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古往今來
描寫月色都不盡相同
事實上
月亮本身的顏色更接近於暗灰色
月球第二人奧爾德林的腳印 圖/NASA(美國航天局)
“月亮本身並不發光。它透過反射太陽光而被公眾看到,月亮的顏色是根據自身反射光的顏色決定的。
平時看的月亮之所以有不同的顏色,是因為月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會受到散射和折射。”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
那麼,你知道嗎
我們看到不同顏色的月亮
大多與地球上的大氣活動有關呢!
“銀月”
亮黃色
古有詩云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今有文描
“一輪圓潤而又皎潔的月亮”
“皎潔”=明亮潔白
成為了人們對月亮的固有印象
而這種情況往往見於
天氣晴朗之時
當太陽光被月亮反射到地球大氣層
透過大氣時
反射光遇到塵埃、水汽比較少
“七彩之光”都沒被消掉
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銀白色
“黃月”
黃色的月亮
同樣常見
甚至在美術界
擁有自己的固定ID
"月亮黃"(Moon Yellow)
這種現象是因為
太陽光被月亮反射到地球大氣層
透過大氣時
水汽和塵埃會阻攔
波長較短的青光、藍光和紫光
剩下的光混合在一起
就呈現出黃色
Tip:我們之所以會看到亮亮的月光,是因為黑暗的夜空成為了我們的參照物。事實上,月亮只能反射10%左右的太陽光,也就是說月面的反射率其實並不好。但是人在看東西時候,不僅會用眼睛看,還會用“大腦”看,物體周圍的參照物會影響到人對顏色的感知。
“紅月”
紅月亮,有時又被稱為“血月”
此時的月亮
亮度變暗 顏色變紅
這是一種神奇的天象
月全食
2018年1月31日 月全食 拍攝/韓大洋 後期/呂景天
當太陽、地球和月球
處在一條直線上時
地球擋住了太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的光
即整個月球落在地球的影子裡
就會發生月全食
而我們眼中紅色是
地球大氣層對太陽光的折射、散射
以及月亮對太陽光的反射作用所致
地球大氣層=折射體
使得部分太陽光
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生方向偏折
而射向原本的“黑月亮”
而在太陽光被地球大氣層折射的過程中
波長較短的光易於被各種微粒散射
而波長較長的紅光不易被散射
因而紅光能夠穿出大氣層到達月亮表面
再被月亮反射回地球
“如果月球的個頭再大一些的話,那麼就不是紅血月,而是‘彩妝’月了。”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程師韓大洋
“藍色月亮”
可不是那個洗衣液的牌子哦!
而是天文曆法中的一種特殊現象
指當一個季度當中出現4次滿月時
第3個滿月才會被稱作藍月亮
Q: 為什麼一個月會出現兩次月圓?
A: 根據曆法計算,滿月一般是每隔29.5天出現一次,而現在用的公曆曆法則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例外),因此會出現一個時間差,造成一個月內出現兩次月圓現象。不過,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因為曆法的時間差導致的一個現象。
一個季度同時4次滿月的現象
每隔2年或者3年
才會出現一次
新年夜看見它
需要間隔19年
下一次出現的日期
至少要到2028年
“藍月”
與上一個不同
這一回!真的是月亮的顏色了
不過要闢謠!
它的出現可不是饑荒的象徵
而是因為
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等災害產生的
煙霧和塵埃顆粒
在地球大氣層中集結對光的折射
間接造成的
除了大氣層當中所懸浮的具有一些大量的灰塵顆粒以外,同時大氣當中還得夾雜著一些小水珠的情況下,月亮看上去才會是藍色的。
——物理學家
而這種災害的出現
古時往往會造成莊稼收成不好
發生饑荒
因此常被世人所誤會
黑月
相信大家都沒見過黑色的月亮吧!
小編也沒見過!
因為這不過是
新聞媒體給新月賦予的一個新名字
它其實是指一個月內出現的
第二個新月
通常發生在二月份
因為二月份最多隻有29天
“黑月”一詞也被用來描述
一個季節四個新月中的
第三個新月
當“黑月”出現時
由於月亮距離地球最遠
此時背對著人類的月亮正處於陰暗面
人們並不能看見它
一般每隔34個月
黑月亮就會出現一次
“彩月”
為什麼天空多雲時的月亮
有時看起來是彩色的?
這種現象被稱為“月暈”
別名“毛月亮”
是由月亮反射的光線
透過由許多大小相似的水滴
組成的透光雲層時
發生的衍射現象
由於不同顏色的光有不同的波長
每種顏色的衍射也不同
它的出現
一般預示著要颳風下雨
萬千世界
處處都藏著氣象的秘密
收藏好這份
未來重要的天象日曆
那些還沒有發現的
跟著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來源: 中國氣象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