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我國領導人的不斷付出,我國人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但是當時在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仍然受到外力的侵略,並且日子也變得越來越不如意。比如當時的越南生活就是非常艱辛的,因為這件事情胡志明才悄悄地來到了我國並前面見毛主席,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援助。
雖然當時我國仍然是比較貧窮的狀態,但是在面對周邊國家情況如此悲慘的境地還是慷慨解囊,為越南的軍隊提供了一些支援,並且準備派出一部分軍事顧問來到越南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軍隊。
領導爭執,確定人選
在面對這一個問題是當時的中央領導進行多次討論,最終決定必須得派一個級別夠高的高階指揮員來到這個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和對方進行接觸。但是當時在具體派誰去的時候不同的領導之間卻產生了一些爭執,最終還是周恩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讓陳庚來擔任這個職務。
要知道這一位革命前輩在戰爭時期為我國所作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多的,他曾經創作過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對於越南當時的情況是非常適合的。並且他在作戰的時候非常靈活,能夠根據不同的戰況來捕捉戰機,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前往越南自然能夠起到最好的效果。也正因如此,在過了兩天的時間之後他開始隨著代表團一起來到了越南。
在這一位革命前輩來到了越南之後當然也受到了越南領導的歡迎,隨後在雙方的會議上雙方充分地交流了意見,而對於越南所提出來的想要在中越邊境發動一場戰役的想法這一位革命前輩也非常贊同。隨後透過對於實戰的考察這位革命前輩更是發現敵人的力量相對來講還是比較薄弱的,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勇猛,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於接下來的戰鬥他自然會更有信心。
和越南領導意見相左
但是在接下來佈置具體戰術的時候這位革命前輩和越南的軍隊領導卻產生了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按照越南當時領導的想法是覺得必須要佔領大城市,但是這一位革命前輩卻覺得之前在戰鬥的過程中沒有辦法來對敵軍的大城市造成衝擊,所以即便是繼續這樣作戰也沒有辦法來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也正是由於雙方的意見產生了不統一的情況所以導致戰鬥計劃一直沒能落地實施,後來還是在越南部隊的高階領導支援之下讓他的計劃能夠透過。不過即便如此在越南軍隊之中仍然有很多人的內心之中充滿了疑問,不知道來自於中國的軍事顧問是不是真的能夠帶領他們取得優秀的戰果。
一時疏忽,越軍功虧一簣
不過事實勝於雄辯,在接下來軍事計劃進行實施的過程中最終把敵人打得節節敗退,面對這樣的情況這位革命前輩才終於放心地去休息,但是等到第2天之後卻發現越南的軍隊又開始和敵人處於僵持的階段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這位革命前輩更是感覺到不能理解,在通過了解情況之後才知道原因。
原來是當時的越南軍隊在打入到了城市之後覺得不能繼續在這裡當活靶子。而這位革命前輩卻覺得必須得堅守陣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勝利的結果,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但是在這位革命前輩回去休息之後越南軍隊卻沒有這樣做,最終才會導致又和敵人開始進行僵持了。
雖然這一次的戰鬥沒有取得預料之中的成果,但是卻讓越南的軍隊對於這位革命前輩更加信服,所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所取得的進展就變得越來越好了。最終在這位革命前輩的指揮之下,終於消滅了所有的敵軍,這位革命前輩也終於回到了祖國。
在新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有很多革命前輩付出了無數心血,並且把敵人打得節節敗退。比如陳賡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革命前輩,不僅在祖國的戰場上取得優異成績,在指揮國外友軍作戰的時候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