋》,再一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21年10月,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在丹東看了《長津湖》,記得這部片子在赴朝的火車上,有那麼一段情節是伍千里點兵,伍萬里成了志願軍第七穿插連第677名戰士。一下子就想到了《士兵突擊》裡面許三多加入鋼七連的場面,許三多是鋼七連第4956個兵。看上去,長津湖兩部曲中的七連和《士兵突擊》中的鋼七連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士兵突擊》中講到鋼七連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是三名戰士九死一生歸來才保留下了番號,第七穿插連即是鋼七連的前身。(看了一些文章,有人猜測,七連的歷史原型是志願軍第9兵團第27軍80師240團3營7連;也有人推測,七連的歷史原型是第39集團軍機步116師347團7連。不管如何考證,這終究是編劇蘭曉龍的創作,但是我想,這樣的連隊是真實存在的。)
於是把《士兵突擊》當做長津湖兩部曲的續集,又看了一遍,共30集。《士兵突擊》劇中恰逢中國軍隊現代化改革,開始裁撤整編陸軍,鋼七連首當其衝,鋼七連是該團最好的連,不僅作風硬朗,而且成績卓著,錦旗和榮譽掛滿了辦公室,連裡面多名師級優秀個人,包括班長神槍手史金。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優秀集體,首先被拆分了,最後留下高連長和許三多留守,然後高連長去了師偵營,只留下許三多一人留守,一直堅持了半年。為啥要首先拆分鋼七連呢?《士兵突擊》後面給出瞭解釋,是在許三多因為戰場殺人受刺激之後,返回老部隊找戰友敘舊時,給出瞭解釋。有這麼幾個地方:
(1)指導員帶許三多在營區見到紅六連在舉行和鋼七連一樣的新兵入職儀式,指導員解釋說這都是繼承了老七連的作風,鋼七連當年的刺刀職能被分散到各個坦步連,加強了部隊的單兵和一線單元的作戰能力
(2)老七連原先的基層幹部都成長起來了,分散到各個連隊,基本上都上調了一級,例如指導員擔任了一營教導員,高連長擔任了師偵營營長
(3)老七連一線的戰士到其他部隊也成為了骨幹。成才把936基地變成了訓練場必經之地,許三多成了特種部隊老A的主力…
因此看來,上級領導充分利用軍改的機會,把一個優秀團隊化整為零,提升了整個師團的作戰能力,讓人才得到了發展,對於個體而言有些失落,甚至是痛苦,對於小團體來說,直接清零,但是對於整體而言,卻提升了作戰實力,這不失為一件好事!
英雄逝去,精神永存!
經過水門橋一戰,穿插7連只有伍萬里一人從陣地上全須全尾回來,他唯一的要求是重建7連
許三多是鋼七連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個兵
燃燒自己,點亮他人的史金,後面再也沒有出現
鋼七連在大裁軍中被撤掉了番號,全連只剩許三多一人留守,這個結局也和伍萬里有許多相似之處
相關資訊:
《長津湖》裡的七連,究竟是不是鋼七連?(長津湖戰役七連)
15個走心細節,《水門橋》看破防了
張貼在個人興趣、個人感悟、影視標籤:伍萬里、伍千里、蘭曉龍、士兵突擊、水門橋、許三多、長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