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上問了幾家,也沒問到賣鞭炮的,沒有炮竹聲,過的年不是年,節不是節的”。老爸從電動車上往下拿著東西說著,嘴裡嘮叨著,手也沒閒著。
“不放炮過的清靜,也乾淨了,往年弄得到處都是炮紙,燒鍋都怕突然響了。”他和老媽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
往年我媽愛把燃過的鞭炮紙拿去燒火做飯,燃炮時總會有些漏網之魚,隱藏在燃過的炮紙裡,燒火做飯時就在鍋底下“嘭”一聲響了,嚇我媽一跳。這些在農村都是見怪不怪的,習以為常了。
大年初五了,我爸還想如往年一樣,開啟大門放鞭炮,迎接財神,送送窮神。
用他的話來說,過年就得有個過年的樣子,過節就是過節。特別是初五迎財神的日子,對於我們這些想發財找不到門路的人家,更得過的隆重點,討個好彩頭。
這不老爸老媽又開始準備包餃子了,猜不錯的話,一會就該喊我剁肉調餡了。
今天大年初五,又稱“破五”,所謂“破”,就是破除、破掉,打破。
從初一到初四,我們被各種規矩約束著,就為了圖個吉利,怕觸了黴頭,新的一年過得不順利。到初五這天,這些規矩和講究都破除了,沒有了,該幹啥就幹啥,諸事順利。
但是初五這天,為了迎接財神,送窮神,無論貧富,還有幾個老傳統要尊重,喜迎財神發大財。
一、吃餃子
初五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剁餃子餡也要剁得驚天動地,要讓街坊鄰居聽到剁餃子餡的聲響。用我媽的話來說,這是在剁“小人”,動靜不能小了。
捏餃子也得捏多點褶子,捏得結結實實,這是在“捏小人嘴”,捏住小人嘴了,把小人吃掉,這一年就能順順利利,沒有是非。
這就是俺這豫東地方的習俗,聽說其它地方吃“攪團”,也是寓意著新的一年平安順遂。
【白菜餃子餡】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又名“百財”,現在人送禮都開始送白菜了,不過是用翡翠雕刻的,寓意著送“百財”,有“財源廣進招百財”之意。
今個咱給大家分享一道白菜餃子餡的做法,說說白菜到底該不該用鹽殺水。
餃子好不好吃 ,功夫全在調餡上,用料水代替蔥姜 ,那調出來不是一般的香。
1.鍋裡放八角、 花椒加水,小火慢熬出香味來倒出來晾涼。
蔥姜都切碎, 把汁榷出來,然後把料水倒進去, 反覆地抓抓揉揉,浸泡個幾分鐘。
2.白菜只要葉不要幫 ,切碎粒。往紗布裡一倒 ,使勁搦搦 ,殺殺水,然後倒出來淋上熟油拌勻,既能增加香味 ,還能鎖住營養 ,不出水。
3.五花肉餡已經提前剁好了,咱分次往裡面打蔥姜料水,一直把餡都攪拌至水分被完全吸收。
蔥姜料水去腥增香的效果更好,同時還能使肉餡更加的滑嫩飽滿,把肉餡調的水潤潤類 ,開始調味:加鹽、 雞粉、 胡椒粉 、小磨香油、生抽提鮮 、老抽上色。
順著一個方向, 快速地攪均,把肉餡攪至黏滑 ,上勁以後再摻配菜。
無論是調哪種餡,都要遵循先打肉餡再拌菜的原則,這樣肉餡才能達到緊實成團的口感。
拌勻以後再反覆摔打幾分鐘 ,讓肉餡更有彈性,最後撒上蔥花, 薑末,用200度的熱油激一下,,用鍋蓋蓋住, 省的香味流失。
再次攪拌摔打均勻 ,這香噴噴的餃子餡就能包餃子了。
看到沒有,白菜餃子餡不需要用鹽殺水,照樣香。
初五這天迎財神,還有幾件事別忘記做:
第一、開門迎財神
既然不能放炮,咱把門窗都開啟,把財神迎進來,動動手的事,迎財神的儀式就有了。
第二、送窮神
“送窮神”各地說法都不太一樣,有初五送窮神的,也有初六送窮神的。
唐代|姚合,曾有首《晦日送窮》: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不過這個晦日,指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從這首詩可以追溯到唐朝就開始有“送窮”這一說法了,送窮的傳統是一直都有的。
還有一種傳說:姜子牙的老婆馬氏嫌貧愛富。原話是這樣說的,姜太公未發跡之時,逼著姜太公休了她。姜太公姜子牙成仙后,她又找了回來,就被封成“窮神”了。
除夕迎神時把她迎了回來,年一過馬溜地把窮神給掃地出門了。
送窮神咋送呢,就得把家裡的邊邊角角都打掃乾淨,免得窮神藏在角落裡沒有掃出去,這一天也該細緻地把家中打掃一遍了。
初一不掃地,初二不掃地,初三、初四還不掃地,到初五了再不掃,家就不像家了。老祖宗這規矩也還行,每天該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著美好的寓意,就連不掃地都能說成是聚財,咱不佩服都不行。
我是阿飛,祝大家新年快樂,在走親訪友之際,別忘記今天是初五,開啟大門迎財神,拿起掃帚掃窮神,虎年萬事大吉,順風順水財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