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在全球數千個地點追蹤到微塑膠。新研究標誌著研究方向開始轉向“微塑膠迴圈”,即微塑膠的運動路徑、積聚地點以及途中的轉變形式。
眾所周知,微塑膠的最大危害,在於難以降解,廢棄塑膠會轉變成危害更大的微塑膠。塑膠裡的聚丙烯能加速人的衰老,而微塑顆粒則是致癌物。下面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人類與微塑料斗爭的那段歷史。
據媒體報道,世界上的“第八大洲”,位於東太平洋的夏威夷海岸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是一個相當於兩個德克薩斯州面積大小的大“板塊”。這片區域於2009年被美國科學考察船“新地平線號”發現。
當科學家登陸到這個“大洲”,發現上面的居民都是蛇鼻魚、飛魚、烏龜,還有一些鳥類。與其它動物迥然不同的是,魚類的鼻腔裡都插著塑膠吸管,鳥類的胃裡都是碎料瓶蓋,烏龜殼已被塑膠套勒變了形。
而且,科學家發現這片“大洲”是活動的,圍繞著它航行了2700多公里,拖上來100多次網,結果裡面都是數不勝數的塑膠垃圾!而且這片“大洲”根本不是珊瑚礁、沙土構成的小島,而是塑膠碎屑構成的大漩渦。
這個“大洲”如同幽靈一般,科學家們想透過衛星繪圖,但是根本看不到它。原來,海面上的塑膠碎屑在陽光下慢慢分解著,而不可勝計的塑膠碎塊卻漂浮在海平面以下。
更有甚者,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塑膠碎塊的數量是浮游生物的6倍。
美國西海岸的環保組織艾爾蓋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已經研究了這片“大洲”11年,發現即使是漩渦中心,面積也有34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歐洲的三分之一。據發現至今,版塊面積已增加兩倍,到2030年,可能就增加到十倍。
這些塑膠垃圾因為不能生物降解,所以平均壽命會超過500年。隨著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它們會變成“塑膠沙灘”,也就是每一粒沙子都是塑膠微粒。
這些微塑膠具有極強的表面活性,吸附能力秒殺海綿,能吸附超過後者數百萬倍的毒素。
這片“第八大洲”便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垃圾帶,臭名昭著的東太平洋垃圾大漩渦,是名符其實的塑膠板塊,劇毒之島。
有媒體曾報道過一隻信天翁幼鳥。它的爸爸媽媽就在“島”上居住,小信天翁胃裡充滿了吸管、瓶蓋、打火機等塑膠垃圾。因為爸爸媽媽不但自己吃微塑膠,還當成食物餵給它,小信天翁稚嫩的身體不堪重負,死得很痛苦。
如同東太平洋垃圾大漩渦露出海面的只是“冰山一角”。這個小信天翁的例子也只是無數受戕害的動物的“冰山一角”。
如同前文說過,極微小的奈米級的微塑膠,是高純度毒素的“濃縮提煉廠”。它們被浮游生物吃掉前和吃掉後,都在一刻不停地吸收著重金屬、汙染物及各種毒素。當浮游生物吃掉它們後,會造成一片區域的汙染。
小魚小蝦們再吃了被微塑膠汙染的浮游生物,毒素迅速地載體內富集;緊接著大魚、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再接著吃這種小魚,毒素在不斷向上層傳遞,而毒性也在不斷濃縮提純,它們的終點就是人類。
人們津津樂道刺身、壽司用的食材是深海魚,已被查明,裡面也含有微塑膠。(子華)