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不少行業都迎來了巨大改變。就拿購物和支付方面的變化來說,從以前只能去實體店購物,只能用現金支付,到現在一部手機就能搞定一切。對老百姓而言,買東西、付款已經十分便捷化了。
當然新興行業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一些傳統行業遭到淘汰。因為任何行業都在不斷髮展進步,一味停滯不前是很容易被市場拋棄的。就拿實體店來說,如今生意有多淒涼大家有目共睹。要知道以前開店根本不愁生意,“一鋪養三代”的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了。
而現在滿大街店鋪轉讓的訊息,越來越多的中小實體店倒閉,可見生意已經不好做了。與此同時還有一行,也面臨了危機。全國各地不少站點接連關閉,不少老百姓都擔心未來這一交通工具會不會消失。
至於我們上面說的這行,就是客運站了。全國各地的客運站接連關閉,就連北京、廣東這些地方都無一例外。放眼如今的出行市場,火車、高鐵、飛機、網約車,可供老百姓選擇的出行工具數不勝數,反而是昔日最受歡迎的大巴車,已經很少看到了。
之所以市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出行工具,其實都是為了提高出行效率,同時提高乘坐舒適感。而高鐵就是這樣的存在,不僅大大縮短了出行時間,而且乘客體驗感也不錯,可以說大部分人出行首選都是高鐵。
這樣的轉變導致人們對客車的需求不斷減弱,除了一些上了年紀不會用高鐵購票的,基本上是沒什麼人乘坐大巴車的。而客運車沒有了客流量,只能不斷縮減開支最終關閉。按照全國各地客運站的營業情況來看,虧損佔據一大半,有些虧損過於嚴重的只能關停了。
其中還包含已經在市場經營了幾十年的客運站,也就是深圳沙井汽車站,早在2021年8月1日起就正式關閉了。要說為什麼客運站一夜之間就不受待見了,其實原因早就浮現了。
第一點原因就是交通工具多樣化,這些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一方面是老百姓的選擇變多,另一方面不少家庭都買了小汽車,出門自己開車還是很方便的。
第二點原因就是客運站自身存在的弊端了,以前不少客車都是私人承包的。由於不是公家的,導致經常出現隨意漲價的情況。逢年過節乘客變多,這些大巴車的價格就胡亂上漲,引起了很多乘客不滿。有些客車已經十分破舊了,也不想著修理一下,提高乘坐舒適感。
時間一長大家也就不願意坐大巴車了,反正乘坐高鐵也貴不了多少錢,如何選擇是一目瞭然的。不過由於客運站迎來的“關停潮”,很多人擔心從此大巴車在市場會消失不見。短期來看並不存在這一可能,雖說坐大巴的人是少了,但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要市場有需求,客運站就不會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