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26日,75歲的前民國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與27歲的胡友松舉行婚禮,然而當證婚人宣佈他倆結為夫妻時,胡友松的內心卻充滿了迷茫與矛盾,她在日記中寫道:
“我的心陡然一疼,藉口身體有些不舒服,跑到樓上的臥室,淚如泉湧……”
胡友松為什麼要嫁給比自己大48歲的李宗仁?他們婚後的生活如何?大家好,我是學史知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宗仁與胡友松的故事:
提起李宗仁,很多人應該都非常熟悉,李宗仁出生於1891年,是民國政府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也是“桂系”首領,國民黨一級上將,特別是在北伐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我們今天並不是要介紹李宗仁的生平,而是要重點說一說李宗仁的感情生活,他的一生共有三任妻子,每一任妻子都有很多故事,特別是第三任妻子的身上還有很多謎團。
我們先簡要說一下李宗仁的前兩任妻子,李宗仁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李秀文,她和李宗仁一樣出生於1891年,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婦女,不識字、沒有文化,也是李宗仁虧欠最多的女人。
李秀文和李宗仁在1911年舉行了舊式婚禮,後來還給李宗仁生下了兒子李幼鄰,但李宗仁婚後很快就入伍參軍了,李秀文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和公婆,這對夫妻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很短。
隨著李宗仁在外面發展得越來越好,接觸的各類女人自然越來越多,1922年李宗仁的部隊奉命駐防廣西桂平,在這裡他認識了一位非常有文化的知識女性——16歲的郭儒仙。
郭儒仙出生於1906年,自幼聰明伶俐,據說她做任何事情都喜歡爭第一,有時候甚至不拿第一決不罷休,因此她很早就上了女子學校,並勵志做一名出類拔萃的新女性。
當她與李宗仁相識後,很快就被李宗仁的魅力吸引了,李宗仁同樣非常重視這位有文化的女性,郭儒仙憑藉美麗的外表和淵博的學識,在短時間內就成了李宗仁的得力助手。
就這樣,李宗仁與郭儒仙談起了戀愛,並在1924年結為了夫妻,在二人結婚時李宗仁特意給郭儒仙取了一個新名字:郭德潔。
也就在這時候,李宗仁的原配妻子李秀文找了過來,原來在李宗仁準備與郭德潔結婚時,他就給父母寫了一封信。
李宗仁在信中對父母說,他已經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摯愛,同時他還提出要結束與李秀文的舊式婚姻,並希望父母把他的想法,轉告給不識字的李秀文。
本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種舊式婚姻也就直接結束了,可是李秀文一直對公婆特別孝順,在家裡任勞任怨,還為李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所以李宗仁的父母對李秀文格外疼愛。
於是,李宗仁的父母在接到兒子的信後,就派李秀文去桂平找李宗仁,當李秀文得知李宗仁要與自己結束婚姻時非常難過,但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聽公婆的話來到了桂平。
李宗仁見到李秀文後,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和排斥,反而安慰起李秀文,說自己之所以娶郭德潔,主要是外面社交比較多,需要郭德潔協助自己,甚至還囑咐李秀文不要多想。
隨後,李宗仁就把郭德潔帶來見李秀文,郭德潔見到李秀文後,還非常懂事地給李秀文倒茶,看著比自己年輕漂亮又知書達理的郭德潔,李秀文也就默認了這個事實。
此後,郭德潔就一直陪伴在李宗仁身邊,她憑藉自己出色的社交能力,確實為李宗仁提供了很多協助與支撐,而且她還透過自身的努力,為丈夫贏得了好名聲。
比如,郭德潔最著名的就是積極投身慈善,大力發展兒童福利事業和教育事業,她先後創辦了德智中學和兒童福利院,全力幫助那些無家可歸和沒有學上的孩子們。
此外,郭德潔還隨軍擔任過青年婦女隊長,以此鼓舞士氣,就在郭德潔協助李宗仁的同時,李秀文也很快在李宗仁的安排下,帶著兒子李幼鄰到香港讀書,後來又回到廣州讀書。
由於郭德潔不能生育,只能領養了一個名叫李志聖的孩子,所以李幼鄰是李宗仁唯一的新生骨肉,李宗仁自然對李幼鄰格外疼愛,會經常過去看望李秀文母子。
但李宗仁早就與李秀文沒了感情,二人唯一的紐帶就是李幼鄰,所以他倆更像是親人和朋友,後來李秀文回憶說,她在30歲以後就沒有了家的快樂。
李秀文還說,她從不會和李宗仁爭辯什麼,更不會去頂嘴,而是一直在忍讓李宗仁,因為她害怕李宗仁討厭她,進而不再搭理她……這些話道盡了李秀文的心酸與無奈。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李秀文一直有兒子陪伴在身邊,而且兒子李幼鄰還非常懂事,即使在長大結婚後,也帶著媳婦一起孝敬李秀文,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1949年12月,李宗仁帶著郭德潔飛往美國,李秀文隨後和李幼鄰輾轉多地,並在1958年也來到了美國。
李宗仁與李秀文時隔8年終於又見面了,然而他們也只是相互照應、各住各的,不過兩家的孩子李幼鄰和李志聖卻相處得非常好。
1965年,李宗仁與郭德潔回國並在北京定居後,郭德潔收養的孩子李志聖則留在了美國,與李秀文和李幼鄰住在一起,李秀文一直像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呵護著李志聖。
而回國僅半年的郭德潔,就因為乳腺癌病逝在北京,年僅60歲,在李宗仁的三任妻子中,郭德潔是陪伴李宗仁時間最長的,但也是壽命最短的。
1973年,李秀文按照李宗仁的遺囑回國定居,1992年6月,李秀文去世,享年101歲,她是李宗仁三任妻子中壽命最長的,她的一生飽經滄桑,但還好晚年生活幸福,兒孫滿堂。
那說完了李宗仁的第一任和第二任妻子,我們就要說一下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胡友鬆了,胡友松的人生經歷也非常傳奇,甚至還留下很多謎團。
按照胡友松自己的說法,她出生於1939年的上海,是著名影星胡蝶的女兒,至於誰是她的父親,胡蝶從未跟她說過,由於胡蝶與戴笠產生過感情糾葛,所以有人盛傳她的父親是戴笠。
但直到今天人們依舊對於胡友松的身世爭論不休,因為胡友松說自己出生於1939年的上海,可公開資料顯示胡蝶在1937年至1942年期間一直在香港,似乎不可能在上海生下胡友松。
而且,後來胡蝶一直在香港定居,直到1989年4月才去世,胡蝶生前也從未跟人提起過自己有一個私生女胡友松。
不過由於特殊時期很多資料已無法考證,也無法證明她不是胡蝶之女,所以本文采用胡友松的自述,來講述這件事情。
胡友松說,她出生後胡蝶給她取的名字叫胡若梅,她的童年生活非常苦,母親胡蝶由於各種原因,在返回香港時並沒有帶上她,而是把她託付給了軍閥張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
同時,胡蝶還給她留下了一箱珠寶,不過後來都被沈文芝揮霍了,而且沈文芝在不高興的時候,還會經常打罵她,因此她非常討厭沈文芝。
胡友松在讀完初中後,就到護士學校學習,後來又先後在北京結核醫院、積水潭醫院、復興醫院當護士,並徹底與沈文芝斷了聯絡,而且她還把自己胡若梅的名字改為胡友松。
胡友松說,她之所以改這個名字,是想讓自己像松柏一樣挺拔獨立,永遠不要倒下去,不過她雖然長得非常漂亮,但她的出身非常特殊,所以並沒有合適的人願意娶她。
就這樣時間來到1966年6月,此時胡友松已經27歲了,在經歷兩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後,她依舊單身,可以說這個年齡在當時絕對是“大齡剩女”了。
並且由於出身問題,她的生活一直過得不如意,她後來回憶說,那段時間她的壓力非常大,她一直感覺自己像是被什麼壓著,始終喘不過氣來。
也就在胡友松最不如意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活動,胡友松遇到了著名記者、翻譯家張成仁,張成仁瞭解了胡友松的近況後,就朝胡友松要了一張照片,說要給她介紹工作。
由於胡友松以前就認識張成仁,並且她也知道張成仁的能量很大,所以她非常高興地挑選了一張自己的近期照片交給了張成仁。
其實,張成仁要胡友松的照片,並不僅僅是想給她介紹工作,而是想把她介紹給李宗仁,因為當時李宗仁的第二任妻子郭德潔,在3個月前去世了。
可李宗仁的兒子在美國,沒人照顧他,李宗仁一個人生活非常不便,李宗仁之前的秘書程思遠等人見此非常擔心,就想幫李宗仁找個伴。
然而,程思遠送過去60多張女性照片後,李宗仁卻一個也看不上,一次偶然的機會,程思遠把這件事情跟張成仁說了,隨後張成仁就遇到了胡友松,於是他就要了一張胡友松的照片。
當張成仁把胡友松的照片交給程思遠後,程思遠又把這張照片拿給了李宗仁看,李宗仁見到胡友松的照片後,突然感覺眼前一亮,對這個年輕的女護士非常滿意。
於是,在程思遠和張成仁等人的安排下,胡友松順利來到李宗仁家裡面試,當然了此時的胡友松仍然以為是去工作,並不知道李宗仁已經相中她了。
對於胡友松來講,李宗仁是一位響噹噹的大人物,與自己遙不可及,更沒有想過要嫁給這個能當自己爺爺的男人。
胡友松後來回憶說,當她聽說要去見李宗仁時,感到十分費解,她雖然聽說了李宗仁回國的訊息,但從不認為自己能與李宗仁有任何交集。
然而,讓胡友松沒想到的是,當她見到李宗仁時,發現李宗仁沒有任何架子,而且還非常和藹地與她握手,並對她說:
“從今天開始,你當我的保健秘書吧!”
聽到李宗仁的話後,胡友松微微一愣,她沒想到面試竟然這麼簡單,不過當時她並沒有想好,是否要接受這份工作,這時候李宗仁就說要給她100元的月薪。
聽說一個月能掙100元,胡友松又是一愣,因為當時她在醫院當護士,一個月只能掙幾十元,100元的月薪對於她來講實在太高了,不過胡友松並沒有立即回答李宗仁。
李宗仁見胡友松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在與她聊了一會天后,就派人用汽車把胡友松送回了家,同時還給胡友松包了一個紅包,囑咐她好好考慮一下。
當胡友松心事重重地坐著汽車回到家,並開啟紅包時徹底愣住了,因為李宗仁在紅包裡竟然足足放了400元。
400元是什麼概念呢?這些錢在當時,足夠胡友松花一年了,可以說這個待遇對胡友松來講絕對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除了錢之外,李宗仁也是胡友松所仰慕的大人物,於是胡友松經過一整晚的思想鬥爭,最終還是決定辭去醫院護士的工作,來到李宗仁家裡當保健秘書。
胡友松來到李宗仁家裡工作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顧李宗仁的生活起居上,由於胡友松之前是護士,所以非常會照顧人,自然讓李宗仁非常滿意。
李宗仁也對胡友松格外關照,甚至可以說是極為親切,二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微妙起來,但當時胡友松並沒有往那方面想,不過沒多久,程思遠就私底下對胡友松說:
“將軍回國不久,夫人就病逝了,他年紀大了想找個伴,我看將軍對你格外關照,怕是喜歡上你了吧!”
聽了程思遠的話後,胡友松羞得滿臉通紅,她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可程思遠把事情點明後,胡友松似乎也覺得李宗仁對她有著別樣的感情,但她一時無法判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此後,胡友鬆開始心事重重地工作起來,又過了幾天,胡友松在照顧李宗仁時,李宗仁突然握住胡友松的手,非常親切地對她說:
“小胡姑娘,我想讓你和我一起走過我的餘生,你願意嗎?”
胡友松曾設想過無數場景,但她從沒想到李宗仁竟然會如此直接,她腦中瞬間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李宗仁,只能非常慌亂地掙脫李宗仁的手,過了一會兒才結結巴巴地說:
“這太突然了,您讓我想想……”
胡友松說完就找藉口跑回了家,由於之前有程思遠的話做鋪墊,所以胡友松對此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但當李宗仁徹底說破這件事情後,胡友松又陷入到糾結之中。
胡友松認為能嫁給李宗仁這樣的大人物,絕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畢竟她之前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可胡友松也擔心別人說她“攀高枝”,並且李宗仁的年齡還足足比她大了48歲……
不過,隨後胡友松就釋然了,嘴長在別人的身上,他們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反正自己不貪圖李宗仁的名利與金錢,只要自己做得好,那就不怕任何人說。
最終,胡友松還是決定嫁給仰慕已久的李宗仁,1966年7月26日,她和李宗仁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婚禮,不過為了防止各種流言蜚語,胡友松專門發了一則宣告:
“我是李將軍的伴侶,也是他的秘書,我只負責照顧他的日常生活,至於李將軍的財產和家裡的鑰匙,我一概不管……”
婚禮當天的李宗仁和胡友松絕對是幸福的,這場婚姻也是他們二人的選擇,可當二人真的結婚了,胡友松卻忍不住地跑回到臥室中流淚。
她的眼淚中充滿了迷茫和辛酸,特別是當她回顧過去27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時,似乎也透露出無奈與苦楚,還好接下里的生活終於可以穩定了,這種哭也是一種喜極而泣。
而且,胡友松在與李宗仁結婚後的那段時間裡,她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因為李宗仁真的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後來,據胡友松回憶說,李宗仁非常寵愛她,甚至經常在深夜裡,從自己的臥室悄悄地來到她的床邊,幫她蓋好偶爾滑落的被子。
李宗仁也會經常坐在她的床邊,靜靜地望著她熟睡的面龐,不過最開始胡友松也會耍小脾氣,她曾對悄悄來看她的李宗仁說:
“我神經衰弱得厲害,聽不得任何聲響,晚上別來吵我!”
面對胡友松的小脾氣,李宗仁並不生氣,而是報以微笑後靜靜地離開,不過李宗仁依舊會經常過來看她,而且對她也非常照顧。
有一次,胡友松突然肚子疼了,李宗仁急忙幫她找醫生看病,特別是在聽說了一個吃4兩南瓜子會緩解疼痛的偏方後,李宗仁不管是否有用,竟然真的為胡友松準備了南瓜子。
於是,當第二天早上胡友松醒來時,一睜開眼睛就看到自己的床頭放了一盤南瓜子,就在胡友松疑惑時,李宗仁微笑著走進來說:
“丫頭,我昨晚已經把瓜子仁嗑出來了,你快吃吧,吃完了就不疼了……”
看著眼前的瓜子仁和李宗仁和藹的面龐,胡友松感動得哭了,自從嫁給李宗仁後,她的生活改善了很多,而且也得到了足夠的尊重,特別是李宗仁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更讓她滿足。
而且,李宗仁非常注重細節,他與胡友松結婚不久,就將二人的合影沖印出很多張,然後將這些照片寄給國內外的親朋好友,並在每張照片上都親手寫下了:“這是我的夫人胡友松!”
可以說,正是因為李宗仁真心喜歡胡友松,才會如此急切地將這份幸福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同時也表明李宗仁對這樁婚事非常滿意。
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969年1月30日,78歲的李宗仁因身患肺炎永遠地離開了胡友松,此時他倆結婚還不滿3年……
李宗仁在臨終前,緊緊地握著胡友松的手不願鬆開,並且淚流滿面,這裡面既有對胡友松的不捨,也飽含著對胡友松未來生活的牽掛,因為胡友松才30歲,她未來的路還很長……
據程思遠等人回憶說,李宗仁戎馬一生,是一位鐵骨錚錚的硬漢,無論經歷什麼都不輕易落淚,他的一生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他母親去世,另一次則是臨終前對胡友松的牽掛。
在李宗仁的葬禮上,胡友松哭得昏天黑地,她雖然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她才剛剛適應與李宗仁的婚姻生活。
1985年,胡友松從中國歷史檔案館退休後,就開始學習國畫,成了知名畫家,她的作品曾受到很多書畫家的好評,後來她還擔任過李宗仁紀念館的名譽館長。
1995年,56歲的胡友松在北京廣濟寺皈依佛門,法號妙惠居士;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在山東德州金山寺去世,享年69歲,胡友松在晚年寫的自傳中曾這樣評價自己:
“我的一生不算失敗,也不算成功。”
胡友松的前半生過得顛沛流離,後半生過得簡樸低調,沒有留下一個後人,也沒有留下一分錢財,她在臨終前只留下了一聲嘆息,用以概括自己的一生。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李宗仁逝世後,他的親生兒子李幼鄰,曾在母親李秀文活著時,就公開評價過胡友松:
“在我父親最後的日子裡,是她(胡友松)照顧的,我非常感謝她,她是我們李家的人。”
李幼鄰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講,堵住了所有的流言蜚語,也是對胡友松最大的肯定,然而胡友松在大好青春年華,嫁給了大自己48歲的老人,幸福與否或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認為胡友松這一生是虧還是不虧呢?歡迎留言討論,如果喜歡,別忘了點贊關注我,您的支援是我碼字的最佳動力,謝謝大家!
文/學史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