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5歲的王凱接到了日本體檢中心打來的電話,電話中他得知自己的肺部影像不佳,讓他在國內再複查一遍。
彼時他的父親剛剛因肺癌去世,王凱即便是對自己的身體再自信,也不敢對這件事不重視。
在拍攝《英雄本色2018》時,王凱突然接到了家人的電話,電話那頭,是妹妹在通知他父親的病情,聽到她欲言又止,王凱便知道了父親的身體狀況。
從19歲離家開始,王凱與父親的交流就漸漸變少了,父親給他的父愛偉岸如山,但他卻從來不會主動表達,因此父子倆感情雖深,但總有隔閡。
為了多陪陪父親,那段時間他經常從劇組請假回家,就連朋友想去劇組探班,都要被他推脫,他想盡可能將自己空閒的時間都留給父親。
後來王凱父親的病情進入晚期,王凱請假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以至於再跟導演請假時,他都覺得非常不好意思。
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沒能跑得過病魔的速度,父親最終因肺癌去世,去世前最大的遺憾是還沒有看見他成家立業,不過即便如此,王凱也已經是父親最大的驕傲。
從當年聽從母命進新華書店當一個小職員,端上“鐵飯碗”,到後來瞞著父母辭職,一個人偷偷考上中戲,經歷了多年沉寂之後,他總算讓父母看到了努力的成果。
2017年,王凱的父親在病房裡看到兒子登上央視春晚,頓時覺得十分驕傲,王凱也非常慶幸,自己終於向父母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但是父親的去世也讓他心中的想法有了動搖,於是他退出了正在排練的話劇劇組,還發布了一條微博,向粉絲交代自己生病了,要靜養一段時間。
可當時正是他爆火的時期,《琅琊榜》《偽裝者》接連播出,讓他的演技收穫了無數好評,此後他戲約不斷,與正午陽光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出道十多年,此時正是他事業的爆發期,此時停下,會不會就意味著歸於沉寂?
不過最終檢查結果出來之後,他總算放下了懸著的心,肺部只是檢查出了結節,只需要動個手術就好,此後他靜養了一段時間,為了減少內耗,那一年他只拍了《大江大河》與一部電影,除此之外,便只是參加綜藝。
為了保命,他在事業上放慢了腳步,生活上的節奏也放慢,將之前一天兩包煙的定量改成了電子煙,開始侍弄花草,精進廚藝,停下來之後他反而覺得,紅不紅已經沒什麼要緊,活得真實才最重要。
但是假如要將時間往回倒十年,他的想法卻截然相反。
18歲那年,在別的演員早已入行拍戲時,王凱卻成了武漢新華書店的一名員工。
那時候這份工作是一個鐵飯碗,收入穩定又比同齡人高很多,最重要的是可以接替父母的崗位,不用參加考試,於是王凱就順從了母親的想法,開始過上了每天搬書運書,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但是從小就夢想站在舞臺中央的他,怎麼會甘心困在這方寸之地,於是他揹著父母偷偷辭職,還拜託領導幫他一起瞞著父母,而當時的領導也很講義氣,他告訴王凱,這個位置仍舊給他留著。
可彼時的王凱雖然對自己沒什麼信心,但也絲毫沒有想要為自己留餘地,因此他再也沒想過回來。
那時候的他完全就是一個愣頭青,連戲劇學院是什麼都不知道,抱著想紅的想法,他參加了選秀,還參加了模特比賽,拍攝各種平面廣告,直到在一次工作中,才被一個導演建議要去考中戲。
但彼時的培訓班需要一萬塊錢,他根本拿不起,於是只好低下頭跟父母說了實話,父母這才得知他早已辭職的訊息,但儘管如此,還是給他交了一萬塊錢的學費。
直到21歲那年,王凱終於如願踏進了中戲的校門,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大學期間,他總是很樂觀,對老師那句“畢業即失業”總是不以為意。
大三時,王凱就參演了第一部電視劇《寒秋》,彼時的他少年得志,變得更加驕傲,剛剛畢業,他就被籤進了華誼,能進入當時國內最大的經紀公司,王凱幻想著自己將來也會像黃曉明鄧超一樣。
彼時對自己的演藝事業躊躇滿志的他,還在北京按揭買了一套房,父母幫他交了首付,但沒想到,此後他會被房貸逼到走投無路,不得不接拍“娘炮”陳家明那樣的角色。
看著自己的大學同學在拍《一起來看流星雨》,靠偶像劇收穫一大批粉絲,但是他為了生活卻不能挑肥揀瘦,只能接受演“娘炮”的現狀。
拍戲過程中他一度難以堅持,跑到導演面前“請辭”,因為他從身體上都在排斥這個角色,不過好在當時的導演並沒有生氣,反而還一個勁兒的開導他,而為了還房貸,他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此後他靜下心去觀察身邊的娘娘腔,連他們講話的神態和語氣都不放過,但是當電視劇中說話扭扭捏捏,雌雄難辨的陳家明被演出來之後,卻又為他增添了不少無奈。
《醜女無敵》一共拍了四季,王凱將陳家明這個角色塑造得也十分真實,以至於此後他被限定在了“娘炮”角色當中,觀眾們也一度覺得他真是一個娘娘腔,甚至還在網上搜羅出了一系列證據,力證他是一個同性戀。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彼時的他在娛樂圈還是小透明,沒人關注這些,但因為陳家明這個角色深入人心,一度讓王凱失去了很多其他的角色。
於是王凱那段時間幾乎失去了對演戲的熱忱,他不再出門試戲,也不再去見劇組,一味地將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一年,他都在靠網路遊戲分散注意力,直到一部《知青》找上他,才算是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王凱之所以能成為“正午一哥”,正是因為“攀上”了侯鴻亮這顆大樹。
彼時正午陽光還沒有成立,侯鴻亮與孔笙還都是山影的中堅力量,而小透明王凱剛剛經歷了一段低谷期,他繼續一個陽剛一點的角色來證明自己。
於是他格外珍視出演《知青》這一機會,好在他也碰上了一個好劇組,彼時電視劇中沒有流量擔當,也沒有小鮮肉,撐起這部劇的全靠作品質量。
即便是他在那個劇組整整拍了7個月,從零上40度拍到零下40度,手指被凍得沒有知覺,餓了只能吃硬邦邦的麵包香腸,但王凱卻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找到了當演員的樂趣,於是在他傻呵呵的聽任導演安排時,被製片人侯鴻亮盯上了。
2013年,山影出品了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王凱被選中出演劇中的方孟韋一角,這個角色戲份不少,人物也非常重要,王凱非常緊張,畢竟彼時劇中七大影帝同臺角逐演技,王凱這樣一個連作品都沒有的小透明,只能安慰自己在劇中多學習。
好在最終電視劇出來之後,他沒有拉垮,看到他與陳寶國演對手戲都完全能接得住,侯鴻亮便將他推薦給了張開宙。
2014年出演《琅琊榜》,王凱又再次受到了爭議,畢竟是海晏的作品改編,很多書粉都不同意讓王凱出演蕭景琰,蕭景琰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王凱彼時卻仍舊名不見經傳。
但王凱最終不負眾望,以一己之力扭轉了風評,還為自己收穫了很多“靖王妃”,不過他卻非常看不慣粉絲追星,看到粉絲接機、探班,他都會非常生氣,覺得他們拿著爸媽的錢,卻不好好讀書。
他與粉絲始終保持著最合適的距離,不讓他們參與自己的生活,解散了粉絲群,也不讓粉絲打榜,只關心他的作品就好。
《琅琊榜》《偽裝者》,又與張開宙合作了電視劇《他來了請閉眼》,王凱基本上得到了正午每一位導演的認可,2019年,他與張開宙又合作了《清平樂》。
為了演好這部劇,王凱從進組前一個月就開始背臺詞,劇中很多晦澀難懂的古文與白話摻雜在一起,王凱竟然能一字不錯的背誦。
而這些臺詞,甚至連很多老戲骨都不行,為了拍好這部劇,張開宙請了很多國家話劇院的前輩來拍攝,王凱在拍攝中與這些前輩舌戰朝堂,經常一鏡到底就能完成,現場看下來別提多暢快。
不過這部劇王凱雖然沒拉垮,但是導演張開宙卻飽受質疑,劇情鋪陳得太長,有沒有高潮,很多人看到一半就棄劇了,也導致這部劇評分不高。
經歷了生病一事之後,王凱逐漸放慢了腳步,如今各行各業內卷如此嚴重,娛樂圈也是如此,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品在精不在多,紅不紅是一回事,還能不能享受爆火之後的紅利也是一回事,像王凱這樣“躺平”,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