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本來是好事,為什麼還產生矛盾了呢?
主要是婚姻矛盾造成的,沒結婚的,很少和父母鬧矛盾。
首先過年去誰家,就有可能鬧矛盾,過去,女兒十幾歲就結婚,甚至幾歲就讓女兒做童養媳,父母花費的時間和財力都少,也就是父母對女兒沒有多少付出,所以女兒嫁人之後一切隨婆家,父母也沒意見。但現在不同了,對女兒的培養和兒子一樣的付出,父母養女兒二三十年。如果還像過去那樣一切以婆家為主,父母肯定心裡不平衡,女兒本身心裡也不平衡,而很多男方家庭還要遵從所謂的傳統。就產生了矛盾。
關於在誰家過年,我的建議是一家兩制。婆婆五十歲左右,婆婆回自己的孃家可以遵從傳統。媳婦可以觀念更新,輪流過年。如果是遠嫁,或者男的離父母遠。誰家遠,平時很少見面,過年就多去誰家。
關於年夜飯誰做,我的建議就是大家都動手。以前在物質貧乏年代,日常都吃不飽,攢點錢過年吃點好的。那時過年叫年關,過年如同過關。沒有錢很難過,因為要互相走親戚,兩頭都需要錢。做飯是媳婦的事,媳婦也樂得做。因為平時吃不著什麼,過年累點,還不能上桌,但在男人及長輩吃完以後還能剩點,也吃得挺好,所以就沒意見。以前在農村隨禮,確實發現農村婦女吃得差,男的一桌,女的一桌。男的桌有些剩菜,因為平時好的盡男的吃,吃得好。而女的桌一掃而空,因為女的平時在家吃的不好。肚裡沒油水,吃得就多。
現在物質豐富,誰家也不差一口吃的,而且現在女的都自己上班掙錢。還像以前那樣了讓媳婦做飯媳婦心理不平衡,沒有動力。而有些男方還要遵從所謂的傳統,於是就產生矛盾。
解決矛盾的關鍵是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