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立春後要常吃這6種菜,跟著季節吃時令,古人的養生智慧我們要善用。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四季從這一天開始進入新一輪迴。立春,意味著春天的開始,氣溫由冬天的寒冷逐漸回暖,蟄伏一冬的萬物開始復甦,此時,人們經歷了一個冬天的“貓冬”生活,也該走出家門,活動活動筋骨,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了,這也是“踏春”的意義所在。
立春過後,萬物萌動,人體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此時也是陽氣生髮之際,飲食上可適當多吃一些辛、甘、微溫的食物,除此之外,還需多補充一些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時令蔬菜,以滋養身體,俗話說“跟著季節吃時令”,時令食物最養人,這也是古人的養生之道和生活智慧,我們要善用,那麼,適合春季吃的時令菜都有哪些呢?
---蒜苗---
蒜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核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大蒜素,它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號稱“天然青黴素”,另外,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蒜苗具有祛寒、散腫痛、防毒氣、健脾胃等功能。
---綠豆芽---
雖然說食用綠豆芽沒有季節之分,但在乍暖還寒的春季,新鮮綠葉菜還沒有大量上市的季節,它無疑是非常好的食材,另外,有句老話說“春吃芽、夏吃瓜”,這裡的“芽”指的就是各種芽菜,綠豆芽富含維生素B1、B2、維生素c及纖維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還有解毒清熱的作用。
推薦菜譜----蒜苗炒綠豆芽
蒜苗、綠豆芽這兩種食材搭配在一起,經過簡單的輕加工,清脆爽口,鮮味兒十足。
1、自發的綠豆芽掐掉根鬚後清洗乾淨,自發蒜苗在流水下衝洗乾淨,切成小段兒備用(葉和莖的部分不要混放)。
2、用蒜苗莖的部分熗鍋,下入綠豆芽、少許米醋,快速翻炒,豆芽斷生下入蒜苗葉,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調味品,翻拌均勻關火。
---黃豆芽---
黃豆發芽後,其維生素c的含量猛增,尤其在發芽三、四天時,維生素的含量最高,另外,相比黃豆,黃豆芽中的營養成分更有利於人體吸收,黃豆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有益於人體的營養成分,而且,其中豐富的維生素B2,對於春天風多, 氣候乾燥,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口舌生瘡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韭菜---
韭菜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蔬菜,積蓄一個冬天能量的根鬚,已蓄勢待發,開春後,隨著氣溫的回暖,幾乎同小草一起最先萌發出嫩芽,此時的韭菜,無論從味道和營養價值上,都是其他季節時無法相比的,南宋周顒曾用“春初早韭 秋末晚菘”,誇讚最美味的兩種蔬菜。
韭菜性溫,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及豐富的膳食纖維,是春季補充維生素必不可少的蔬菜。
推薦食譜---韭菜炒雞蛋
韭菜和雞蛋同炒,不僅味道鮮美,也是維生素和蛋白質的完美結合,起到營養相互補充的作用。
---菠菜---
除了韭菜,菠菜也是春季必吃的綠葉菜,春季的菠菜非常鮮嫩,無論炒、做湯、攤餅都非常美味。大多人只知道牛奶、豆製品、蝦皮等食材補鈣,其實,綠葉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鈣及維生素c,春天多吃一些,對於緩解冬季日曬不足引起的缺鈣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推薦食譜——菠菜雞蛋餅
菠菜無論怎麼吃,吃之前最好焯水,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它會和鈣結合,形成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而焯水可去除大部分草酸。
將菠菜洗淨後焯水(菠菜根最好不要丟掉,它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擠去過多的水分後剁碎,加入兩顆蛋液、少許麵粉及自己喜歡的調味料,攪成糊狀,平底鍋淋入少許油,將麵糊倒進來攤平烙熟即可。
---春筍---
筍一年四季可見,但是春筍味道最佳。立春過後人們開始採挖春筍,回來後用它無論做湯、涼拌還是炒食,味道都特別的鮮美,有“山八珍”之稱。春筍中除富含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外,最大的特點是富含膳食纖維,對於久坐、少動等引起的消化不良及便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春筍中含有草酸,食用前最好做焯水處理。
推薦食譜——春筍炒臘肉
1、將春筍外面的硬皮剝乾淨後切成薄片後焯水,撈出控幹水分;臘肉切成薄片待用。
2、用幾粒花椒和蔥薑絲熗鍋,下入臘肉片翻炒出油脂。
3、下入焯水後的春筍片翻炒均勻後,加少許清水同時調入一點兒煙及生抽,蓋上鍋蓋,小火燜三分鐘,等臘肉熟透即可關火出鍋。
總之,什麼季節就吃什麼季節產的菜,少吃反季節的,這是古人的養生之道,也是智慧養生,我們要謹記並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