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條關於三代人創造財富的老話:第一代人創業,第二代人守業,第三代人敗業。但事實上,幾百年來亞洲超級富豪們的發家史告訴我們,四代人才是一個完整的輪迴。第一代人為家族建造核心資本,第二代人加強與政治家們的關係,使財富在政治勢力的庇護下不斷擴大,第三代人在第二代人的強勢干預和監督下,不得不努力守護父輩打下的“江山”,到了第四代人才將家族企業毀於他們之手。
只用一代人的努力就將一個家族變成超級富豪家族並不多見,而在一個經濟受到政府嚴格管控的地區更是不可能發生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華僑的作家王賡武說到:“我至今還沒見到一個苦力出身的商賈。”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去建立一個完整的商鋪,所以第一代人為第二代人積累的資本尤為重要。
儘管如此,那些超級富豪們還是一貫標榜自己出身卑微,所有財富都是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泰國最富有的商人、泰國前任總理他信·西那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無論是在公開演講或是政府的出版物裡,西那瓦都把自己說成是一個苦孩子,父母辛勤工作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但事實上,他信·西那瓦是著名的納蘭王朝的後裔,1932年前他的家族經營著國家徵稅的工作,後來又經營絲綢,金融,建築以及房地產等,西那瓦本人也是當地最好的學校的畢業生,又取了一位將軍的女兒。他在警察局的職位不斷獲得升遷,又陸續獲得國家給予的經營特許權。作為第二代人的他信·西那瓦,他的起點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很多。
在香港,亞洲首富李嘉誠總喜歡說自己是教師的兒子,其父1940年身無分文來到香港。在他的長江實業的官方網站上說到:“為了扛起維持家庭生計的責任,李先生不到15歲就輟學,在一家塑膠貿易公司找了份工作,每天工作16個小時。1950年,他的勤奮、謹慎、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讓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香港長江實業。”但事實上,李嘉誠讀過幾年書,然後到香港舅舅那裡工作。舅舅的家族有著香港的中南鐘錶有限公司。後來李嘉誠又娶了舅舅的女兒,得以繼承舅舅的企業。所以李嘉誠實際上所經營的企業事實上是屬於他岳父或者說舅舅的,李嘉誠只是進一步發展了企業。
在超級富豪們的發家史上,和其他老闆聯姻是很常見的。新加坡的李光前在1920年和陳嘉庚的女兒結婚,之後在老丈人的公司當了七年的財務主管,一直到最後獨立經營自己的公司。香港迴歸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是東方海外航運公司的創始人,他與上海顧氏家族的女兒結婚,成了有錢人。在新一代的超級富豪裡,鄭裕彤因為婚姻關係而進入了香港著名的周大福珠寶,這個公司至今仍是他重要的私人公司,近些年,在中國大陸也是隨處可見周大福珠寶。
不知道各位讀者對於超級富豪的發家史是如何看待的,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