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水門橋》的熱映,第7穿插連成了一支深入人心的部隊。編劇蘭曉龍對於7連,可以說情有獨鍾。從《士兵突擊》到《長津湖》、《水門橋》,7連的故事一脈相承。雖然他們的原型,是所有為國征戰的人民軍人,但是在抗美援朝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個7連,其英勇程度,一點都不比電影中第7穿插連差。這就是39軍116師347團7連,也就是著名的“鋼鐵7連”。
輝煌的戰績
鋼鐵7連,誕生於陝北,是一支歷史悠久的王牌連隊。他的上級單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116師,這是一支最純正的“紅軍部隊”。從上到下,116師的所有中高階幹部都是老紅軍。所以在歷次戰爭中,116師都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同時,這支部隊也是軍中著名的“大功部隊”,旗下的不少戰鬥單位都有專屬的榮譽稱號。比如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中的“神槍手4連”,以及“先鋒連”346團1連、“常勝連”346團4連。當然最著名的,還是咱們的主角——鋼鐵7連。
1950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而39軍,也在軍長吳信泉的率領下,首批入朝。1950年11月1日,39軍在雲山戰役中,利用靈活的戰術,一舉擊敗美軍美騎兵第1師第8團,斃傷俘美軍1800餘人,繳獲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火炮119門。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和美軍正面接觸,39軍贏得漂亮。而這場戰鬥中,116師347團7連小試牛刀,表現出色。
1950年11月27日,39軍和美軍交戰於上草洞地區。116師作為主攻部隊,準備殲滅美軍25師24團。但在總攻之前,他們突然接到司令部的命令,說是放棄進攻。不過此時師長汪洋認為,此時“口袋”已經形成,不打太可惜了。於是他請示志司,希望自己單獨完成作戰。在得到批准後,116師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最終造成敵人一部投降。
錯誤的情報和艱鉅的任務
第三次戰役開始之後,39軍作為突擊部隊,一舉跨過三八線,向南朝鮮首都漢城進發。此時美軍第八集團軍老司令沃克剛死,新司令李奇微剛剛接手,正可謂青黃不接,難以抵抗志願軍的進攻。於是美軍部隊大步後撤,不敢正面對抗志願軍的進攻。
在距離南朝鮮首都漢城僅3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釜谷裡的小鎮。這是一個重要的三岔路口,如果志願軍掌握了這裡,就等於打開了漢城的大門!於是上級要求116師347團,以急行軍的速度,火速前往釜谷裡。根據情報,駐守釜谷裡的是一個南朝鮮的“連隊”,用一個團去攻擊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很快,部隊到達了釜谷裡。一營副營長傅學君帶著3連開始進攻,結果越打越覺得不對勁。敵人的火力太兇猛了,槍法也太準了,3連很快就出現了大量傷亡!傅學君趕緊派人偵查,結果得到了一個讓人吃驚的結果:駐守釜谷裡的部隊,是一個“聯隊”,也就是一個團,而不是一個連。而且,士兵構成也不是南朝鮮軍,而是英軍的精銳——皇家來復槍團。
英國皇家來復槍團,也是一支傳統勁旅。在二戰期間,他們曾經是英國將軍蒙哥馬利手中的王牌。而且,這支部隊以擅打陣地戰著稱,每一名士兵的槍法都極其精準。
既然這樣,那仗就不能按照原來的計劃打了。後來347團的首長經過研究決定,讓347團7連去攻佔一些位置重要的制高點,並且堅決守住,等待後方支援部隊的到來,共同圍殲敵人。
頑強的阻擊戰,成為指揮官的司號員
接到命令後,7連連長厲風堂、指導員張鼎和,立刻就帶著部隊衝了上去。此時的7連其實並不滿員,僅有85名戰鬥人員。就這麼點兒人,要面對敵人一個團的衝擊,壓力可想而知。但是,只要敵人還在,任務就在,7連的指戰員義無反顧。
厲風堂是一個機智的指揮官,他很快發現敵人撤退時,馬路上排起了長長的車隊。他知道,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扼守住公路,讓敵人的車動不了,就可以阻止他們撤退。於是他馬上選定了公路邊一個並不很高的制高點,在上面建立了簡易的陣地,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車隊。
英軍很快就發現了7連。為了打通這段咽喉要道,他們調集了大量炮火和飛機、坦克等重灌備,輪番對制高點狂轟濫炸。轟炸間隙,他們就組織突擊隊向7連發起進攻,意圖消滅對手,佔領制高點。很快,7連陣地上的冰雪就被炮火的高溫化為了泥水,戰士們只能趴在水中阻擊敵人。雖然條件不利,7連仍然一次次地打退了敵人。
幾輪衝擊之後,敵人改變了戰略:他們一邊繼續牽制7連火力,一邊用火炮和重機槍切斷了7連和團部的聯絡。7連的彈藥補給接濟不上,火力密度立刻大減。但即便如此,志願軍戰士們仍然利用精準的槍法封鎖著路面。英軍使出渾身解數,仍然是既衝不破封鎖,也攻不上7連的陣地。
英軍在氣急敗壞之下,更加瘋狂的往7連陣地上傾瀉著彈藥。一塊不大的面積上,落彈竟然達到了5000發!7連的戰士畢竟是血肉之軀,很快就出現了大量的傷亡。先是指導員張鼎和犧牲了,接著是所有的排長們也部犧牲了。連長厲風堂發了狠,親自用重機槍掃射衝上來的敵人。結果一顆炮彈在他身邊炸響,重機槍廢了,厲風堂也被氣浪打得飛了出去。
“連長受傷了!”司號遠鄭起趕緊飛奔過來,扯下一塊布便開始給厲風堂包紮。厲風堂緩緩地搖搖頭,然後眼神堅定地看著鄭起。他此時,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但是鄭起卻讀懂了連長的意思:幹部都損失光了,該鄭起這個共產黨員來擔負起指揮作戰的責任了!
最後時刻,和吹響黎明的軍號
也就1分鐘左右,厲風堂永久的閉上了眼睛。鄭起含著眼淚,把剩下的戰士都召喚到了自己身邊。清點之下,發現還有13個人。鄭起用低沉的說道:“陣地是連長他們交給我們的,我們必須要守住,不能丟他們的臉。”他將13個人分作了幾個戰鬥小組,輪番作戰,爭取將敵人拖到最後一刻。
很快,戰鬥又開始了。面對敵人螞蟻群一般的進攻,鄭起帶領戰士們不停地開槍,並且大喊:“同志們,打!打勝了,明天我們就能進漢城了!”靠著頑強的意志,7連又打退了敵人的6次進攻。不過此時,已經又有6個戰友犧牲了,而且大家也都沒有彈藥了。
鄭起知道,再這樣下去絕對守不住,必須要解決彈藥問題。他冒著危險,趁著夜色摸下山去,從敵人屍體上搜集子彈和手雷。很快,他就拿回了十幾條子彈帶。7連的彈藥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
很快,敵人的新一輪進攻開始了。這一次,他們的人數比前幾次還要多,而且還叫來了6輛坦克,對制高點進行重點攻擊。鄭起知道,這恐怕是最後一戰了。他將僅剩的一點乾糧分給大家,說道:““陣地是同志們用血換來的!不能讓敵人奪去!”說著,他拿起一條步槍,嫻熟地上好了刺刀。剩下的7名戰士也都照做了,隨時做好了和敵人肉搏的準備。
突然,鄭起推開眾人,跑到陣地最顯眼的地方,拿出軍號,用盡全力吹了起來!
嘹亮的軍號聲響起,正在衝鋒的英軍被嚇了一跳!按照以前的戰場經驗,衝鋒號一響,就代表志願軍準備進攻了。那麼很顯然,對面的敵人是得到了增援!區區幾十個人自己尚且奈何不得,真要是來了大部隊,那還了得?不知是誰開的頭,一片一片的英軍突然調轉身形,向山下跑去。
正在這時,347團的增援部隊也趕來了。他們和7連的戰士們一起,在鄭起衝鋒號的伴奏下,將英軍趕回了公路。此時,志願軍的迫擊炮發出了怒吼,公路上的英軍車隊陷入了一片火海。最終,英軍“皇家來復槍團”的一個營被殲滅在了釜谷裡。百年曆史的世界名旅,也成了志願軍的手下敗將。
釜谷裡阻擊戰,7連幾乎全連陣亡,但卻在對自己不利的陣地上,頑強地堅守了一天一夜。“鋼鐵7連”的名號,響徹朝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