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空襲和反空襲是重要的戰鬥組成部分;沒有強大的空中力量,或者沒有防空能力的一方往往被降維打擊,比如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軍隊、利比亞衝突中的利比亞政府軍等。
近幾十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利用其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在許多國家的領空肆意妄為。即使對於中國來說,我們的空中安全也不是高枕無憂的。
1994年我軍效能最好的防空雷達居然被美軍飛機戲耍,使我軍徹底認識到自身在電子戰技術方面的落後,之後奮起直追終於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那麼1994年華南上空究竟發生了什麼,我軍之後又如何破解這一技術難關呢?
朝核問題引來美國干涉,我軍核潛艇遭遇險情
要說1994年美國軍機為何要入侵中國領空,得從朝鮮核問題說起。
在冷戰時期朝鮮在蘇聯的援助下建造了小型輕水反應堆,並在80年代開始建造一座5兆瓦的石墨反應堆。
但在美國和韓國看來朝鮮就是要用民用核反應堆為幌子,掩護其發展核武器;就是所謂朝核問題的濫觴。1992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朝鮮達成協議:朝鮮停止石墨反應堆計劃,而美國則承諾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供其發電使用。
然而到了1993年美國見朝鮮孤立無援,就拒絕履行之前和朝鮮簽訂的協議。朝鮮惱羞成怒宣佈重新營建石墨反應堆,並不再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這給美國提供了干涉朝鮮半島,乃至整個遠東局勢的藉口。
於是1994年6月美國國會有人主張對朝鮮動武,而10月美國“小鷹”號航母開進了黃海。
照國際法慣例艦隊進入相對狹窄的海域,應該先向周邊國家通報。特別是1993年“銀河”號事件後,中美關係已經降至冰點毫無互信。然而美國卻沒有同中國打招呼,就張牙舞爪地把航空母艦開進了黃海。
更加惡劣的是當時我軍091型403號核動力攻擊潛艇遠航後正返回基地,被美軍飛機發現了潛望鏡。美國人大喜過望,決心趁機收集我軍潛艇聲學訊號等機密。
於是從美軍航母上起飛的兩架S3B反潛機不斷在我軍潛艇上空進行騷擾,強迫我軍潛艇下潛。接下來美軍飛機又投擲了聲吶浮標,對我潛艇進行精密定位。
儘管美國人主要目的是為探測我軍潛艇效能,但其過程已經對我軍潛艇和艇員造成了巨大威脅。
我軍基地接到潛艇求援電報後,馬上起飛兩架殲七戰鬥機試圖將美反潛機趕跑。然而美國人卻篤定我方不敢首先開火,竟然利用其滯空時間優勢和我軍戰鬥機玩起了躲貓貓。
更過分的是航母上起飛了兩架F14戰鬥機來支援,我軍也只好派出了兩架蘇27和兩架殲八戰鬥機。
據美國飛行員事後說,中國戰機已經打開了火控雷達。
眼看其陰謀難以得逞美航母只好叫回艦載機,一場潛在的危機過去了。
一計不成又生毒計,我軍雷達站遭遇巨大危機
而同樣是1994年臺灣當局藉口“千島湖事件”操縱輿論,開始阻礙兩岸民眾的文化交流;特別是7月份臺灣當局出版了《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公然開始否定其“一箇中國”的原則。
為了表示對其不滿和顯示我方軍力,1994年10月我軍在舟山群島附近進行了代號為“神聖94”的大規模演習。然而這對剛剛收手的美軍來說,是另一個羞辱我軍的機會。於是美國航母編隊很快南下,監視我軍演習並試圖收集資訊。
於是1994年10月27日,我軍青島雷達站突然發現整個螢幕上出現了近200個目標。
這些目標幾乎是憑空出現的,而且飛行方向由東北向西南就更讓人非常困惑。我軍緊急起飛數架殲七戰鬥機,去現場進行目視確認。
然而地面指揮員焦急地坐在話筒旁邊,等來的卻是飛行員報告沒有任何發現。這也太奇怪了,難道是出現了外星飛行器?於是我軍戰鬥機又進行了第二輪巡查,卻只發現了一個疑似目標。
10月29日我南京軍區雷達的螢幕上,居然也出現了幾百個不明目標。我方地面指揮員發現這些目標是突然出現在雷達螢幕上,而且方向同樣是東北向西南;立刻判斷出這可能是美國人在搗鬼。
於是這次我方只派出了兩架殲八戰鬥機去進行現場核實。最終找到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美軍的航母艦載機EA-6B。
美軍戰機電子戰能力強大,兩次竊取我軍無線電秘密
相信大家都會疑惑這美國飛機會分身術嗎,為什麼我們的雷達會同時顯示出200個甚至更多目標呢?
解放軍高層對此非常重視,立刻要求國防科工委進行分析。經過軍內外專家18天的努力,終於推算出了干擾的機理並研製了樣機進行驗證。
而試驗結果更加令人吃驚,當時美軍飛機在鹽城上空入侵我國領空達50公里,而我軍雷達站事實上已經癱瘓。而那架飛機也不是普通的戰鬥機或攻擊機,而是美國當時主力電子戰飛機EA-6B。
在影視劇當中無論是二戰時期還是現代空戰,我們看到的都是硬殺傷。也就是用機炮和導彈攻擊敵機,或用導彈炸彈攻擊地面目標。
但自從人類開始用雷達搜尋天空中的飛機,針對雷達進行干擾或反制的技術就開始出現。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對德國轟炸時,就首次使用金屬箔條製造假目標來干擾德軍雷達。
二戰之後美軍利用其強大的電子技術優勢開始研發專用的電子戰飛機,到了EA-6B實際上已經到了第三代[1]。
EA-6B是在A-6E攻擊機的基礎上改造的電子戰飛機。透過加大了駕駛艙容納一個駕駛員和三個裝置操作員。機身內部增加了一個大型電子裝置艙。
在垂直尾翼上面設定了一個ALQ-86接收機/偵測系統莢艙。而其最重要的武器,便是機翼下掛載的四個ALQ-99(V)大型電子戰吊艙[2]。
1994年時我軍遭遇到的電子攻擊事實上是EA-6B首先用機尾的偵測系統,收集到了我軍雷達的訊號;經過電腦分析和處理之後,再用大型電子戰吊艙傳送回去。
由於我軍雷達發射的功率正常情況下只有很少一部分會被目標反射回來,並被接收處理後顯示在螢幕上。所以當EA-6B發射出遠遠超過正常情況下其反射回的雷達訊號時,我軍的雷達系統就一下子被“晃瞎”了。
這其實是個非常危險的訊號。幸好兩軍並未交戰,所以我軍只是被美國人戲耍了一下。如果兩軍已經處在交戰狀態,那麼1架EA-6B就可以假扮成一個大型攻擊機編隊,消耗我軍寶貴的先進防空武器。
要知道當時我軍一共只有24架蘇27,連對抗小鷹號航母上搭載的F-14和F-18都非常困難。美軍這兩次電子攻擊的目的也非常明顯:找出中國沿海地區的大型雷達站位置,以及雷達波訊號特徵。
到了1996年我軍在臺海演習之時,前來干涉的“小鷹”號航母又起飛了4架EA-6B電子戰機,妄圖趁機竊取更多的我軍雷達和通訊方面的機密。
當時我軍在東南沿海的雷達、通訊網路再次都大規模干擾和壓制,但這次解放軍已經有所準備沒有慌亂。見我軍沒有上當,美軍又利用電子戰飛機偽造出一批戰機正飛向內陸的假象;企圖引誘我軍新部署的導彈火控雷達開機。
但我軍已經識破其企圖令其無功而返。不過這次交鋒仍然暴露出,當時中國電子戰能力同美軍的差距已經無法靠現有裝備來彌補。
正視差距奮起直追,我軍終於能夠一雪前恥
1994年和1996在兩次同美軍電子戰交鋒的慘敗,給我軍以當頭棒喝。我們之前在國土防空和抗美援越中,也多次同美軍的空中力量交鋒。
但那時美國的電子戰手段相對來說處在早期階段,所以我軍對電子裝置和操作手法略作改進就能進行反制。
可到了1994年雙方在電子戰能力的差距,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程度。臺海危機之後我軍認識到,現有裝備同美軍相比存在巨大的技術差距;即使和臺灣空軍相比,在雷達和電子通訊領域也不在同一梯隊。
之後我軍緊急從俄羅斯購買了相關的武器,但更重要的還是要提高我們自身的雷達和電子戰能力。
於是1998年我國開始和以色列合作購買的費爾康雷達系統,準備安裝在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運輸機上。
然而該專案開始之後,美國忽然跳出來阻止。顯然以色列不可能忤逆美國,只能在2001年支付違約金後將該預警機賣給了印度。2003年我軍決定自己研製新型預警機,並在2007年裝備了全部空警2000預警機[3]。
另一方面在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發生之後,美軍肇事的那架EP-3電子偵察機強行降落在海南基場。雖然現在想起來無比屈辱,但美國飛行員貪生怕死;寧可把飛機降落在中國機場也不肯自毀飛機,給了我軍一個提升電子戰能力的天賜良機。
於是我方一面和美國人談判,要求其只能用大型運輸機將拆解後的飛機運回;另一面集中國內全部專家,迅速對這架飛機的裝置進行分析並收穫頗豐。
進入新世紀之後在軍費投入增加和國內電子產業大發展的促進下,我軍電子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讓美國人非常驚訝的是,2011年中國的殲20戰鬥機成功首飛並迅速形成戰鬥力。
要知道以F22為代表的新一代先進戰鬥機。不但要具備對雷達的隱身能力,而且本身還是一架強大的電子戰飛機。
因為要想盡量減少被敵方雷達偵測的機率,F22必須先利用雷達和其他電子裝置對敵地面雷達、乃至空中的預警機進行電子偵測,以盡最大可能繞過這些雷達。
即使敵方有機動雷達突然開機,也能利用機身的電子戰裝備對其進行反制。那麼目前中國的殲20理論戰鬥力並不輸給F22,這就足以說明該機也擁有了不啻於該機的強大電子戰系統。
目前我空軍已經裝備了以殲轟七為平臺改進而來的“電戰豹”,兩艘航母上搭載的的殲15D艦載電子戰機,以及去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出現的的殲16D型電子戰機。
雖然平臺和動力不同,但這三款平臺全部是重型戰鬥機;均可以攜帶現代化大型電子作戰吊艙,以及反輻射導彈之類的攻擊武器。
其中殲15D和殲16D既能電磁壓制,也可以從空中打擊敵雷達平臺;甚至利用強大的電磁壓制能力,可以對抗在我國周邊出現的F35隱身戰鬥。
此外我國也研發相當於EP-3那樣的大型電子飛機。不但有以運8為平臺的運8電子干擾機,可以在我軍編隊遠海訓練時提攻伴隨掩護。而功能更強大的圖-154大型電子戰機,則可以在敵領空外進行電子偵察。
同時我空軍也加強了戰機本身的電子對抗能力,比如殲10系列、殲11系列以及殲16戰鬥機,均可以攜帶電子作戰吊艙。
尤其是殲11系列和殲16掛載點多,在掛載電子吊艙的情況下並不影響其它武器的掛彈;因此即使出現專業電子戰機未能及時支援的情況,目前的主力機型也具備了極強的電子攻防能力。
2017年美國海軍第7艦隊司令約瑟夫中將就公開表示:中國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全方位的電子戰能力。
就在去年年初,美軍又一架EP-3電子戰機進入我東海領空試圖收集資訊;結果我軍出動一架運8電子干擾機同其鬥法,終於將其擊敗驅逐。
當時在附近還有我軍空警2000預警機、空警500預警機,和空潛200反潛機、運8電子偵察機提供支援並收集訊號,成功演練了“多型電子戰飛機的協同戰術”。
可以說我軍目前已經擁有了僅次於美軍的強大電子戰能力。
不但1994年那屈辱的一幕不會再上演,而且還能將中國周邊的美軍戰機隨時驅離,為我國的空中安全築起了堅固的長城。
參考文獻
[1] 美國海軍EA-6B電子戰飛機退役 服役44年.中國新聞網.2015-06-09
[2] 王洪,21世紀初美軍唯一的EW支援干擾飛機EA-6B,《電子資訊對抗技術》, 1997(6):7-53
[3] 中國空軍相控陣雷達預警機:空警-2000.中國武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